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性的语文,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走出课堂,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拓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停留在对课文的分解与剖析上,应立足课本,从情节角度延伸、从主体角度延伸、从作家角度延伸、从文体角度延伸;走出课堂,走入生活,同时拓展延伸方法多样化,化有限为无限,让语文课丰富多彩,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容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非但限制了学生的视野,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创新,甚至连应有的语文知识框架都不能建立。杨振宇教授曾这个评论中美学生:“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是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弊端。
  一、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所以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1)从情节角度中延伸。可能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后,让学生想象“皇帝在游行完以后,会做什么?是虚心检查自身还是继续伪装?”这时同学们纷纷展开联想,有的同学说:“皇帝明白受骗后,立即追杀两个骗子。并让那位敢说真话的小孩做了贴心大臣。”也有的说:“皇帝不可认错,顽固到底,成天光着身子,丑态百出。”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2)从主题角度延伸。同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教师可以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例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可请来席慕容的《乡愁》;学《爱莲说》,可引导进来《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3)从作家角度延伸。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借此机会,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其次,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其风格往往也是有差异的,可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将文学史的知识贯穿其中,把学生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积累中。
  (4)从文体的角度延伸。拿说明文为例,我们先从课本中选取一篇比较典型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分别从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精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然后又选择另一篇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经过反复讨论、分析、总结,每个学生都逐渐理清了,“说明文有的介绍事物的特点,有的是说明一个道理,要介绍明白这特点和道理要用到不同的说明方法,而且语言必须准确。”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也就是帮学生拿到一把开启说明阅读大门的钥匙。
  二、走出课堂,走入生活,培养语文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且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从你的房子里面走出来,”走出课堂,让知识走入生活,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首先,走出课堂,就是学生在集体备课、讨论、讲解及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就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其次,课外延伸方式要多样化。要会全方位、多角度、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延伸,或结合实事、插播影视、排练课本剧、续写改写课本。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概,发表自己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体验生活……一句话,只要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帮助的形式我们都可以选择。
  此外,还要化有限为无限。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是十分有限的,要想借助课外延伸这条渠道达到真正开辟语文天地的目的,必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動,处处有心,事事留心,积少成多,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拓展延伸的教学步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在实践操作的运用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地去模仿、照搬,而应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应用,尝试。立足课本、走出课堂,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作文似乎是学生们永恒的痛处,每当上作文课时,学生们常常面露怨色,咬笔头、皱眉头等窘态足以说明他们的无可奈何。然而,在一次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一篇学生的日记,日记写得很平实,行文非常流畅,全无平日作文的故作扭捏。这让我沉思久久!  作文来源于生活。充满情趣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所以写作必定涉及“私事”,只有肯说“私语”的文章才会有活生生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过于
期刊
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依赖于学生的不断参与,激发其内驱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使物理教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这一愿望的达成,需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激情而快乐的课堂。  一、 让学生在爱意浓浓的氛围里产生激情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
期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就像知识宝库的钥匙”,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视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并认为,书籍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指导孩子的读书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要记住: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浓厚的读书兴趣,这
期刊
情境创设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良好环境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探究的热情,调动参与的兴趣。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有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创设高质有效的数学情境呢?  一、创设问题的猜想与验证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
期刊
摘要:优化教师、学生的智慧发育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主题,只是一直缺乏实现条件。在新课改下,促使学校教育走向终身教育、智慧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且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实施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这就从侧面推动了智慧教育的发生,使得学校教育越来越关注“智慧”这一本质需求。本文将从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投资力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化智慧校园运营管理服务三个角度分析小
期刊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浸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外语教学忌以教代学,也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可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们可精心设计,把适当的课题
期刊
摘要:教育是祖国的根本,民族振兴希望。教育要从孩童时期抓起,尤其是小学时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掌握高效的教学策略,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学到“国泰民安”这个成语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查找成语字典找出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并做好积累。这才是高效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我记得一位伟大心理学家曾说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探索发展学生心理认知能力,这就必
期刊
随着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现代化的教育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在当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微课教学应运而生,这不但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也能够更加突出,学生们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对于微课和小学德育教育现状进行的研究,并且分析了微课在进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革,混合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也越来越普及。为了能够让德育教育的效率得到更有效地发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初中也是学生初步开始接触和学习化学的阶段,对于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采取科学的教学措施,保障化学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是现今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有待完善。基于此,文章将围绕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探讨和研究。  关键
期刊
摘要:新课改以来,阅读教学都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难点和关键。为了保证学生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有必要建立有效的互动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互动教学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