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严重性:概念与评价

来源 :政法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i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的严重性是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统一 ,它构成决定刑罚的分配的重要基准。对犯罪的严重性的评价应该以体现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所有因素为标准。对犯罪的客观危害的评价应该考虑犯罪所侵害的权益的意义、犯罪的危险的大小、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的轻重、犯罪的对象、时间、地点与实施程度 ;对犯罪的主观恶性的评价应该考虑犯罪的罪过形式、犯罪的动机与目的、认识的内容、犯罪的起因、犯罪人的生理与精神状况、犯罪人的身份以及犯罪人在犯罪中的表现。鉴于作为犯罪的严重性的组成部分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构成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 ,对犯罪的严重性的统一评价应该相应地遵循对立统一律。
其他文献
把握撬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杠杆,需要认清现行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悖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能力缺口,并与外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17年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证了金融数量扩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效率较低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今后我国金融发展的重点应该移到提高金融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商务得以迅猛成长,其流动性、隐蔽性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税收管辖权与常设机构的认定。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税收管辖权产生的
在我国翻译界所有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当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清代严复的“信达雅”。而林语堂、傅雷、钱钟书等翻译工作者在“信达雅”这一标准的基础之上,对翻译理论又有所创新。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多聚硅(E-40)为源,通过表面修饰工艺,在常压条件下制备了SiO2气凝胶。采用扫描电镜1、3C和29Si核磁共振谱以及孔径分布仪对SiO2气凝胶的微结构进行了表
<正>一、解读教材不当致教学内容失度教材解读,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决定了"教什么"的问题。对教材的挖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不见课文——教材解读碎片化。教材解读过碎过细,
法国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虽一再宣称在朝鲜问题上没有直接利益,表面上持观望态度,但实际上,法国从一开始就将中日战争视为巩固法俄同盟和进一步侵略中国西南边疆的天赐良
由于汉、藏本土文化的内容结构使然,传入两地的大乘佛教在与本地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出现"由苯入佛,融苯归佛,反客为主"和"由儒入佛,融佛归儒,客随主便"的不同结果。藏传佛
胡也频的小说《械斗》以精巧的艺术构思、生动的氛围创造、简洁的人物勾勒,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落后与残忍,也揭示了在封建宗法制统治下民众的愚昧与麻木,形成其相当的艺术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