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起始课慎用反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1-01
  大家知道,要断定一个命题的正确性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而要否定一个命题,则只要举出一些与结论相矛盾的反例即可。正因为如此,反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反例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滥用。本人认为,中学数学的起始课要慎用反例。
  记得在讲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这节课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
  教师在给出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并强调其中的“任意”之后,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事实上,当我们一般经过一定的推理给出公式后,会马上转入对公式的应用。因为我们知道这几节课上内容多,如果再去讲公式成立的条件等,反而不利于这节课问题的展开。
  故数学起始课不一定适合举反例。
  三、心理学认为,同化和顺化是促进数学知识内化的两个重要心理过程。反例教学有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反过来思考问题,若初始时就反过来思考问题,会导致突不出知识的本质,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起到一定的阻碍。
  记得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新课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教师在讲完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和求解口诀之后,考虑到学生求解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等式的解是两边还是中间呢,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这样来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错误的资源,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通过查错、思错、纠错活动,使这类问题的错误扼杀在萌芽阶段,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这样远比举反例要来的好。
  综上,运用反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仔细思考是否一定要用反例。面对新的数学知识学生更希望有一种自然的逻辑方式去认识,学生中有些简单的想法,的确能揭示某一方面的数学本质,教学的过程中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为先。
其他文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41-01  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大力推广,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在我县各个中小学展开。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创建优质高效课堂,也成为当下校园论坛的主话题。那么,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现在的课堂到底需要改变些什么?在此想谈一谈自己在这次课改中的一些所见所感,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期不断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43-02  我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时,心里很清楚许多学生都已接触到除法,因为在教学平均分时,学生在课堂上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为了激起学生对新的运算产生兴趣,我采取以下教学过程:  出示教具(十棵白菜)  师:同学们,老师在小黑板上为大家种了十棵白菜,现在想请大家把它们平均分成两份,怎么做? 
【摘要】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散思维能将学生的创造性、多面性以及灵活性进行培养和提高,加强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本文对高中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思维“流畅性”和“特殊性”的阐述,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希望能给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发散思维 培养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在3G环境下通信运营商电信增值服务中的应用。首先对3G技术、电信增值业务进行介绍;接着对日本等国的3G增值业务进行分析,与中国移动、联通3G增值业务进行比
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调节Co与Ce的摩尔比,制备出暴露高活性晶面的Co修饰CeO2复合材料.利用比表面和孔径分析仪、TG-DSC、TEM、SEM、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X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