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饮挥毫:米芾与苏轼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hu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芾二三十岁遍临古帖,仿古仿到逼真,他向别人借来古帖,借一还两,由主人自选,主人有时选了他临摹的,他就把真迹收入囊中。苏轼用“巧取豪夺”一词来调侃他。有人说,他是疯子,他却在一次聚会上说:“世人皆以米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米芾与苏轼相差十四岁,两人交往的时间长达二十年,二人的交往经历,更成了一段佳话。
  首次见面
  书法有天才,但书法天才和别的天才有点不一样,像画画、唱歌,也许没受专业训练,也没有名师指点,天才们稍微花点心思,就厉害得不得了。但是书法,你再怎么有天赋,可是不读书,不思考,遇不到名师点拨,仍然徒费年月。米芾就有过这个困惑!
  起初,米芾以时人为师,又遍临古帖,年纪轻轻就写得相当好了。但他写来写去,发现不过是在“集古字”而已,瓶颈出现了。这是三十出头的米芾碰到的最大困惑。
  如何打破瓶颈,再攀高峰?
  他想到了一个人,这是个很牛的人,但是很不巧,他也落魄了!
  这个人,就是苏轼。
  米芾初见苏轼,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苏轼45岁,米芾31岁。当时苏轼刚刚被贬到黄州,在湖南工作的米芾“逆势而行之”,坚持要去看一位“落难高官”。但当他第一次见到苏轼,就大开眼界,他不但看到了苏轼所藏唐代画家吴道子画释迦佛像,让他甚为惊叹;而且在他好奇地問苏轼画竹之法时,更见识了苏轼“皆自顶至地,先竿后节”的“独特”画法。
  米芾在《画史》里,这样记录他和苏轼的初见:“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米芾问苏轼:“何不逐节分?”苏轼答:“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运思清拔,此法出于文同,米芾心想: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此次见面,虽然有多个地方让米芾不解,但“生知独绝之资,而亲见纵横盘礴之致,又复求其底蕴,故所记不数语,而神理毕出也”。
  那一次,和米芾同去的,还有董钺和绵竹道士杨世昌,初次见面就让米芾贴纸上墙,可见苏轼拿这个小兄弟并不见外。后来苏轼在信中追忆当时相见情形,充满留念与快慰之情,表明此次见面,相处甚欢。
  而米芾此时见苏轼,也足以证明这个人很仗义。一个“朝廷高官被贬为民兵连副连长”,很多人恨不能离得远远的,米芾却“逆流而上”,也足以证明其对学问求真的虔诚。而苏轼这位老大哥也很对得起他,两人推心置腹讲了书法上的好多事,反正分开之后,米芾听了苏轼的话,“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听君一席话,胜写十年字,心中的困惑解决了,从此,米芾走上了一条通向书法宗师的光明道路。
  1086年,苏轼得到那位7岁就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引荐,重新到朝廷任礼部郎中,不久,米芾也到京任职,与苏轼成了同事。此后,他们来往甚密,更以尺牍诗句往来,苏轼写给米芾的信有这么一句:“旦夕间一来相见否?”可见其二人交情之深。
  砚台作铭
  三年后,苏轼因受台谏的围攻,再一次被“赶出”朝廷,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路过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远道赶往为他饯行,并以诗相送,苏轼言:“荣宠过分!”欣喜和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更重要的是,米芾还带来一方砚台,请苏轼为之作铭。苏轼遵嘱作《米芾石钟山砚铭》:有盗不御,探奇发瑰。攘于彭蠡,斫钟取追。有米楚狂,惟盗之隐。因山作砚,其词如陨。与之前苏轼调侃米芾“借一还二”的行为是“巧取豪夺”一样,这次苏轼用十分诙谐的戏语来写,既显出二人很亲近随便,又很适合文人雅士不落俗套的个性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当时苏轼还借走了米芾珍爱的文房紫金砚,一个多月后,苏轼卒于常州,后人准备以此砚石一起陪葬,米芾闻讯希望能够追回这方名砚,并书有《紫金砚帖》。
  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中出土了这方珍贵的紫金砚,砚的背面有北宋文人、书画家米芾的铭文,字迹虽然斑斑驳驳,不是非常完整,但依然能够看出米芾刚劲挺拔的书风和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此琅琊紫金石,所镌颇易得墨,在诸石之上,自永徽始制砚,皆以为端,实误也。元章”。
  惜别之会
  苏轼的仕途也确实坎坷,后来出帅定州不到四月,“因言获罪”被贬至惠州,此后在岭南地区居住长达7年多,因交通不便,音信难通,与米芾完全失去联系。直至1101年,饱经磨难的苏轼从岭海(现两广地区)回归,再一次途经润州见到了米芾。此时苏轼64岁,米芾50岁。
  苏轼一生的落魄已经结束,他一路北归,被剥夺的官爵也在不断回归。在游览金山时,有人请苏轼题词。苏轼说:“有元章在。”米芾说:“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苏轼拍拍他的背:“今则青出于蓝矣。”然后米芾开始自语,缓缓道:“端明真知我者也。”
  端明是苏轼的官职,端明殿学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过去的20年里,米芾书法突飞猛进,而人也越发狂放了。以至在一次聚会中,喝完酒的米芾突然站起,对着众人说:“世人皆以米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在润州那次会面正值六月,在江苏仪征的东园,正在避暑的苏轼再见米芾,两人彻夜交谈,喝了很多冷饮。两人在一起待了十天时间,聊得十分痛快。然而此前苏轼已经有“瘴毒”,加上冷饮刺激,肚子始终不好,“寻又因饮冷过度,晚上暴泻,瘴毒并发,进食不适,夜不能寐,十分痛苦”。米芾更多次送药,苏轼虽然十分感激,但始终未能奏效。告别米芾后转往常州一个月后,苏轼客死此地。后人考证,苏轼得的是细菌性痢疾。今天几颗小药就能解决的小病,却断送了一代大家的性命,实在太令人惋惜了。
  苏轼在《与米元章尺牍》第二十五首中写道:“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念。独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以洗我积年瘴毒耶!今真见之矣,余无足言者。”
  从苏轼北归到去世的一段短暂时光里,米芾与苏轼过从甚密,而苏轼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刻,评价也更高、更全面了。特别是以前主要以书画、器玩相交往,而此时对他的文学成就十分欣赏,评价很高,认为这是长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那种在外八年不得见的想念,那种欣赏其作品身轻神旺的感受,没有深厚的交情和爱赏是无法达到的。苏轼在去世前,了结了跟米芾见面、畅谈的心愿,算是死而无憾了。这可算是苏轼对他与米芾近二十年交往所作的总结和评价。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国家旅游形象是影响国际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国家旅游形象将显著提升国际游客的来访意愿及其旅游体验;因此,如何捕捉游客心智中的国家旅游形象成为重要的现实问
经典的技术创新理论TRIZ将技术创新划分为5个层次,其中第一到第三层次属于技术应用创新,占技术创新工作的95%。在按设计、技术实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划分的技术岗位领域中,这三
嵌入式系统中引入COP能保证系统能从故障点自动恢复正常运行。COP复位后采用简单的内存恢复方法即可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但不适用于带有USB等特殊模块的系统。研究USB模块运行
《傅青主女科》论述带下及五色带下之病名、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病名因带下色、质、气味不同,而有白、青、、黄、黑、赤带之分;病因有湿盛、肝郁、脾虚、气弱、火旺之别;
通过介绍桥式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及五轴联动铣头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分析五轴联动加工的特点,了解桥式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的工艺范围和五轴联动铣头的适用范围,从而了解桥式五
钢带缠绕预应力模具作为一种新型模具,它具有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承载能力高等优点,成为模具的重要发展方向。在钢带缠绕预应力模具的制造过程中,缠绕张力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城市化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规律在中国得到了较为完美的印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房地
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经验表明,自然资源的配置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这种不完全由自然资源数量决定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作为跨越自然资源
自2005年首次入选全国两会服务用车之后,宇通参会车辆的数量逐年增多,凭借舒适、节油、故障率低、服务能力强等优势,宇通客车已经连续七年作为"两会"首选服务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