催生发展之力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2月,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松江电信局荣获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授予的“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与此同时松江电信局局长殷雄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松江电信局是1998年8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的。7年来,松江电信局在实现业务和经济大发展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勇攀高峰,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形成特点”的精神与物质共进同赢的良性发展之路。
  
  培育精神文化,构建企业发展的思想力
  
  松江电信局企业文化建设十分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两个抓”、“两个渗透”,积极开创了松江电信企业文化的亮点。
  一手抓“外树形象”。走进上海市松江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荣获上海市建筑行业最高奖──“白玉兰”奖的29层的松江信息大楼。而当你走进这座大楼时,大厅内一座高4.25米、直径达2.5米的地球仪定会令你惊诧不已。这是“中国第一地球仪”,营造了一个“胸怀全球、放眼世界”的发展氛围。在这座大楼的第23层,松江电信局还与上海大学等单位合作,创办了一个“炎黄文物博物馆”,馆内展出了一批流失多年又被爱国人士从海外购回的珍贵文物,这无疑是在抒发松江电信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手抓“内强素质”。近年来,松江电信局从规范员工行为入手,制定了《文明守则》、《职业道德规范》等,并汇编了《员工道德教育读本》。在松江区公民道德知识竞赛活动中,松江电信局代表队一路战胜强手最终获得第一名。2003年,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不良行为”活动在全局广泛展开,提出了《告别七种不良行为》的倡议,号召员工人人争当文明电信人。1998年以来,松江电信局多次邀请专家、教授来局举办“现代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系列讲座”、“现代经济企业发展培训班”,定期邀请地方政府、公司领导等来局为员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不仅增强了员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而且提高了员工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文化渗透力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松江电信局积极开创员工教育的新形式、新载体。比如,把古代儒家的《论语》与今天的时事相结合,进行“论语新译”,然后制作成精美的条幅张贴在员工活动室,让员工在休憩娱乐之余品味中华文化的精髓。经常组织员工参观各种艺术展览,使员工从中吸收优秀文化的滋养。在员工中成立了“大学生联谊会”,开办了“英语沙龙”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系列科技和文化讲座,为各层次员工提升文化修养创造了条件。
  通过情感渗透力全面增强企业凝聚力。近年来,松江电信局克服了各种困难,全力为员工谋利益、办实事,在员工住房、购车、旅游、健康等方面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员工的福利水平。在松江新城区中心地段开发建设了6万平方米住宅小区“鼎信公寓”,为每位员工提供了一套平价房。随后,又建设了“檀香花苑”等房产。此外,出台了资助员工购车政策,对于员工购车进行补贴,如今全局二分之一的员工拥有了私家车。
  松江电信局还有一本特殊的企业画册──《松江电信大家庭》。画册收录了全局员工的生活照以及个人专长、爱好、人生格言等,洋溢着浓郁的企业大家庭氛围。同时,局领导坚持每月都到援藏干部家庭中走访,让援藏干部和家属安心、放心。此外,员工生日,送上由局领导亲笔签名的贺卡;员工新婚,局里也会送上温馨的祝福。这些“送温情”活动让员工深深地感受到来自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培育制度文化,构建企业发展的管理力
  
  松江电信局认为,制度必须从实践中来,从员工中来;制度必须为实践服务,必须被群众接受与实行。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使管理者实现从简单命令到协商协调的转变,从职位权威到知识权威的转变,从与广大员工存在隔膜到富有亲和力的转变。使企业组织结构由“宝塔型”变为“网络型”,使领导层由“控制型”变为“指导型”,使员工由“被动保护型”变为“主动创造型”,使奖励条件由重“过程型”变为重“结果型”,从而使企业既秩序井然、雷厉风行,又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管理制度化的过程就是把管理理念灌输给员工的过程。1998年建局后,松江电信局就积极致力于企业制度建设,制定了一批规章制度,如《工作规则》、《岗位职责》、《督办工作规范》、《业务招待费分解、承包使用办法》、《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等。之后又编写整理出《规章制度汇编》,进一步提高了制度管理的科学性。2001年7月,松江电信局一举通过了上海质量审核中心的质量认证,成为上海电信系统内第一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
  激励制度化的过程就是推进人才工程建设的过程。松江电信局通过完善员工培养、使用、发展的各项基础工作,创造了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激励员工干事业并且干成事业。比如评比制度规定,每年都要评选“十佳员工”、“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和“科技先进员工”,并强化荣誉与薪酬挂钩、奖励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措施,让人才、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充分涌现,让全体员工的智慧充分发挥,让企业的精英不断涌现。
  沟通制度化的过程就是企业掌握市场信息、把握员工思想动态的过程。松江电信局有一套功能较为完备的沟通信息载体──反映党政信息的周刊《简报》、展示工会活动的月刊《员工沙龙》、报道市场信息的月刊《松江电信》、反映共青团工作的双月刊《扬帆》、汇集重要文献的季度刊《学习材料》等。这些内部刊物真实介绍企业的发展,积极反映员工的呼声,构建了较为稳固的企业文化宣传阵地。另外,松江电信局还专门编撰了《松江电信文丛》和《松江电信年鉴》,呈现了松江电信局企业文化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企业还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坚持推行基层单位每月一次的思想、生产、学习讲评会制度,中层干部每半年一次的民主测评制度,部门领导与员工每半年一次的谈心制度,局领导与团员青年每年一次的沟通会制度等。自1999年起,局党委还将维护员工家庭稳定列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范围,坚持开展了每年一次的“五好家庭”评选活动。
  服务制度化的过程就是履行“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过程。
  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观念指导下,松江电信局开展了服务规范化活动。进一步规范了营业厅环境布置,全面推行了机线员上门“五个一”规范服务,推出了《服务人员规范化用语》和《服务规范》两项制度,有力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培育品牌文化,构建企业发展的形象力
  
  松江电信局广大干部员工努力提升品牌价值,实现了本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新创举,在铸就松江电信灿烂的品牌文化的同时,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特色服务创品牌。为创一流服务,松江电信局敢为人先,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标准。一是率先实现了全天候电话维修服务。二是推出了前台营业选号、配号,实现了电话即要即装。三是率先为用户提供市话清单查询。四是坚持诚信服务。2002年松江电信局向社会公布了“服务承诺”,公开了业务流程,欢迎用户既监督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又监督管理细节。2003年3月,松江电信局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服务诚信先进单位。
  优质项目亮品牌。近年来,松江电信局成功承建了一批基础通信和网络工程。其中,松江教育宽带专网已成为上海市覆盖面最广、最全面的“校校通工程”,方松街道电子政务网是上海市首个符合社区信息化标准的网络系统。此外,建成了上海郊区第一个“社区公共信息亭”,可为居民提供公用电话、上网、代收电话费、代售电话卡等多项服务。
  社会效益树品牌。松江电信局致力于信息普及工作,推动广大群众的信息技术应用。协助政府、教育等部门举办了“古城走向信息化”、“青少年网络知识大赛”、“青少年宽带应用大行动”等活动。为推动社会文化事业发展,2002年夏天,出资举办了“电信杯”广场电影节,免费为居民播放了近100场电影,观众达10万多人。出资邀请了俄罗斯歌舞团、上海红楼越剧团等文艺团体,为居民送上高水平的艺术享受。近年来,还以科技拥军的方式,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各类技术支持。
  
  培育人本文化,构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
  
  重视员工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每当新设岗位、提拔干部时,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双向选择、双向竞聘的方式。即员工按照条件自由报名,由考评小组综合考评,最后聘用。例如在进行“67810000号电话营销组”、“客户响应组”和“无线维护组”成员招聘时,员工报名很踊跃,选择很认真、很谨慎,既考虑到自己的意愿,又考虑到全局工作的大局。松江电信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人才、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充分涌现,让全体员工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注重对员工进行综合培训。这些年,松江电信局开办了多种讲座、培训班等。他们举办的“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系列讲座,一共讲授了十二个专题。结合岗位工作,他们还分别举办了公文写作、语言规范等内容的讲座,开办了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培训。
  松江电信企业文化丰富了松江电信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松江电信人的思想情操,极大地促进了松江电信的健康发展。松江电信局自成立以来,电话主线普及率每年均以6%的速度递增。先后建成了全国首个“家家通ISDN”电脑村、全国首个可视电话镇等。业务收入增长率、业务总量增长率在上海电信系统内名列前茅,资费回收率多年来名列上海电信公司第一。
  谈及今后松江电信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打算时,殷雄局长讲:“‘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文化的企业也必然是愚蠢落后的企业。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有待完善和提高,非一朝一夕之事。总的想法是,一定要用先进文化统领企业,一定要让先进文化深入人心,一定要把先进文化落实于企业与员工的言行。”
其他文献
        
期刊
编者按: 中国科技事业经几十年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这对我国航天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神六”的发射成功,彰显中国在机械制造、电子、通讯、测量、自动控制、材料、纺织、生物医学等方面及在控制和管理复杂系统方面出色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再次证明,中国科技的出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
期刊
北京城建五公司是北京建筑业的一支生力军。在当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公司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强手如林的建筑市场中名声鹊起。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施工企业优秀管理奖”、“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先进单位”、“北京市用户满意企业”和“北京市知名企业”等称号,连续14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细数这一连串的荣誉,有理由使人们相信,北京城建五公司有着一位优秀的企业带头人。  现任
期刊
宜家(IKEA)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家具零售商之一,其成功的秘笈在于有着强有力且非常独特的企业文化。宜家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成本意识、人本文化和注重回报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其“看不见的财富”,也是其“健康长寿”的遗传基因。“宜家方式”不仅是一般家族企业,而且是超级跨国公司应该借鉴的成功经验。  宜家于1943年在瑞典成立,其创始人是英格瓦·坎普拉德。经过62年的努力,宜家已由起初只经营定购业务的小公司
期刊
在全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中,北京住总设备物资公司商品混凝土中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03年和2004年,混凝土中心两次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和优秀管理单位;2005年,在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评选活动中,混凝土中心荣获“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称号。   混凝土中心在十几年前,只是北京住总设备物资公司的一个水泥办公室,员工几个人,不生产,只销售,在住总集团公司内部赚
期刊
(二)修心篇    50.脚步大小并不重要,前进的方向最重要;财富多少并不重要,心灵的宁静最重要。  51.人生如月光,明亮靠太阳。  52、心中有信仰,信仰在行动。  5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时时学不怕业不专,月月修不怕心不静。  54、种树培其根,种德培其心。  55、爱一人幸福,专一业成功;修一心快乐。  56、女人不修心,女人的心在冰窖里;男人不修心,男人的心在乱麻中。 
期刊
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既要有优质的产品、精明的营销和诚信的服务,还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北京吉乐电子集团公司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加以凝聚、整合和提升,引导、激励员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    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持续高速发展    1996年,吉乐在冷静分析了市场形势后,牢固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支撑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企业立足市场、产品占领
期刊
〔按〕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使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青岛市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研究课题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期全文刊登研究报告,主要是想帮助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实施文化管理时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充分依托所在城市,继承发扬所在城市的优良传统,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与所在城市一同起飞。同时也希冀对城市的文化建设有所启发与参考。   
期刊
2005年11月28日出版的《商业周刊》评出了2005年度美国50名最大的慈善家,也对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美国公司进行了评选。这些慈善家和企业的捐赠活动既造福于社会,也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慈善家,企业的形象大使    这50名最大的慈善家都是企业家,他们是企业的代表。毫无疑问,这些慈善家的活动对改善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些慈善家中,戈登穆尔是传奇式的:他
期刊
如果仅仅停留在超常发展的表象去看一个迅速崛起的企业,那只是看到了成就;唯有循着成就的轨迹做深入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才能探究经济大发展背后的企业崛起之谜。  本着这样一个采访想法,记者走进了山东京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  在10年的时间内,尤其在近5年的时间里,京博控股堪称年年上台阶,年年大发展,企业发展速度、规模及质量、效益超出人们的正常想象,可谓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2001年京博控股实现销售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