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疗法的现状与未来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肺癌术后咳嗽为术后创伤致气道受损,其病因是虚、痰、瘀、癌毒聚集,总病机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瘀血阻络、痰湿聚集、邪毒侵袭为标。常规药物疗效欠佳,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李世杰认为,肺癌术后咳嗽常见肺热阴虚型、气虚痰湿型,分别以玄麦甘桔汤加减滋阴清热,以参苏饮加减益气化痰,收到较好疗效,并附临床验案两例。
中医脾藏象理论强调机体功能层面的流变,从宏观层面朴素的认识到脾脏这一复杂巨系统的功能变化、疾病演变方面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但理论的形成还停留在模糊的推演阶段,忽略了形成功能的结构基础,导致脾藏象理论虽具有宏观准确性但无法从还原论的角度对内部结构进行剖析。将还原论与整体观辨证统一的系统论思想,为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相互联系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脾藏与恶性肿瘤的系统关系,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通过借鉴复杂科学理论、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的方法,试着以物质-能量-信息为切入点,从亚细胞水平更科学的深入挖掘其机制和规
期刊
桂枝茯苓丸是《金匮要略》中的名方,仲景及后世医家将其用于妇人素有癥病而致妊娠胎动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证,现代中医的实践和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在肿瘤领域也可发挥良好的作用。通过归纳总结近五年相关文献,笔者发现桂枝茯苓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其可能通过改善患者激素水平、血流流变学,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以及调控基因等途径达到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延缓子宫肌瘤生长的治疗目的。本文对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方式进行汇总,目前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复方加减、针(灸)药结合三种手段,为临床实践提供多种治疗思路。
期刊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鹤蟾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以及文献报道检索鹤蟾片的活性成分,导入PubChem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结构,将结构导入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多所高校延期开学,教育部针对疫情对高校教学造成的影响,呼吁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作为较早开设肿瘤方向班教学的基层教学单位,积极迎接挑战,探索雨课堂结合翻转课堂在《中医肿瘤学》教学的可行性。通过实践,本研究发现,新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但仍需结合线下传统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互动以减少视听疲倦。
目的观察五参汤联合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肺癌恶病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甲地孕酮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五参汤,连续服用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体重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体重平均升高1.09 kg,对照组体重平均下降0.51 kg(P<0.01)。观察组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thrombocytopenia,CIT)可推迟或减缓后续抗肿瘤治疗进程,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获益产生不利影响。早期预防CIT的发生可避免减少化疗剂量和延迟化疗进程。中医药作为我国肿瘤治疗中的特色,可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有效地提升血小板水平,对于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中西医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不同策略,结合中医辨证对CIT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产生胞外聚合物(EPS)是微生物减缓或消除不利影响的自我保护机制,其中的蛋白组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定向调控EPS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不同浓度Cd(Ⅱ)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胁迫/诱导培养,研究了胁迫前后EPS组分以及对Cd(Ⅱ)的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 表明,Cd(Ⅱ)胁迫浓度为50 mg·L-1时,EPS中蛋白产量最高,达到136.80 mg·g-1,较胁迫前增加了409.69%,且此时EPS对Cd(Ⅱ)的吸附能力最高.Langmuir等温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EPS对重金属Cd(Ⅱ)的吸附,理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