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困局

来源 :新华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伯南克式”的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使热钱再度涌入中国,中国政府感到进退两难
  
  美国证监会前主席哈维皮特增曾说过:我们唯一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我们从未向历史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历史总是在自我重复。在对格林斯潘长期低息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批评未绝于耳之际,美国、欧洲通过购买本国国债、印钞、大量低息放贷等方式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为本国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制造了新一轮的“伯南克式”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
  这种“伯南克式”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表现之一就是热钱再度涌入中国,这会让中国政府感到进退两难。倘若热钱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政府抗击通货膨胀的难度会增加。可一旦热钱撤离,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又会遭殃。热钱问题不容易解决,中国政府也是束手无策。毕竟,这种不以直接投资和贸易为途径的投机性资本,能够规避中国对资本帐户的严密控制。
  如今热钱回归已显露无疑。中国政府公布,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1780亿美元,为历来最高水平。美国银行集团分析师指出,中国新增外汇储备中可能有830亿美元是热钱,其中一大部分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并催生泡沫。
  相比之下,在中资银行今年前六个月贷出的1万亿美元当中,据估约有2000亿美元进入股市。
  说到热钱的蜂拥而至,其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市场预计中国短期内将上调利率;其二,人民币暂停升值一年后可能再度面临重估。
  对于热钱来说,人民币升值的吸引力始终特别大。一旦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热钱投机者将可能赚得盆满钵盈,而与此同时,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又极低,这就是热钱涌入的动机。
  中国越是接近摆脱经济危机,关于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就会越强烈。外汇远期市场的交易员已经采取行动,押注一年之后美元兑人民币将从目前的6.83元下跌至6.78元。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的升值空间很大。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称,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15%-25%。
  当然,中国政府可以暗示不会按照市场的预期行事,从而达到驱散热钱的目的。此外,全球人气的转变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据美国银行估测,当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全球投资者纷纷撤离时,大约有1730亿美元的热钱流出了中国。
  热钱是一把双刃剑,来时能催生泡沫,去时也能摧垮泡沫。
  而且,此次中国遭遇的“热钱”大肆涌入的国际背景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新的金融秩序正在形成当中。
  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的银行系统经过优胜劣汰、重组并购,目前呈现规模集聚效应;然而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其金融体系的直接控制监管,规避系统性风险已经成为金融监管的核心。大型银行、金融机构首当其冲成为重点监管对象,其规模优势可能最终转化为劣势。
  银行领域的可能变化是: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追加资本金,以限制银行承受过多风险;直接限制拆分“超级银行”,如瑞士央行正在考虑强制瑞银(UBS)和瑞士信贷等银行业集团收缩规模;对银行日常业务操作的直接干预。以上诸多因素,将造成银行业风险承受能力和能动性大大下降,诸如摩根大通、花旗等都在纷纷收缩其自营账户交易业务。
  而作为国际“热钱”代表的对冲基金,由于整体表现不佳、保证金增加和麦道夫等“庞氏骗局”的曝光,造成大量资本流出对冲基金,导致较小的基金无法生存,剩余的资本向少数大型对冲基金聚集,整体上由群雄逐鹿的格局向寡头称霸过渡。这个变化造成大量国际“热钱”控制在少数人的手上,资本走向的一致性加强,投机性和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在金融市场方面,针对场外市场衍生品的系统性监管已经势在必行,场外市场的投机与操纵行为将受到抑制;备受批评的银行证券化也将受到相应的限制(自购要求)等。总体来说,轻度监管的时代已结束,未来美国或许将面临一个低回报的年代。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最近十年美国的几次危机以及美联储过往的操作记录,不难发现资本流向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在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崩溃时,尽管当时实体经济并未受到波及,美联储却迅速调低利率。由此产生的廉价资本流入纳斯达克,而不是流向受损资产或是实体经济,结果造成互联网泡沫。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又只知道降低利率,结果钱并没有如愿流入损失惨重的纳斯达克,却流到房地产市场和建造业。房地产市场现在遇到了严重的问题,美联储再次运用其强大的工具,降低利率。历史表明,美联储只能使钱变得廉价,而并不能保证相应而生的资本流入其目标市场。
  问题是,钱这次将流向何方?由于房地产市场现在已被视为高危区域,那么目前最好的选择似乎就是新兴市场。因此,美联储有可能成为制造新兴市场证券市场泡沫的帮凶。而中国是其中的最大“受害者”。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长期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基本呈现如下格局:从中长期资本流动来看,是以美国为中心形成聚集,即世界各国为美国融资,这体现在不断增长的全球美元储备存量及相应美元金融资产上;从短期资本流动来看,存在着由发达国家持续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并进行短期套利,追求高风险回报。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前所未有地冲击了美国所谓成熟的金融体系,投资者对美国金融系统的信任已经丧失,中长期国际资本已有离开美国金融市场的意图。
  前段时间,美元及美国国债不断受到追捧,是因为全球投资者对金融危机的好转没有信心,美元及美国国债遂成为最后的避风港;随后经济复苏的信号初现,美元及长期国债开始遭受贬值压力,中长期国际资本开始出现流出美国的迹象。
  相反地,短期资本则从新兴市场回流发达国家,主要因為华尔街投行及机构投资者抽出部分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回救因次贷及其连锁影响所造成的大幅亏损。然而,短期资本在低息和宽松信贷的条件下,并没有直接流回到受灾严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而是在寻找时机卷土重来。
  虽然中国第一季度信贷激增1.89万亿元,但主要投到了中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正确的风险控制之举。这次金融危机蔓延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主要是因为美国银行业在缺乏充分监管的情况下,在其资产中滞留了过多本应投放到资本市场的“有毒”资产,超出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直接影响了其正常信贷功能,导致危机蔓延到整个信用市场。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提到“救急救穷不救乱”的原则,也正反映了此中道理。
  那么,中小企业又应该从何种渠道获得资金呢?其实这也正是中国应对国际资本的关键:如何运用国际资本发展中国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来承担相应的风险,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生命线?其中吸纳引导中长期国际资本是重点。
  中长期国际资本专注于中长期的回报,并且能够承担较信贷标准更大的风险,可以有效用于促进中国产业的发展升级,从而为实体经济服务。其主要形式为中长期企业债券及私募股权投资。然而中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缺乏企业债券,加上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不成熟,导致很多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合理开发引导中长期国际资本进行债权及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国很有意义。
  吸引中长期国际资本的同时,也需要防范限制短期资本泛滥。短期国际资本主要通过投行、信托等机构,以各种方式规避中国政府资本项目管制,直接投资于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泡沫,造成价值偏差,从中渔利。
  总之,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强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资本管制和监督,严防资本市场脱离经济实体的复苏而过度膨胀,另一方面又须加强对中长期资本市场的引导开发,鼓励与产业挂钩的国际资本的投资。从美联储过往十年市场操作的经验教训可以得知,光“开源”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要进行适当的“引流”,引导资本流向它应该去的地方。
  这或许是中国应对“热钱”困局的唯一有效之举。
其他文献
伴随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不断的竞争中保存胜利的姿态,就要求企业不断进步发展,扩大自身的经营空间,所以进行境外投资也成为企
在英国伦敦白厅街20世纪30年代的旧有剧院中(列为二级),以低成本创建了两个工作室剧院,既为历史悠久的剧院建筑提供了新的生命,也为伦敦市中心提供了新的演出场地。尽管原先
在法制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不论是对内管理还是对外拓展,既要能够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又要能够有效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加强法务管理工
肾移植高致敏受者由于体内存在多价的抗HLA抗体,进行移植时,较易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失败,因此高致敏受者的肾移植难度较大。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高致敏受者采用交叉反
一、概要畜产试验场创建于大正5年(1916).大正6年(1917)由农商务省内迁移到千叶县千叶市,昭和55年1月(1980)再次迁址到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畜产试验场有7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
《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赋予台风黄色、橙色、红色或者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以停课的效力,改变了气象台站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法律关系,从行政事实行为演变成行政强制行为
2018年,江苏农机报废机具1332台,其中报废联合收割机1230台,报废拖拉机102台,受益农户1291户,报废机具数量创历史新高,超往年最高记录176台,比上年增加220台,增长20%。农机报
期刊
我想也许是小时候受父母、家人的单纯环境影响,上天给了我一个乐观、开朗、豁达、有爱心且略带傻劲的独特个性,又给了我特别奇妙的成长过程。这让我在学习、工作、努力、奋斗、
在新时期,为了加强企业建设,巩固改革开放成果,进一步拓展市场,充分发挥企业工会民主管理的作用,重多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都加强新形势下的民主管理工作.工会组织紧密结合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