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y_redt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得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教育事业必须与时俱进,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分析,网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借助于互联网中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拓展视野、启发思维。所以,语文教师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与优势,构建有效的、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互联网环境下,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把课文所蕴含的情境以图文并茂、音视频等方式生动地呈现于学生眼前,从而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兴趣与求知欲,引领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此篇文章重点描写了荷塘月色的唯美景象,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朱自清想超脱于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思想情感,教学难度相对比较大。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优势,从网络环境中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者是音视频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比如描写荷塘的经典段落:“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如果学生自己想象,是无法体会此般美景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荷塘美景,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塑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蕴含的美,还可以在思想层面使学生和作者擦出火花。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作品营造优美的情调,比如播放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等有关歌曲,使其快乐阅读,这利于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养成。
  此外,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一大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古诗文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古诗文,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在信息时代下,经过短时间的处理就能够为学生呈现许多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拓展感性认知,同时也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为饱满,教学活动更为生动、有趣、形象,从而促进学生有效、高效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实践教学时,若是教师只按照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讲授,那就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延伸,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广度,有条不紊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固定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学生语文兴趣的养成,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科学、有效延伸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性、积极性,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果。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教师要借助于互联网搜集、归类与诗词有关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PPT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其直观了解需要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字词。教师也要在互联网中收集与字词有关的具体用法,引导学生根据现有古诗词基础展开延伸。课堂上,教师可以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采用精妙的方式有效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也要搜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感受苏轼的思想情感。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古诗词教育网站,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偏好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有效延伸、拓展。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不应只关注知识内容的讲解和传授,还要侧重于学生礼仪道德的塑造,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从而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在信息时代环境下,语文教师要发挥互联网优势,积极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升华。高中语文教师应把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为学生呈现精彩视频、多样图片,促进学生直观、有效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加深情感体验,享受文本蕴含的意境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影视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充分尊重学生的核心地位,实现学生积极、自主、有效学习。以《鸿门宴》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截取《楚汉传奇》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通过动态画面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借助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对项羽、刘邦和樊哙等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在实现共同发展的前提下,也能养成合作能力与探究精神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综合分析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发挥互联网优势,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進一步帮助学生消化知识,提高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214211)
其他文献
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建筑项目逐渐增多,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地面空间的限制,使得建筑企业不得不寻找其他发展道路。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
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各项生产和生活状况,需要对工程建筑质量进行控制,保证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现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使用较多的是混凝土技术,为了在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需要规范设计施工过程。文章针对水利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及其措施进行了阐述。
语文学科在高考备考时面临综合性和繁琐性等问题,很多高中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找不到复习的正确策略,导致语文成绩很不理想。高考命题主要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以全面考查高中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为主,语文备考切忌猜题押题,应做到精读深思,反复练习,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备考过程中免不了有疑难问题,高中生要学会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选
中国“独生子女”,近日被国际媒体关注。国外某权威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对421名出生于1975~1983年的北京成人做了一些测试后发现,独生子女一代“互信程度较低,情绪上更悲观,更倾向于规避风险,更喜欢稳定的工作”。  报告一出,引发各国媒体热议:有的说,中国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自私自利;有的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但也有的认为,独生子女在享受家庭全部资源的同时,也承担着全部希望,压力更大;
议论文写作需要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叙事说理中揭示论题,阐发论点,透彻分析问题,达到以理服人。理性思维需培养哪些意识,前人在文章和诗歌中表达的理性思考,值得借鉴。  一、概念意识  能够理清概念,界定性质,对概念作出定性或定量分析,从而概括现象揭示内涵,阐发观点。定性分析即分析内涵,弄清词义,确定概念中最有价值的某一内在属性。  如《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
客户安全用电是供电企业供电服务的一大目标,也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任务,保障客户用电安全才能维护供电企业和客户双方的利益。文章首先分析了客户用电安全管理现状
伴随我国电网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国的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送变电的安装过程中,良好的质量可以促进电力系统更加稳步的发展,也会促进
语文教学是最能感知美、理解美、拓展美、分享美的过程。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研究,不断去发现和挖掘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这是一个长期漫长的经历,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进行。  一、感知美:创设审美情境,巧用教学手段  感知是一切经验的出发点,审美活动也不例外。 让学生感知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感悟能力的第一步。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编入课本时,编者对文章进行了删节,删去了“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前面的四段文字,删去了“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前面谈“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那部分文字。笔者以为,作为课文,为突出重点,将前面四段删去是可行的做法,但把谈标点一段删去,则似乎欠妥。理由有二:一是谈标点部分与谈暗示性部分一脉相承,删去,影响了文章
众所周知,高考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迈入大学的校门,还能够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而语文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决定着高考的成败,语文教师必须做好高考复习工作,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语文备考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语文高考成绩。下面笔者以苏教版语文高考复习为例,谈谈做好语文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  一、 回归教材研读考纲,复习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