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配合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DVT的护理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ber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预防DVT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3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观察组予以术中配合与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DVT发生率、Harri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预防DVT过程中应用术中配合与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预防DVT;术中配合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临床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常用,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也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关节炎等髋部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手术期间,手术室医生应具备高技术水平,手术室护士应具备高护理配合水平,因此,护士应充分了解護理知识,对手术流程进行全面掌握,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证实,利用常规护理,无法实现以上目的,临床对此进行了研究。本组选择35例患者,分析了髋关节置换术预防DVT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择35例,知情入组,观察组18例,年龄区间是50岁至73岁,平均(64.23±3.56)岁,男女分别是10例、8例,对照组17例,年龄区间是51岁至70岁,平均(65.23±4.23)岁,男女分别是9例、8例。比较二组患者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士应对患者血压、脉搏等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指导患者如何摆放正确体位,做好患者问题解答等工作。
  观察组予以术中配合与护理:(1)术中,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麻醉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在麻醉患者之后,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侧卧位,将患者所处手术床背板微微抬高,抬高患者头胸部20°,利用骨盆固定支架来固定患者臀部,可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确保患者舒适满意。护士应对手术无影灯亮度、照射位置进行调整,做好密切配合工作,为临床医师及时传递所需材料以及器械等,将骨水泥以及血迹及时清理。(2)护士应为患者提供DVT预警管理,利用MEWS评分系统,做好相关工作。在患者入院2h内,为患者提供风险评估以及数据记录,若患者实施入院急诊手术,在返回后,为患者实施风险评估,若患者抢救,可延后至入院6h内,将患者风险评估工作完成。对于低危患者来说,可每周开展1次评估,对中危患者来说,可每周开展2次评估,对于高危患者来说,需要每周开展3次评估。对于低危患者,护士应干预患者体位,外展患者患肢,处于中立位,确保患者休息充足,若患者处于平卧体位,在患者患肢下方放一枕头,若患者需要更换体位或者侧翻,将体位垫去掉,可保证患者充足休息。饮食干预过程中,护士应保证患者进食清淡饮食,蔬菜水果应多进食,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对于中危患者,护士应指导患者适当运动[2],在运动期间,对患者心率指数、动脉搏动等情况进行时刻关注,休息时或者运动后,禁止局部热敷或者按摩患肢。对于高危患者,护士应指导患者加强运动,平卧位,指导患者利用下肢勾起脚背,呈现为骑自行车运动姿势,每组运动10次至20次,共计开展200次以上,每组运动间隔1h,针对患者患肢,利用间歇充气加压法,促使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每次持续45min,2次/d。另外,护士应指导患者在床上完成大小便,将患者每天日常清洁工作做好,利用温水擦浴[3],确保患者髋关节周围皮肤清洁并将体位垫垫在不能抬臀患者臀下,注意患者伤口卫生,确保敷料干燥以及清洁,对患者体温改变情况进行密切关注,避免患者因为感染而发生体温异常。护士应对患者纤维蛋白酶原、D-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进行严密监测,预防患者发生血栓抗凝现象,避免影响患者伤口恢复。(3)术后,护士应给予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以及治疗,在日常交流以及巡查中,对患者情绪改变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对患者心理动态进行相应了解,针对患者心理活动,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工作,将患者负面情绪有效消除,确保患者心情愉快。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保证亲切以及耐心,将患者合理需求尽量满足[4],促使患者抵触心理明显减少,顺利开展患者护理工作,护士应详细为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通过介绍成功案例,促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信心,将患者认知疾病相关程度明显加深,促使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促使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最为重要的是,护士应做好患者DVT预防护理评价,若患者发现存在疑似血栓现象,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并做好相关诊断、处理,实施早发现以及早治疗处理手段。
  1.3效果分析 护理满意度、Harris评分:利用自拟问卷、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数据统计。
  1.4统计学办法 根据SPSS22.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χ2以及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度、DVT发生率、Harris评分均明显改善,对比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常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髋骨骨折患者来说,采用该术式,疗效明显[5],可对患者疼痛进行有效缓解,可促使患者关节活动状态明显改善,可完成患者患肢矫正,可将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良,但是,患者容易发生DVT,容易漏诊以及误诊,可对患者手术安全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临床实践得出,髋关节置换术预防DVT过程中应用术中配合与护理,高效可行,可取得理想护理效果[6]。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按照DVT预防方法及DVT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相应干预,促使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下降。本组实验得出: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度、DVT发生率、Harris评分均明显改善。
  综合以上得出,髋关节置换术预防DVT过程中应用术中配合与护理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DVT发生率、Harris评分,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杨月楼, 马海旋, 潘晓宇, 等. 风险分级护理干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7): 79-82.
  [2] 生冬梅[1]. 手术室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形成探讨[J]. 系统医学, 2019, 4(1): 168-169.
  [3] 徐云霞, 周海星, 杨婷.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发作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 2018, 24(18): 183-184.
  [4] 袁文旗, 王贺平.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观察[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 16(04): 108-110.
  [5] 李松生, 连艳红, 尤笑迎. 利伐沙班联合髋关节置换术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DVT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 30(4): 449-451.
  [6] 叶莉明, 曹小娟, 张小群, 等.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DVT)形成的影响[J]. 健康必读, 2018, 26(021): 214-215.
  作者简介:张彬(1971.02-),女,汉族,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手术患者的风险评估与干预管理、术中配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DVT的风险研究、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干预研究。
  通信作者:王德亮(1987.03-),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微创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风险管理与康复、DVT的预防与管理。E-mail:wangdeliang@126.cm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尿路感染患者甚为常见,尤其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尿路感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自1999年10月开展前列腺特色专科治疗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配以心理护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直线上升,严重多发伤正在逐年增加.由于多发伤来势凶,发展快,病死率高而成为创伤急救中的难点,已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现将近年本院在急诊抢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线导管和外周留置针在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使用中线导管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方法:将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实验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线导管进行输液。结果:实验组在静脉穿刺总时间、置管次数、导管保留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
联合用药由来已久,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联合用药在增加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疑难疾病的治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目的:分析观察助产护理方案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改善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产妇中选择100例。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5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并配合中药内外治疗,随访0.5~5年.结果:治愈241例,
目的: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联合体质调理法治疗月经不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均
目的:探讨成功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要领及产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8年10月~2004年5月间506例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6例产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5
目的:观察红霉素及其系列制剂和左旋咪唑,小施尔康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成4组:A为治疗组,B、C、D为对照组,比较A组的治疗率及总有
目的:分析成人不典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例不典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CT表现为阻塞性肺炎8例,占位病变7例,肺不张3例,肺脓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