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7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加深对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通过7例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详细记录其发病经过和发病特征。结果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主要特征为角膜基质水肿和水肿区相应的角膜内皮有大小不等灰白色角膜后沉着物。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记取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主要特征,可减少误诊误治。 Objective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idiopathic corneal endothelitis, impro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reduce misdiagnosis and mis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 patients with acute idiopathic corneal endothelit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athogenesis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were recorded in detail. 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s of acute idiopathic corneal endothelitis were corneal stromal edema and corneal endothelium in the corresponding edema area with different sizes of white corneal posterior deposits. Conclusions Detailed history, careful examination, the main features of idiopathic corneal endodermatitis, can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and mistreatment.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瓣膜置换术中运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方法 20例择期瓣膜置换手术病人,10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另外10例采用芬太尼.以心电图、桡动脉压力、肺动脉
摘要:含山县于2016年9月正式启动“高效课堂”试点改革。课改初期,带着困惑,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分步实施,小步前进;坚信只要致力于课改,有志者事竟成。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改;思路;框架;策略  G423  一、课改情况简介  含山县自2016年5月起,借力外派至河北雄县参观学习的机会,开始酝酿启动课改。历经调研,座谈,汇报,决定选择含山县环峰第三小学、含山县环峰第四小学、清溪中心校、昭关中心
“分层递增”教学模式是借鉴“游戏通关”原理,融入激励机制,以教学项目为单元,采取“分层递增”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吸引教学对象自主完成学习项目.旨在破解因学生基础知识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扣响了新媒体时代的大门,并对新闻传播的模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满足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对于新闻传播的需求,必须对新闻传播的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本文从新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慢性脓胸,并观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7年我院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23例慢性脓胸患者的疗效.结果 全组采用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关键词:英语;情趣;教学  G623.31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
在网络传播时代,媒介逼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媒介逼视是一种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报道的现象。媒介逼视会导致隐私侵犯、媒介暴力和娱乐至死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媒介逼视现象的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科救治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4年多12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急诊救治的过程及要点。结果本组126例抢救成功109例,成功率80.2%
新媒体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具备现代科技意识,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同时,还要努力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基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 ,经济全球化日益激烈 ,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创新”。本文通过对科学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的探讨 ,认为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并指出二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