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渗透探析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更新,服装设计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它正在不断的向世人呈现出跨界合作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式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论述了服装造型、装饰和应用。本文通过对中式建筑元素和服装的关联性探索,力图深入分析中式建筑元素于服裝造型设计之间的交点,使之能够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并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设计应用实践,将传统的艺术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为在现代服装中融入中式建筑元素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式建筑元素;服装设计;渗透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07-1
  当今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寻求突破,很多设计师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领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建筑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最完整、最悠久的。纵观中国历史,在夏商时代中国的建筑技术便在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中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建筑包括故宫、天坛、颐和园等41处知名建筑名列其中[1]。在这些建筑历史的背后。服装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自此建筑与服装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将中式建筑元素以服装的形式发扬世界已经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的一个新挑战。
  一、中式建筑元素分析
  目前公认的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三大建筑体系为古代欧洲建筑、中国建筑、伊斯兰建筑,其中以中国建筑流域范围最广、历史延续最悠久,具有独特的建筑技巧、深刻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
  “建筑元素”是构成建筑形态的基本单位,我国古代建筑中有代表性建筑元素的有门、窗、瓦、彩画等。中国建筑按地域可分为北方风格、江南风格、岭南风格和西南风格四大类。
  (一)建筑的造型分析
  以屋顶为例,解析中国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屋顶建筑形式多样,变化多姿,基本形式有长方形和方形面。屋顶的曲线制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折曲屋面,一种是飞檐制。
  从屋顶的造型、结构特点和屋顶的曲线制来看,从空间构成到形态表达,这些屋顶的结构形态都可以成为服装设计的造型元素,只要在服装设计中将这些屋顶的各种造型转化为几何图形或立体空间,比如,屋顶的曲线制就可以采用具象形态的方式在服装部件中加以应用。
  (二)屋顶的装饰分析
  屋顶的装饰与服装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古代建筑以“大屋顶”著称,因为屋顶占据了整体建筑体积的一半,是整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曲折高大、翼角起翘、出檐深远三大特征。为了使建筑富有色彩和意义,匠师常在屋脊和屋面上施加丰富多彩的样式,让我国的屋顶别具特色。
  这些屋顶上排列有序的瑞兽也是可以应用到服装设计中的,服装设计师可以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应用到面料中,或者采用肌理、镂空、刺绣等面料再造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是服装样式多元化,也可以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中式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式建筑在服装面料中的表达
  材料是设计的基础,当然衣服的制成也离不开面料。很多有经验的服装设计师会通过面料再造方式将中式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中,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就是这方面的一位代表者,他开创的“一生褶”,展示了面料二次创意的魅力,吸引了广大消费者。
  像故宫、天坛等由瓦片叠加而成的凹凸有致的感觉,可以运用面料压褶的方法在服装中表现出来,横向压褶可以产生瓦片叠加的感觉,竖向压褶可以产生屋顶流线的线条感。
  (二)中式建筑元素在服装轮廓形中的应用
  服装的轮廓是服装外部造型的剪影,也是服装造型的基础,人们对服装的整体印象就是由服装的轮廓型决定的。在服装设计时,若要应用中式建筑外形,服装设计者首先要把握建筑的轮廓,然后对元素进行概括处理,以服装基本型特点为出发点,对服装的某些部位适当的夸张,强调服装的立体感,使服装呈现中式的建筑外形[4]。
  (三)中式建筑元素在服装部件中的设计
  以中国的“飞檐”风来说,飞檐的设计能够提升个人的气质,李文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飞檐是中国元素,秀场上的飞檐袖稍显夸张,在‘由西至中’的使用中体现了中国含蓄包容的文化特征。”
  国外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访问中国时,从中国古塔的飞檐中吸取灵感,设计出了耸肩飞袖的造型。明代建筑上飞檐的翘脚由于曲度不同,弧线优美,从垂脊向后变为戗脊,以突出正面的宏伟,把此后移的优美弧线引入到男士西服的某一部位,从而突出了西服的新造型。
  三、结束语
  中式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质是以服装为媒介,通过元素的巧妙运用,在设计服装的同时也传达着一种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民族文化,将其应用到设计中,将中式建筑元素应用到服装中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尤其是外部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斐然.服装设计与建筑艺术[J].大众文艺,2011,(24).
  [2]刘欢,王涛.韵律之美——图形形态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1,(01).
  [3]周芬芬,焦成根.论中国传统艺术与设计的“和”文化底蕴[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4]王姝画.论中国传统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大家,2010,(24).
  作者简介:
  葛欣桐, 女,满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大连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元素博大精深,中国结、脸谱、书法、篆刻、剪纸、皮影等等艺术种类繁多,大都“形中带意,意必吉祥”,体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网络时代的风云变迁,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网页设计更加趋向于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的应用,将图形符号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其设计更具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中国;元素;符号;网页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
1979年前后,伴随“文革”结束,针对如何看待“十七年文艺”等问题,文艺界一度产生的共识开始破裂,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派别,以林默涵、刘白羽等为代表的一方坚持维护“十七年”开展
摘要:平面广告设计成功因素之一就是色彩的巧妙使用。色彩的表现无限,它具备各种存在的意义,同时潜藏着一种神秘的魅力。同样,色彩也是广告设计中的一种必要技巧和研究领域,使广告色彩奥妙无穷。如何运用广告色彩的表现力,创造新颖效果,使广告有效吸引目标群体,是搞好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广告设计;色彩联想;商业广告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
"切糕事件"始发微博元信息文本的诸多特征容易引发网友产生对抗式解读;新疆话题的敏感性促使网友采用一系列修辞策略来确保这种对抗式解读的安全,进而引发更多网友模仿,在微博
静态是语言存在的状态之一,在静态层面上语言表现出多样性。要解读这种多样性的核心是句法层面的多样性。我们通过汉语句法为例发现句法层面的多样性体现出两种层级:一是宏观
在社会的信息化过程中,个人信息已不可避免地被保存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强求不能保存个人信息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无异于放弃计算机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好
高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而这一根本使命却一直难以实现,如今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两个脱节"现象:即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脱节;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脱节。两个脱节导致的恶果便是创
摘要:本文通过举例对人为事物进行了分析,阐述在工业设计中“人”的设计主体的重要性,“为”的设计原理的根据性,“事”的设计过程性,“物”的设计承载体的表象性。从而说明了在当代工业设计中研究人为事物对当代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为事物;指导作用  中国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04-1  一、前言  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未来,造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