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日语精读教学模式改革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务日语精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按照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從整体进行优化整合,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多元化;多模态化;多环境化
  在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日语精读》是该专业核心的基础主干课程,是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三大核心职业能力之一——商务日语沟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日贸易的发展,行业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本专业的学生也与往届学生相比有很大不同,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有效的教学改革日益迫切。
  因此,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本人认为日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坚持“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拓实践条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一体加三化”教学模式,即“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模态化、教学实践多环境化”,我的粗浅探索愿与同行商榷。
  一、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学、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改革以往教师讲授过多的弊病,精心设置能力训练模块,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 新知识学习阶段:采取“教师中心法”,讲练相结合——精讲多练。在这个阶段,我们注重的是老师作为新知识讲解的指导地位,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教师启发、引导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新知识,同时在精讲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练习,进行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运用语言,加深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
  2. 新知识练习阶段:采取“师生互动法”,以练为主,采取日汉互译等多种方式,老师作为辅助者,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开始作为主动者进一步深化对新知识的掌握。
  3. 新知识复习阶段:采取“完成任务法”,老师设置任务:如情景会话、分角色练习、主题作文、互译练习等任务,学生开始将所学知识初步用于实践,重视会话训练。
  4. 课外实践阶段:采取“学生中心法”,通过日语角、各种比赛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学生完全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心,完全独立完成所学知识的运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 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多元化目的在于通过实行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单一教学方法,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示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形式。
  三、 教学手段多模态化
  所谓多模态,指的是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等各种感官刺激,使得交际与沟通不仅通过语言,也通过图像、动作、声音等多种手段达成。日语精读课程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知能一体化的教学目的,采取诸如PPT教案、视频、音频、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学习语言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案PPT化较少板书,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视频及音频等教学材料,如视频新闻、电影、视频情景会话等,可以在听觉基础上增加视觉效果,更好地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经验语言环境,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教学内容信息化,即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等,大力发展网络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自学积极性,加强教与学的互动。
  四、 教学实践多环境化
  对语言教学来说,要想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开发各种语言学习环境,努力实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教学环境。为此,除了课堂环境,努力创造课外以及校外的学习环境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说,主要有:课外环境,主要指网络课堂、校内调频发射台播放定期听力材料、专家讲座以及日语角、各种日语竞赛、日韩文化节等课外活动。这些课外环境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非常有效;校外环境,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熟练语言交际能力,我们应该建立校企结合的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等,让学生直接把在校所学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在校学习效果,这对锤炼学生的实际商务日语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的新探索,商务日语专业的精读教学也必须随之进行有效地改革,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艳敏.高职院校日语精读教学改革研究[M].科技信息,2011,(9).
  [2]王博.日语精读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M].兰州教育学院报,2015,(31).
  作者简介:
  王正春,现就职于山东省青岛市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商外系。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性,才能更好地适应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变化,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质量英语人才。当然,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专业性缺失的问题。本文将从实际出发,重点分析教师专业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提高专业性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专业性;教师素质;重点分析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越来越多的英语学者投入到大学
读写结合是一个老话题,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不是读写结合不对,而是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联系
摘 要: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本文就中国古文翻译、中式思维以及抽象名词的使用这三方面简单讨论下汉译英过程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汉译英问题;中国古文翻译;中式英语;抽象名词的使用  一、 中国古文翻译  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译文: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n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
摘 要:英语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英语也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世界融合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的时候越来越多。如果中学生想要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就必须要拥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导学案”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活动的一种策略,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进展的有效手段。“导学案”不但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展开有效
摘 要:英语语法是英语构成的骨架。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截然不同,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要对英语语法有着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掌握英语语法,很可能会因为语法不正确而出现病句、错句。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学生需要重点学习英语语法,为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语法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们可以通过有效的预习提前了解英语语法知识,在课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育,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实际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而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是英语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此种教学方式,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现状;基本原则;英语阅读  一、 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教师在教
摘 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金融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金融专业英语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基础的金融英语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金融专业英语教师应该关注国内外金融环境,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本文将具体探讨开放环境下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考,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开放环境;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思考  一、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