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尽显和谐之美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wx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所呼唤的语文和谐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智力得到提升,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师生得到共同发展。真正的和谐课堂的创设,可以从师生关系、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学习内容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和谐课堂;师生关系;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学习内容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智力得到提升,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师生得到共同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追求和谐的课堂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那么如何打造和谐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平等对话——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如在教学完《三袋麦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小猪、小牛和小猴中你喜欢谁,有一个学生却说:“我喜欢小猪。”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余,我问:“你能不能说说理由?”这个学生说道:“我觉得小猪很会享受生活,这没什么不好!”如果没有师生平等的观念,如果没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即使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会大胆说出来吗?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二、合作共享——学习方式的和谐美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三、程序流畅——教学过程的和谐美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全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到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所以,教师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杂乱,跳跃比较大,我们仍按照原先的顺序教学,必定会产生块状的感觉,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就大打折扣。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可以重新编排顺序将问题显得有联系,有梯度,有前因,有后果,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作铺垫,最后水到渠成,整条线索就会非常清楚。
  四、丰富有效——学习内容的和谐美
  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
  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他们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时,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学《江南春》这首诗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天,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静写春天;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以画写春天,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以乐写春天;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学习逻辑上有意义的材料时,经常是而且只能是同某一特定学习者先前已经学过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的背景以及能使新的意义出现和提高这些意义的组织和保持量的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的。”同时,他又指出:“如果认知结构是明晰的、稳定的和适当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就会产生正确的和毫不含糊的意义,并有助于保持这些意义的分离强度或可利用性。反之,如果认知结构是不稳定的、不清晰的、杂乱无章的或者混乱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它便易于阻碍有意义的学习和保持。”认知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迁移是指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的影响。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起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使后学习对象与前学习对象保持信息的联系,保持结构的一致,这样,就使增补的教学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让学生把习得的内容应用于类似的新的学习情景中去,即由课内到课外,促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能力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
  平等、合作、流畅、有效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和谐的语文课堂,给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和谐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构建和谐的课堂,就是要给学生开拓一片充满快乐的土地,让他们茁壮成长,享受新课改的阳光雨露。
  (责任编辑:李 虹)
其他文献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游戏设计应该从实际的教学需求出发,应以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为目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游戏内容的设置要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体育游戏。笔者把游戏系统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一、准备部分  游戏的准备部分使学生能够尽快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准备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些简单有效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的游戏。因此,教师需要最大程度
摘 要:对话是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交流的基本手段。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研究,“对话”可以划分为与客观历史的对话、与观念历史的对话、与历史学习者的对话三类。历史教学的“对话”应该满足自由、平等、理性的要求。  关键词:对话;情境;历史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早已超越灌输——接受的窠臼,教学中师生、生生、师本、生本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加强对话和对话情境创设的研究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岱山县地处海岛,卫生监督任务繁重,卫生监督点多面广范围大,分布在全县16个大小岛屿上.由于卫生监督人员少,海岛交通不便等因素,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许多难度.为确保人民群
为了筛选适合冀东铁矿排岩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通过田间造林试验,对5种乔木树种和4种灌木树种的成活率、新梢生长量、植被盖度、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综合优势值。
随着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有效教学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有效的目标、有效的环境、有效的学习与有效的内容等角度去剖析、解构数学课堂教学的有
摘 要:语文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必须注意把握适时宽松的原则,教给学生有效的质疑方法,可以从思想内容的角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从文体特征的角度等几方面质疑。  关键词:阅读教学;质疑;能力;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不能提问,会不会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深度和思维广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就
摘 要:智性是数学课堂的特点,教师应深入挖掘数学教学资源中的“悟点”,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真,润泽学生心灵,从而达到知识与智慧共生,能力与思想同步提升的美好境界。  关键词:智性课堂;数学教学;悟点  所谓“智性”,即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自身的智慧,客观、科学地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性。在众多学科中,数学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所谓“悟点”,是指教学过程中最能使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强调以
转换,就是根据学习的需要适当打破文本的组织方式,以创意阅读和表达来重新整合文本,以提取新信息,创建新文本,获取新体验,它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种教学方式,是确立主体性、激发情感性、培养创意表达的有效途径。  一、转换角色,言由境生  《小露珠》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课文是以旁观者客观叙述的方式来写的。文中有小露珠、小青蛙、小蟋蟀和小
王家宾,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抚顺市首届名校长。曾担任新宾高中教师、副校长,新宾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新宾县教育局局长,新宾县高中校长,中共新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抚顺市教育局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