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对中、小度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斜视度为15△~35△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69例.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患儿注视6 m和33 cm的斜视度,根据看远斜视度定量行7~10 mm单眼外直肌后徙术,随访时间≥6个月.手术前后采用Worth四点灯检查中心和周边融合,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立体视锐度.疗效评价标准以眼位-8△~0△为正位;第一眼位与侧向注视的斜视度相差≥10△为非共同性阳性.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3 d和≥6个月随访正位率分别为81%和62%,欠矫率分别为12%和36%.斜视度为30△、35△(外直肌后徙9.5~10 mm)者欠矫率较高.术前与术后远期随访比较,具有正常中心融合和周边融合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P<0.01;x2=14.0,P<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具有正常立体视功能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P<0.01),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术后远期随访未见眼位非共同性阳性者.结论 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斜视度为15△~25△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评价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裂孔孔径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38例(40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全层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行MP-1微视野检查,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注视位置和固视稳定性.对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和稳定性分别与裂孔孔径之间的关系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40只患眼均形成偏心注视.其中偏心注视点在裂
期刊
目的 评估VERIS mfERG (EDI Inc)和Espion multifocal imager (Diagnosys)两种不同系统测量正常眼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电位波反应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并用两个不同系统分别测量黄斑前膜患眼的mfERG并进行分析.方法 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在VERIS系统使用Burian-Allen (BA)电极,Espion系统使用BA和DTL电极分别测量25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视疲劳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视疲劳的表现多种多样,原因复杂.有些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或者本身相关,因此视疲劳的诊断往往被忽视.在治疗上只是简单笼统的对症,忽视病因的查找和纠正,治疗效果十分有限.鉴于该病诊疗的情况,我们必须从全面的视角审视问题,加强该病的诊治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应以建立标准验光室和提高验光水平为基础,加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病因和药物治疗的研究。
期刊
目的 研究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CL)后波前像差及视觉质量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25例(43眼),选配合适的RGPCL配戴2周后,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测定其矫正视力,采用iTrace波前像差仪进行戴镜前后的全眼波前像差测量,并测量戴镜前后高阶、低阶像差及高阶像差中的球差、彗差及三叶草样散光.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
期刊
期刊
病例特点  患者,女,39岁,因双眼视力突然下降1 d,于2009年7月2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全身体格检查及化验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5,左眼0.15,予镜片矫正均不能提高;双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无水肿,可见尘状角膜后沉着物,前房可见多数浮游细胞,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散瞳后眼底检查示玻璃体尘状混浊,双眼视盘轻度充血,边界清,C/D 0.3,视网膜轻度水肿,视网膜血管旁可见白
期刊
目的 分析经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或者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后患者中(除外过矫、欠矫和眼部疾患导致的视力下降),出现视觉不良症状者的高阶像差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回顾了北京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间经初次LASIK术后(包括传统组和波前像差引导组),除外过矫、欠矫和眼表及眼内疾患导致的视力下降,出现重影和星芒等视觉症状患者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