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远程网络提升教师培训实效的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远程网络培训模式已被积极引入中小学教师培训系统。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搭建了宁海县教师教育网等网络平台,并充分挖掘本地的教育培训资源,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以下几点依托远程网络提升教师培训实效的策略。
  一、课程资源优质化
  优质的培训内容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远程网络培训过程中,为了确保培训内容的质量和切合本地教师的实际需求,我们首先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了解中小学教师和班主任最需要什么,再确定相关培训专题。在授课教师方面,我们着重于当地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授课教师以本地的名特优教师和富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班主任以及精通教学的专家为主,外聘专家为辅。然后组织讲师团成员学习研讨国家、省市有关教师培训的最新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且组织他们深入一线学校调研、访谈,结合培训内容形成专题教案。最后经过试讲试听,确定优秀的专题为课程内容。如在“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专题中,确定了67名本地的名师和骨干教师为“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和“新课程教学评价”讲师团成员,采用课件录制软件,共录制了116个讲座与互动专题,传到宁海教师教育网,供全县教师在线学习。班主任培训中,先后有“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探究”等9个专题被选中,录制成网络专题视频,上传到宁海教师教育网,供参训班主任“点菜”。这种对课程内容的精益求精,有效保障了远程网络培训的质量。
  二、过程管理精细化
  科学的管理是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远程网络培训中学校众多、教师涉及面广且分散的特点,我们在开展远程网络培训的过程中实施了环环相扣的精细化管理,做到层层要求、层层推进,确保培训实效。首先,我们建立了层次分明、职责到人的管理体系: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班级管理员—校本培训学校—培训导师—参训教师。其次,我们还专门印发了《宁海县中小学教师网上学习记录表》,规定了网上学习的起止时间、研修的内容、讲课教师和学校审核意见。学员要把每天的学习情况详细记录在表上,并写上体会和总结,交给学校审核属实后,上交给县师资培训中心进行复核存档。再次,我们将收获大又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体会总结,传到网上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最后,对班级管理员、辅导教师和各位学员提出了严格的培训学习要求。一是要求班级管理员要做到“三个保证”,即保证每天上网一次,保证每天记录一次,保证每星期小结一次。二是要求辅导教师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每天上网查看学员的学习进度,坚持每天完成当天的辅导任务,坚持每周汇报总结。三是要求参训学员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每天观看视频课程,必须完成每个课程的作业,必须反思总结学以致用。
  三、网络研修校本化
  为了通过远程网络培训切实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岗位职责的履行能力,在组织参训教师进行网络学习的同时,我们还要求各位参训教师把网络研修与校本实践相结合,做好行动研究。(1)制订行动研究方案。第一是发现问题,通过远程培训,发现自己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求每个学员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第二是确定主题,在组员提出的问题中,通过讨论筛选出1~2个问题作为行动研究主题。第三是解决策略,根据研究主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步骤和措施。(2)方案实施。每位学员根据行动方案进行实践,记录实践过程。(3)总结反思。每位学员通过对行动过程的回顾与分析,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或经验,写出行动研究总结。通过行动研究,提升参训教师理论与实际转化水平,提高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
  四、终结考核规范化
  参照省市教师培训工程的标准和要求,结合远程网络培训的特点,每项培训结束之后,我们都实行了规范的考核。首先,设计比较科学规范的培训考核方案,包括培训考核细则和培训考核量化表;然后实行分项考核。考核评分标准按照《考核方案》执行,具体内容包括网上学习出勤、有效学习时间、课程作业质量、互动交流评价、培训反思总结等。辅导教师负责对参训教师作业的评定,班级管理员负责对参训教师有效学习时间的统计。同时,对参训教师的学习效果还采取多元主体的考核方式,包括学校评价、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及学生评价相结合。一门培训课程的考核过程如下:一个学期后学员完成网上作业,由讲课教师进行网上批改;然后学员进行网上自我评价,并申请结业,所在学校对学员培训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最后由县师资培训中心考核后同意结业、核发学分。
  五、培训服务人文化
  为了确保网络全员培训的有效性,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树立了服务为本的理念,对广大参训学员进行适时的人文关怀。第一,将教师个人“研修的线”组建成“研修的网”,建立网络研修合作体。第二,网上专题讨论,由研修合作体单位提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和交流。对于参训教师在网络培训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授课教师每周进行一次网上答疑和学习指导。针对中老年教师的网络技术问题,则采取了以新带老、结对帮扶的方式,由懂电脑的年轻教师对中老年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组建了以辅导教师、班级管理员、学习组长和学校电脑教师为成员的网络技术辅导顾问团队,为每个班级建立网上学习QQ群,以便学员上网学习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答。2011年10月,还专门推出了宁海教师博客电子刊物,深得大家喜爱。教师在现实中碰到难题的时候,均能在博客中提出“求救”,或者自己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体现了学、思、写、行、研、教融为一体的研修模式。
  六、结语
  依托远程网络平台开展教师培训,不但较好地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提升了中小学教师应用、处理和整合网络教育信息的技术、能力与素养,还有效整合了本地区的名师资源,为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资源学习中心的建设和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保障,是教师全员培训的一种有效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对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有引诱或趋避活性的植物挥发物。【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有引诱或趋避作用的
【目的】筛选对加工番茄列当具有强致病力的菌株,丰富加工番茄列当生物防治菌株资源。【方法】采集新疆加工番茄田间自然发病列当,组织分离获得菌株。采用滤纸平板法,测试菌
采用持续高温(30℃和33℃恒温)饲养生长24 h后的短管赤眼蜂和不同质量浓度四环素(四环素+30%的蜂蜜水配成)喂养成虫的方法,观察各处理对孤雌产雌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
有效教学依赖于教学设计者建立问题链的合理性,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有利于学生保持足够长的注意力,从而深入地进行学习。在生物复习教学中,学生已经没有了学习新课时的新鲜感,要让他们“保持足够长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多想办法。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建立合理的问题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人的生活离不开吃、穿、住、行四件大事。吃,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包含了美;穿,讲究服装色系的搭配,其中蕴含了美;住,在乎装潢美观,其中透射着美;行,不忘路边的美景,其中享受着美。可
【目的】研究天山云杉成熟与未成熟合子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条件技术,对该树种的胚胎发生机理和建立相关的快繁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方法】以带胚乳和不带胚乳的未
作为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的百年名校——浙江省湖州中学,在当前深化新课改中沿承学校千年文脉,挖掘学校丰厚的校本教育资源,构建了“学校文化”的课程体系。有扎根于学校的历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