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化数学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文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fe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v oI?謖 Multiple IWelligence)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至少包括七种智力: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节奏智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语言智力,表现为个体顺利有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数理智力,表现为个体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斩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来进行思维的能力;空间智力,表现为个体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节奏智力,表现为个体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音乐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动觉智力,表现为个体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以及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自省智力,表现为个体意识自身的情绪、欲望、个性等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人际关系智力,表现为个体能够理解别人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能根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每个人作为个体都同时拥有这七种智力,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比重不同,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在于智力的不同组合,一个人有很高的某一种智力却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他智力,人的智力只有倾向和强弱的不同,而没有好坏之分。教育应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而且从学生未来发展看,各行业所需要的智力强项显然有所不同。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是承认人才的多元化,强调正确看待个体差异。这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多元化教学是现今教育领域比较倡导的一种结合学生个人不同状况而采用的新的教学改革方法。多元化教学宗旨是通过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的教学方式让各个阶段的学生能在同一学习环境中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知识摄取者。下面从教学内容、数学文化和数学课堂文化三个层面谈谈多元化教学改革。
  
  一、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来自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对形成人类理性思想,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人的终身教育和发展离不开数学,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应生活的数学基础,还要培养他们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对学习其他课程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传统的中职数学更多的注意到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比较其他学科抽象性、严谨性、逻辑连贯性,而忽视了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知识,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也必须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多角度地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智力因素,认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课改精神。
  数学教材内容应适应时代需要,注重思维能力培养,重视发展性,突出服务性。
  1.处理好学科系统性与实用性的关系。数学课程既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还要充分了解数学课程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要让数学课程教学与各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
  2.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学生现有智力结构特点的关系。由于职业学校的生源特點,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归纳与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对较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了解哪些知识他们可以掌握,哪些知识他们认知能力达不到。教学内容应以学生能够学会和掌握为原则,学生对于自己能够理解掌握的知识才会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否则学生就会对数学失去信心,因而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3.协调教学内容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控制好教学内容的“度”与“量”。数学课教学应给学生和教师留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和再编制的余地,应安排实验、参观、实地操作等体验性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并使各种智力因素相互起作用,适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寻找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4.正视现状和推进改革的关系。教材的改革要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和各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以改革的要求来调整、删减和增设教学内容。
  
  二、加强数学文化
  
  加强数学文化的熏陶是改革中职数学教学的着力点。数学教学是数学文化的载体,源远流长的数学发展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多层次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做有益的尝试,适时地讲讲数学史,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的献身精神、创新抱负、细致敏锐的见识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教育学生体会、理解数学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数理智力因素,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能力。
  
  三、加强课堂文化的建设
  
  加强课堂文化的建设是改革中职数学教学的保证。数学是重要的基础课,数学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特别大,加上数学又是相对比较难的科目,因此,数学课堂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就特别大。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在自己课堂上营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文化,通过自己的工作和个人魅力,使课堂文化成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德,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教师是这个社会的领导人,学生是其中的公民。在这个特定社会的文化内涵里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创新、民主、合作。创新是数学课堂文化的灵魂,民主是数学课堂文化的准则,合作仍然是做人的根本修养,也是加强数学课堂文化的前提。
  我们相信关注了数学的应用,着力于数学文化的熏陶,重视数学课堂文化的建设,中职学生的多元化数学教学可以得到实施,学生的多元化智力可以得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