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绝情汉·醒悟者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宋元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清代戏曲《雷峰塔传奇》、近代剧本《白蛇传》三个不同时代的文本着手,分析了许仙形象的演变,认为这一人物在不同的时代分别表现为平庸鲁莽的普通人、机智果敢的绝情汉、幡然悔悟的觉醒者三种不同的形象,而这种形象的背后,是时代精神和文化环境的变革。
  关键词:白蛇传 许仙 绝情汉 觉醒者
  白蛇传的传说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据有关学者考证,早在唐代,就有了这一故事的雏形。然而,《白蛇传》故事的真正出现,是在明天启年间冯梦龙编撰《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在这一文本中,故事情节、基本人物开始定型,并产生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时代的变革,白蛇传的传说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本文拟从故事的男主角——许仙①的形象入手,结合相应的时代文本,深入分析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及其文学意义。
  一、平庸鲁莽的普通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许仙
  与一般人的通常认识不同,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个最早的文本中,许宣并非是一个非常惹人厌恶的形象。
  对于白娘子,许宣一开始是迷恋的。两人初次会面之后,许宣“当夜思量那妇人,翻来覆去睡不着。梦中共日间见的一般,情意相浓。”{2}之后再次见面,白娘子对他挑明了自己的心思——“正是你有心,我有意。烦小乙官人寻一个媒证,与你共成百年姻眷,不枉天生一对,却不是好”时,许宣内心的反应也是:“真个好一段姻缘,若取得这个浑家,也不枉了。”{3}这些,足以证明许宣对白娘子存在感情。
  之后,由于白娘子施法偷了邵太尉库内的五十锭大银,连累许宣被发配到苏州做工,但当白娘子重新寻上门来时,许宣便回心转意,与白娘子做了夫妻。然而,半年之后,由于白娘子施法偷了周将仕家金银珠宝,再次连累了许宣。这次许宣被判以“不合不出首妖怪”的罪名,杖一百,配三百六十里,押发镇江府牢城营做工。好在姐夫帮忙,最终做了当地生药铺的主管。当时的许宣,对白娘子充满了怨愤,认为“你这贼贱妖精!连累得我好苦,吃了两场官事!”但是,当白娘子说“我也道连累你两场官事,也有何面目见你!……我与你情似泰山,恩同东海,誓同生死。可看日常夫妻之面,取我到下处,和你百年偕老,却不是好”{4}时,他便又继续和白娘子做起了夫妻。也许有人认为,这表现了许宣犹疑的性格,但在笔者看来,这又何尝不是证明了许宣对白娘子的感情。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对于白娘子的妖精身份,许宣只是怀疑,没有证据加以肯定,而且有着下意识的抗拒。
  许宣与白娘子关系的破裂,是他去金山寺拜佛回来,在江心见到了白娘子的神通之后。其时,风急浪大,然而,江心里一只船,飞也似来得快。许宣正对友人言“这般大风浪,过不得渡,那只船如何到来得快”{5}时,猛然发现船上的人正是白娘子和青青两个。许宣为此大惊失色。正在此时,法海驾到,“白娘子见了和尚,摇开船,和青青把船一翻,两个都翻下水底去了。”{6}到了这个时候,许宣方确定自己的妻子是个妖精,心意也随之发生改变。
  而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也不是后来的文本中温柔和顺的白素贞。在发现许宣心意发生改变之后,白娘子妖气毕露:“我如今实对你说,若听我言语,喜喜欢欢,万事皆休。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皆死于非命。”{7}在这样的压力下,许宣最终拿了法海和尚的钵盂,收了白娘子。
  所以,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文本来看,许宣给人留下的印象,谈不上什么令人喜爱,但也说不上令人极度厌恶。也许他后来背叛了爱情,但他的做法也不是完全不能被理解。从某种意义上,他是当时市井中的一个普通人,既不好,也不坏。
  二、机智果敢的绝情汉——《雷峰塔传奇》中的许仙
  明朝以后,白蛇传的故事被改编为戏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中,影响最大者,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出版的方成培据梨园演出本改写的水竹居刻本《雷峰塔传奇》。该本共三十四出,又称“巾箱本”。此本影响极大,当时各个地方剧种的演出,多以此为母本。
  在《雷峰塔传奇》中,许仙的形象由过去的普通人形象一变而为聪明机智的绝情汉形象。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许宣由于父母双亡,居住于姐姐姐夫家,以在表叔所开的生药铺中做主管为生。然而他似乎并没有觉得这种生活有何不好,只有当遇到白娘子时,才陡然惊觉自己想要成家却缺乏任何储蓄的窘境。之后,他与白娘子的夫妻生活也可称和美,如果不是白娘子身份泄露,也许他们能终老一生也说不定。然而,在《雷峰塔传奇》中,许宣一出场便表现得卓尔不群:“小生姓许名宣,表字普贤,严州桐庐人也。标森玉树,正当入洛之年,迹类转蓬,犹作依刘之客。其奈椿萱早背,家业飘零,秦晋未谐,只身无靠……(姐夫)见我一身落魄,百事无成,荐我到铁线巷王员外生药铺中生理,虽非长策,暂且安身。”{8}此外,他的唱词“意绪阑珊,英年滞市度。生涯何处飞蓬转?时乖拗煞男儿愿,漫说志冲霄汉”{9}也都表露了自身的志向和野心。
  之所以如此,在于《雷峰塔传奇》中的许宣确实够聪明,有能力。以“断桥”一节为例。当时,许宣见了白娘子和青儿之后,他下意识的反应是:“真不幸,共冤家狭路行。吓得我气绝魂惊,吓得我气绝魂惊。”然而,他迅速调整了心态,控制住了恐惧,以机智的言谈,稳住了白娘子:“阿呀娘子,为何这般狼狈?”“娘子,请息怒。你且坐了,听卑人一言相告”“那日上山之时,本欲就回,不想被法海那厮,将言煽惑,一时误信他言,致累娘子受此苦楚,实非卑人之故(口虐)!”(哭介){10}巧妙地将矛头转向法海,将自己的责任进行了脱卸。在拥有强大力量的白娘子和青儿面前,许宣的做法洞彻了对方的弱点,冷静而大胆。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宣的绝情。《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许宣,对于白娘子的妖精身份,多少还有过摇摆,并下意识地不肯承认。而在《雷峰塔传奇》中,聪明的许宣其实早就对白娘子的身份有了怀疑,只是出于沾光的目的,故意装糊涂罢了。在《开行》一出中,白娘子为了讨丈夫的欢心,在许宣出去之际,将“坍颓不堪”的几进空房变成了华丽的药材店。许宣一回,发觉自家的房子大变,顿时惊呼:“哎呀,我家的住房那里去了……娘子。卑人今早出门,还是破落门墙,怎么一时就如此华丽了!”{11}白娘子对此的解释是:“今早唤匠人修理,催趱完工。”对此,精明的许宣认为:“说那里话,就是张鲁二班,一时也来不及。”{12}不过,之后他却并未就此多言。后来,端午节的惊吓事件险些令许宣一命呜呼,然而,被救活后,许宣却对此也不提一词,做了闷嘴葫芦。   而方成培创作《雷峰塔传奇》是在清代,也有其具体的目的:应当时的高官所求,为庆贺太后寿辰,创作一出能进献御览的剧目。{19}所以,鉴于民间演出本“辞鄙调讹”,他在创作上,“重为更定。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稗世道,以归于雅正。较原本,曲改其十之九,宾白改十之七。”{20}在这样的改订之中,许宣的性格自然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不难看出,在这一文本中,许宣突然间变得雄心勃勃,爱唱:“时乖拗煞男儿愿,漫说志冲霄汉。”其实是方成培的文人身份、演出目的对这一形象赋予的新要求。许宣突然变得机智果敢,所体现的,也正是背后的创作者由底层的书会才人转为力可通天的高级文人的这一转变。
  而且,从宋到清,通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白蛇传传说的主要载体由小说转变为戏曲,而文体形式的变革其实也在无形中对白蛇传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具体表现发生了种种影响。须知,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要求在一个固定的空间、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将一个故事展现于观众面前。而这其实对剧本提出了要求——剧本的创作者必须将戏剧矛盾尖锐化,让故事较为迅速地展开。许宣原有的作为普通人的温吞形象显然不能适应这一要求,而将他变为一个绝情者、一个反面形象,更有助于戏剧的展开和魅力的发散。这其实与当时的戏曲将白娘子变得人性化、正面化是相辅相成的。自清以降,白娘子的故事借助地方戏曲的方式变得家喻户晓,绝大多数人喜欢白蛇化身的白娘子,而讨厌生为人身的许宣,也从侧面证明了戏曲的成功、形象变换的成功。
  至于田汉的《白蛇传》,反映的则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所共有的认识与焦虑。当时,整个社会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中国人民的矛盾,田汉创作《白蛇传》,本身其实也含有了借古人之酒杯,替人民吐胸中之块垒的味道。所以在这部《白蛇传》中,白娘子成为了一个绝对的善的形象。在前作中,白娘子与法海、天界的对立是被动的、迫不得已、有变通性的,而在这部剧中,白娘子和小青的抗争却是主动的、决绝的。这里所体现的,也正是彼时的时代精神。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田汉有意识地修改了许仙的形象:“许仙也是值得我们精心塑造的人物。他代表了忘我无私的爱和自我保存欲望剧烈的情人。他是善良的,但也是动摇的。他若完全不动摇,便没有悲剧;他若动摇到底,便成了否定人物。以前的佛教戏《白蛇传》便是像后者那样处理许仙的,那样便毁了许仙,也毁了白娘子。”{21}
  可见,许仙形象的演变,是时代演变的结果,是时代变迁中的符号映射。文学是时代的产物这一认识,在《白蛇传》这个特殊文本中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① 许仙之名在早期文本中作许宣,本文依照作品原貌,许宣、许仙两名并用。
  {2}{3}{4}{5}{6}{7} 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第365页,第365页,第380页,第380页,第381页。
  {8}{9}{10}{11}{12}{13}{14} 傅惜华编:《白蛇传集(下编,南北曲·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46页,第345页,第402页,第364—365页,第365页,第365—370页,第407页。
  {15}{16}{21} 田汉:《田汉戏曲选(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页,第236页,第209页。
  {17}{18}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卷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第32页。
  {19} 鲁安娜:《方成培及其〈雷峰塔传奇〉考》,《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0} 方成培:《雷峰塔前言:雷峰塔自叙》,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作 者:单怡,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满江红》(怒发冲冠)与《满江红》(仙姥来时)虽同用满江红这一词牌,但在用韵、用典、情感和风格等方面多有不同。前者悲怆苍劲,将热血的家国之情流传千古;后者恢弘奇丽,以女衬男,同样道出家国情怀。两词同中存异,值得细品。  关键词:《满江红》 岳飞 姜夔 平韵 仄韵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的仄韵《满江红》(怒发冲冠)起首十一字已唱尽沉郁悲怆,如高崖落瀑,激荡千古。词中岳飞抒发对
摘 要:在奔跑的时代,李尚朝的诗歌展现了一种缓慢的特质,以其恬淡自然的诗风叙写着细碎时光里的平凡物事,并不断提炼出诗意,在其中也包孕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通过对李尚朝诗歌艺术特质的评介,以期对当下诗坛提供借鉴。  关键词:李尚朝 诗歌 时光 慢摇  一、时代的回望与理想的追求  在奔跑的时代,个人被裹挟着一同向前,根本来不及停驻和思考。此外还有商业化的冲击,对此诗人们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一些诗人借助
摘 要:鲁迅的《肥皂》除了对封建卫道士四铭的虚伪与龌龊进行批判外,隐藏在文本中的种种细节传达出了四铭精神出轨的完成。本文通过对《肥皂》这一经典的细读,从三个方面来揭示四铭是如何实现精神出轨的。  关键词:《肥皂》 精神出轨 孝女 肥皂  《肥皂》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文本。文本的表层含义是一个封建卫道士产生了有悖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意淫”念头后被妻子发现的故事;但文本的深层含义其实是四铭太太对四铭丑恶
摘 要:当今中国设计,禅宗这一文化精髓已逐渐衰退。本文针对禅宗文化所体现出的禅宗美学进行传承分析以及特征归纳,并以日式禅宗美学为切入点结合工业设计的设计思路,提炼出独有的禅宗美学设计表现,最终赋予现代家居设计,试图用理论搭配实践的方式促进禅宗美学在当今设计环境中的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禅宗美学 家居设计 传承 运用  不知从何时起,禅宗这一文化思想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这种现象反映在设计上就体现
如水的月光映照回廊,白顶红砖的楼群承载起一个个学子腾飞的梦想。窗外,蝉鸣与书声伴唱,颂扬着一曲曲在校园奏响的华美乐章。   抬头看,树叶在金秋呈现出一派金黄,与那橙红的砖墙相得益彰。鸟儿在天空中盘旋歌唱,歌颂的是校园好风光。我亲爱的校园坐落在状元山上,像一位优雅端庄的姑娘,恬静安逸地躺在大山温暖的怀抱中,培育着学子们茁壮成长。我曾想:学校是什么地方?是我求知的热土,是我依恋的地方。这里有形影
艺术节要开幕了。   我们班报名的节目是舞台剧《丑小鸭》,我的表现欲和好胜心在我的脑海中煽风点火:我想要成为主角,成为翩翩起舞的白天鹅!   但是我的愿望并未得到实现,最后只捞得一直跟在鸭妈妈身后一言不发,即使可以发声也只是帮腔嘲笑主角的小黄鸭这一角色。   我难过极了。那时的我坚定只有主角才可以在华丽光彩的舞台中央展示整场演出的水平,而配角只是个不起眼的、拿来当人肉背景墙的可怜
细雨微风,杏花都开好了。   一个人漫步在园中,没有带油纸伞,也没有撑那把紫色的碎花小伞,就这样在■的雨雾里拥抱杏花的芬芳。杏花雨,楊柳风。沾衣不湿,吹面不寒。春雨的好处在于柔,绵,细,轻,清润,芳香。撑伞,就显得多余了,与春天隔着一层,不亲近,也无趣味。这样的季节像慈母,我们尽可以做一回任性的孩子,雨里玩耍。   园子里的桃花和杏花一样多。春日游,桃花、杏花吹满头。桃杏作伴,园子如何
摘 要:《呼啸山庄》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菲勒斯中心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揭示女性的现实生活和对未来的向往,也展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的感悟。  关键词:《呼啸山庄》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感悟  一、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内涵  菲勒斯中心主义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一个传统社会里,男性象征着权威,
【摘 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极大程度的保障,在生活保障的基础上,人们的精神需求开始萌发。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社会研究者意识到自小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性,由此少儿分级阅读模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科学地打造少儿分级阅读模式,不仅昭示着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当下少儿分级阅读发展的现状入手进行阐述,探究我国目前社会发展
【摘 要】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对色彩方面的认知有误,在后面学习美术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对于色彩的认知、感知和情感情绪方面的启迪也会显得不足,使美术教学在品德素材、艺术熏陶、文化传承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妥善践行色彩教育策略,相信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新的生活、新的成长、新的启迪。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