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湿》辨治特色探微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ahz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证指南医案·湿》共载医案52例,集中展现了叶天士论治湿病的学术思想.叶氏遵《内经》将湿分为外受与内生,秉承刘完素三焦理论并有所发挥,用以辨治湿病.其重视体质,治湿先辨体质阴阳而知其寒热,湿热者治以祛湿清热,尤重祛湿;寒湿者治以温化寒湿,然寒湿阴邪,更易伤阳,重在温阳;病久阳衰,常法难治,求变于奇经以获良效.叶氏治疗湿病,方法周详,极具特色,对现代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掌握以兵团直属三甲医院为核心,包括六师、十一师、十二师各级医院组成的区域医联体单位16-19年来相关卫生资源数据,对兵团城市医联体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新疆兵团目前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和医联体建设发展的难点,为构建优质新疆兵团医疗集团而垫实核心医院的支撑能力及推进兵团区域医联体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证实依据,并为兵团医联体改革提供借鉴经验,探讨目前医联体建设一系列微观问题和宏观政策障碍,从而提出应将通过统筹规划医联体建设布局,完善相应的医联体机制建设,深化医疗资源供给侧改革等三方面举措,缓解新疆兵团乌鲁木齐区
仝小林院士将中医传统藏象理论,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创新辨证理论,建立以四焦(顶焦、上焦、中焦、下焦)八系(神、髓,肺、心,脾胃、肝胆,溲、衍)为核心的辨治体系,系统诠释机体生理、病理到临床诊疗的动态演变.文章着重对“四焦八系”中上焦“心系”的生理、病理特征、临床辨证纲领进行论述,以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为例总结仝小林院士特殊见解或独特治法,强调“畅”法在心系疾病诊疗中的核心作用.
1病例资料rn患者,86岁,男,主因“反复咳、痰、喘3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人院.患者2019年10月6日因“咳嗽、咳痰、喘憋加重”在外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继发性肺结核、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经抗结核、抗真菌、祛痰、平喘等积极治疗,11月1日好转出院.11月2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气喘、气憋,呼吸困难,无力咳痰,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于我院就诊.既往用药史:伏立康唑片po 200mg bid;异烟肼片po 0.2g qd、盐酸乙胺丁醇片po 0.5g qd、利福平胶囊p
期刊
脊髓损伤是当今医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的丰富内涵进行梳理总结,从病因病机等方面详细阐述脊髓损伤与痿证的关系.进一步运用该理论对脊髓损伤进行辨证指导,以“取阳明”为治疗脊髓损伤的基本法则,从中药及针灸治疗两方面具体阐述其临床应用,以期为脊髓损伤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指导.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加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变化.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2.27±0.39)L]、第1秒用力呼气量
介绍PDCA循环法在规范化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实际运用.通过“专科护士的综合评估”、“制定培训计划”、“确定管理目标的执行”和“检查”、“总结”等五个步骤,可以提高临床护士的质量意识,规范专科护士的行为,提高专科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应用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它们既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也有相联相通之处,将它们有机地结合,有计划的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专科护士,满足临床护理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根据徐灵胎医学著作,探索其中医传承的思想和方法.在传承形式方面,徐灵胎主张自学与跟师结合;在传承内容方面,重视医德和医道的培养,崇古而不泥古;在准入考核方面,强调对医生进行准入甄选.徐灵胎注重人才培养,初步建立医学传承体系,为中医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综合历代经典方剂及现代名家经验,总结出鹿茸具有以下临床应用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1~18.75 g,常用剂量为3~15 g;丸散剂临床用量为0.3~11.54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补肾壮阳、起痿振颓治疗早泄、难治性肾病等,常用量为3~18.75 g,丸散每服用0.5~11.54 g;益精填髓治疗中风后遗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脊髓型椎间盘突出症等,常用量为1~15 g,丸散每服用0.3~3 g.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补肾壮阳、起痿振颓常配伍人参、巴戟天、韭菜子、淫羊藿、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紫苏子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1.6~200 g,常用量为9~2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及配伍,如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肺系疾病、慢性胃炎、慢性咽炎等,为1.6~20 g;行气化痰治疗妇科肿瘤、高脂血症、糖尿病胃轻瘫等,为10~30 g;降气通便治疗功能性便秘,浅表性胃炎等,为9~50 g;润肠通便治疗蛔虫病,为40~200 g(空腹生食,分2~3次服用,未见毒副作用).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降气化痰、止咳
甘露消毒丹为“湿温时疫之主方”,该方围绕湿热毒壅滞的核心病机,立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法,用于湿热证的治疗,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临床应用广泛,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现就该方的方证特点及古今应用进行回顾和分析,以期为中医古方新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