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呼啸山庄》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呼啸山庄》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菲勒斯中心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揭示女性的现实生活和对未来的向往,也展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的感悟。
  关键词:《呼啸山庄》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感悟
  一、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内涵
  菲勒斯中心主义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一个传统社会里,男性象征着权威,衡量和评价女性要用男性的标准;第二,女性要客体化,在社会交易和各项事务中,男性会想方设法地限制和阻碍女性的创造力,尽量避免女性去接触社会文化知识和成就的众多领域。{1}
  二、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及其《呼啸山庄》中的女性代表人物分析
  (一)一代才女——艾米莉·勃朗特
  一代天才型的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18年出生在英格兰约克郡一个多子女的贫苦牧师家庭,在她刚满三岁时,母亲便撒手人寰。她的父亲勃朗特先生是一个有着无所畏惧精神和坚忍不拔毅力的凯尔特血统的人,在约克郡旷野的桑顿村任牧师,靠他微薄的收入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活。勃朗特先生酷爱文学,但总是闭门独居,不喜欢也不愿意与人交往,他的脾气暴躁,与子女交流的机会甚少。
  生活在旷野上的这个家庭与外界的联系很少,所以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孤独寂寞的。在这个家庭里,四个兄弟姐妹常以读书、写诗来打发落寞的时光。从六岁开始艾米莉就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教会慈善性女子寄宿学校求学,后来随姐姐去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但最终接受的教育都是支离破碎、片面断层的。在这样悲惨的生活背景下,艾米莉经常遭到家庭和社会的性别歧视。根据传统习惯,父亲把全部的精力和财力用来培养唯一的儿子勃兰威尔,对他备加溺爱,结果使勃兰威尔成了这个家庭的“暴君”。这个背负所有人希望和责任的儿子并没有积极进取,而是在长期的酗酒、吸毒中堕落了,甚至成了三姐妹和整个家庭的负担。为了担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外出挣钱,以教书和做家庭教师来贴补家用。几年来她们历经艰辛和挫折,内心的心酸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三姐妹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反而是这种遭遇更加激发了她们创作文学的热情,三姐妹的作品也相继面世。令人遗憾的是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并没有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欢迎,连她的姐姐夏洛蒂也无法理解她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
  这位才华横溢、终身孤寂、坚强不屈的年轻女作家,就在哥哥勃兰威尔去世的同一年也默默地离开了人世,享年三十岁。
  (二)《呼啸山庄》中的女性代表人物
  1.凯瑟琳。小说中真正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她是一个天真烂漫、不谙事理、桀骜不驯、自由豪放的庄园大小姐,漂亮、活泼、勇敢,众人都希望她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标准淑女,但她内心却有着叛逆而且任性的性格,从心底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愿望。像许多女孩子一样,她很任性,因为小时候医生说她不适合于生气,因此,家里一切事情能依顺她的就尽量依顺她,于是养成了她娇生惯养的习惯。为了获得充分的人性,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尊严,她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希斯克利夫一起反抗亨德雷的压迫,于是他们的爱情在这种共同遭遇和反抗中萌生。然而单纯的凯瑟琳在认识了林顿后,一切都变了。由于她的愚蠢和无知,也因为她内心的虚荣,她选择了嫁给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林顿,最后她背叛了希斯克利夫,背叛了自己真实的内心,她的选择也造就了二人一生的悲剧。在当时的英国,男权统治占绝对地位,女性是男性的私有财产,就像是一件能随意处理的商品。{2}在小说中,凯瑟琳的哥哥将她作为家中的固有资产,处处限制她的行为。即使后来嫁给林顿,凯瑟琳也成为丈夫的私有财产,自始至终都不愿被其放弃。而希斯克利夫虽然内心爱着这名女子,不断想从林顿手里抢回来,但其实也是为了满足他内心的不甘。总之这些男性角色根本不顾及凯瑟琳的内心感受,不顾及她的婚姻与未来,只是为了满足各自的私欲,所有这一切最终让凯瑟琳精神崩溃,不久便离世了。
  2.小凯蒂。在小说的第二部,作者用了近二十章的篇幅去叙写小凯蒂自主意识的萌生与成长。十三岁的她很天真,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喜欢上自己的表弟小林顿。她的懵懂遭到了家人的不解与反对,在巨大的压力下,她不愿违背父亲的意愿,只能在父亲与爱人之间痛苦地徘徊着。后来父亲和爱人相继过世,此刻的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面对众多女性羡慕并且年轻而富有的绅士洛克伍德的殷勤讨好,她超越了自己的母亲,更确切地说是超越了自己,她想着绝不依靠他人来摆脱困境。为了能够走出男权统治的牢笼,她先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突破口,这时潜伏在她内心深处的女性意识开始慢慢爆发出来。她不顾一切抛弃门第偏见,主动靠近哈里顿,在相处的过程中,她发现愚钝外表掩盖下的哈里顿竟然有一颗与自己一样善良的心。在这段恋情中,都是小凯蒂积极采取主动,为了把哈里顿从愚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她教他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理解社会,甚至怂恿他反叛自己的父亲,最终造成了哈里顿与父亲希斯克利夫的不和。这种由女性占主导地位,并把握主动的爱情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是极为罕见的。母亲凯瑟琳的热情和强悍的生命力在她的身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面对希斯克利夫的虐待和压迫,她无所畏惧,勇敢直视,果断应付。最终小凯蒂和哈里顿的爱情塑造了两性自由、平等和谐的家庭秩序,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成就了向往已久的幸福生活。{3}
  三、男权统治下的女性
  (一)女性生活的现实和对未来的向往
  《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此时的英国大肆扩张,无论在势力范围,还是经济实力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鼎盛。较之过去的文学,这一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仅语言幽默、风趣,而且内容广泛,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对现实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4}社会地位对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妇女更是遥不可及,无论她们出生在哪个阶级,在法律上的地位都等同于男性罪犯,这是19世纪的妇女真实的生存现状。中产阶级的妇女命运尤为可悲。在家中,妻子、女儿不允许出去工作,只能像小鸟似的被囚禁在家中,依赖丈夫或父亲。对她们来说,最好的归宿便是拥有美好、幸福的婚姻,但这只是理想。更令人可悲的是,妇女在现实的婚姻中是男人手中的筹码,是用来巩固家族地位和增进家族财富的一颗棋子。要同意一门婚事,家族必须看求婚者的地位和财产,是否与之门当户对,如果不然,结果可想而知。受家族反对的男女即使山盟海誓,爱情忠贞不渝,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唯一的出路便是私奔,而私奔就意味着他们要和家族决裂,放弃继承家族财产和地位的权利。失去家族的认可和支持,他们要承受社会给予他们的巨大压力。在维多利亚时代,私奔等同于通奸,在外人看来是不光彩的事情,同时要受到社会的一致责难。所以那个时代的婚姻虽然不是包办的,但却是不自由的。那个时代的女性同样没有和男子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像《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就没有和哥哥一样继承父亲财产的权利;作为女儿的小凯蒂也没有同等的继承权,他父亲的财产须由自己的丈夫小林顿继承,在丈夫死后,又由他的父亲希斯克利夫据为己有。凯瑟琳作为一名中产阶级妇女,始终不敢违背传统社会习俗,只能违心地嫁给了自己不爱的林顿,希斯克利夫的出走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让她倍受痛苦。小说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注定要成为菲勒斯文化——男权统治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要么选择活着,要么因选择爱而死去。   19世纪的社会不公使女性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也让她们萌生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她们却没有太多摆脱不幸命运的机会。在小说中,一生孤独寂寞、从未嫁为人妇的艾米莉设想了一种当时女性最理想的婚姻生活状态,她期望给两性世界能营造一种和谐自然的欢乐氛围,渴望给女性生活寻找一个人生的突破口。
  (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生活在菲勒斯文化——男权统治下的英国女性,始终只能依附男性而存在,在当时那个典型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缺乏应有的主体意识。在维多利亚统治时期,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改革,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被机械化的垄断企业所取代,许多工人失去了工作,失业率大幅上升,适合女性的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在经济上女性不独立,所以现实生活对女性的规范特别严格,在生活中她们又必须屈从丈夫。中产阶级妇女是完美淑女的典范,是内心纯洁和精神虔诚的使者,很少有女性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女性的内心也萌生了对自身存在和自我价值的思考。她们开始意识到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开始思索自我的存在价值,更有许多知识女性慢慢觉悟,为了争取在社会上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她们斗争过、反抗过,朦胧的女权主义意识在思想中滋生。虽然那时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透过她们的行为,尤其是在她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已能清楚地看到她们反抗父权统治和追求独立自我的决心。{5}小说中的凯瑟琳在小时候必须依赖父亲,父亲去世后,哥哥成了她的法定监护人,但从内心来说,她不是一个温顺的附庸者,她想方设法要脱离哥哥的监管。婚后的她,似乎是在依附于她的丈夫林顿,但这也不是她的真实本意,她试图利用丈夫的金钱来帮助自己的爱人,虽然计划并未取得成功,但内心的反叛表露无遗。小凯蒂在失去父亲的呵护和丈夫的庇护之后,面对希斯克利夫的折磨,她以自己的冷酷来反抗。她有过依靠那位有钱的房客——洛克伍德先生来拯救自己命运的机会,但这样的婚姻显然不是她的本意,也有违她的内心。她的决绝并没有妨碍她找到自己的人生幸福,最终她以积极和勇敢赢得了哈里顿的尊重和认可,以智慧改变了哈里顿的不良习性,最终她得到了真爱,为自己争取了平等、和谐的婚姻。尤为重要的是他们以纯洁的爱情和内心的坚实摧毁了希斯克利夫,瓦解了他复仇的计划,重新获得了财产,过上了平静、幸福的生活。
  纵观整个故事情节,作者艾米莉一直都融入在她所创作的人物背后,虽然没有明确出现,但却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倾吐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艾米莉处于19世纪男权统治占绝对地位的英国,她深受菲勒斯思想的压迫,经历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亲眼看到了女性的卑贱生活,这让她本能地对男性产生了一种排斥。她试图通过《呼啸山庄》来冲破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动摇根深蒂固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开拓新的女性文学来展现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处于菲勒斯中心主义——男权文化统治下的艾米莉,以她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将其独特的人生感悟都倾注到她的唯一一部作品《呼啸山庄》中。{6}
  四、结语
  这位才华横溢、孤独终身的女作家——艾米莉,以她唯一创作的这部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久盛不衰的地位。一个世纪以来,《呼啸山庄》始终都是研究者们热衷评论和专研的课题,相信今后对她及这部小说的研究将会继续下去。
  {1} 李春艳:《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共体”观》,《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 杨晓莲:《西方文学中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3} 李虔、叶瑾:《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31期。
  {4} 刘全雷:《英美文学选读》,现代出版社2002年版。
  {5} 张迪:《〈呼啸山庄〉之女性书写》,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6} 朱玉霞:《“菲勒斯”的否定与消解——论〈呼啸山庄〉对传统文化观念的颠覆》,《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作 者:李宇贤,硕士,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其他文献
闷热的八月天,树上的蝉好像也被热的喘不过气来,“知了……知了”的叫着,一丝风也没有。这个夏天真的太难熬了。  我坐在书桌前,空调温度已打到23摄氏度,我的汗水还是如断线的珠子一样不断滴落在试卷上。那个鲜红的“X”如此刺眼,我在心中默念着,还有十七天,就是小升初的鬼门关了,这回我还能过关斩将,力压群雄吗?  夜已深了,墙上的时钟指向十一点。妈妈轻轻的走过来,将一杯牛奶放在我的桌上。看着我熬红的双眼,
摘 要:《浮士德》在中国的“经典化”经过三个时期,分别是萌芽时期、空白时期、和争鸣时期,分别对应着“政治化”与“浪漫化”、“反经典化”、“多样化”与“启蒙化”的特征,同时,这些特征也涉及“经典”问题的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浮士德》 经典化 时期 特征  一、引言  《浮士德》在歐洲的地位相当于《红楼梦》在中国的地位,甚至还有专门的“浮学”研究者。两者都称得上是“经典”。但《浮士德》在西方的“经
本文主要是对阿伯拉罕·派斯进行评述,探究其对于整个物理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从其著作方面入手,加强关于著作方面的科学解读,希望能够充分继承这位伟大物理学家的精神,对其贡献进一步探究,从而推动整个物理学的不断发展。
摘 要:《满江红》(怒发冲冠)与《满江红》(仙姥来时)虽同用满江红这一词牌,但在用韵、用典、情感和风格等方面多有不同。前者悲怆苍劲,将热血的家国之情流传千古;后者恢弘奇丽,以女衬男,同样道出家国情怀。两词同中存异,值得细品。  关键词:《满江红》 岳飞 姜夔 平韵 仄韵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的仄韵《满江红》(怒发冲冠)起首十一字已唱尽沉郁悲怆,如高崖落瀑,激荡千古。词中岳飞抒发对
摘 要:在奔跑的时代,李尚朝的诗歌展现了一种缓慢的特质,以其恬淡自然的诗风叙写着细碎时光里的平凡物事,并不断提炼出诗意,在其中也包孕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通过对李尚朝诗歌艺术特质的评介,以期对当下诗坛提供借鉴。  关键词:李尚朝 诗歌 时光 慢摇  一、时代的回望与理想的追求  在奔跑的时代,个人被裹挟着一同向前,根本来不及停驻和思考。此外还有商业化的冲击,对此诗人们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一些诗人借助
摘 要:鲁迅的《肥皂》除了对封建卫道士四铭的虚伪与龌龊进行批判外,隐藏在文本中的种种细节传达出了四铭精神出轨的完成。本文通过对《肥皂》这一经典的细读,从三个方面来揭示四铭是如何实现精神出轨的。  关键词:《肥皂》 精神出轨 孝女 肥皂  《肥皂》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文本。文本的表层含义是一个封建卫道士产生了有悖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意淫”念头后被妻子发现的故事;但文本的深层含义其实是四铭太太对四铭丑恶
摘 要:当今中国设计,禅宗这一文化精髓已逐渐衰退。本文针对禅宗文化所体现出的禅宗美学进行传承分析以及特征归纳,并以日式禅宗美学为切入点结合工业设计的设计思路,提炼出独有的禅宗美学设计表现,最终赋予现代家居设计,试图用理论搭配实践的方式促进禅宗美学在当今设计环境中的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禅宗美学 家居设计 传承 运用  不知从何时起,禅宗这一文化思想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这种现象反映在设计上就体现
如水的月光映照回廊,白顶红砖的楼群承载起一个个学子腾飞的梦想。窗外,蝉鸣与书声伴唱,颂扬着一曲曲在校园奏响的华美乐章。   抬头看,树叶在金秋呈现出一派金黄,与那橙红的砖墙相得益彰。鸟儿在天空中盘旋歌唱,歌颂的是校园好风光。我亲爱的校园坐落在状元山上,像一位优雅端庄的姑娘,恬静安逸地躺在大山温暖的怀抱中,培育着学子们茁壮成长。我曾想:学校是什么地方?是我求知的热土,是我依恋的地方。这里有形影
艺术节要开幕了。   我们班报名的节目是舞台剧《丑小鸭》,我的表现欲和好胜心在我的脑海中煽风点火:我想要成为主角,成为翩翩起舞的白天鹅!   但是我的愿望并未得到实现,最后只捞得一直跟在鸭妈妈身后一言不发,即使可以发声也只是帮腔嘲笑主角的小黄鸭这一角色。   我难过极了。那时的我坚定只有主角才可以在华丽光彩的舞台中央展示整场演出的水平,而配角只是个不起眼的、拿来当人肉背景墙的可怜
细雨微风,杏花都开好了。   一个人漫步在园中,没有带油纸伞,也没有撑那把紫色的碎花小伞,就这样在■的雨雾里拥抱杏花的芬芳。杏花雨,楊柳风。沾衣不湿,吹面不寒。春雨的好处在于柔,绵,细,轻,清润,芳香。撑伞,就显得多余了,与春天隔着一层,不亲近,也无趣味。这样的季节像慈母,我们尽可以做一回任性的孩子,雨里玩耍。   园子里的桃花和杏花一样多。春日游,桃花、杏花吹满头。桃杏作伴,园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