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袁毓明同志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今年4月12日,袁毓明同志逝世整整十年了。在我们这些三十年前曾与他在《川北日报》朝夕相处、合作共事的同志们的脑海中,依然不时浮现出这位老同志的音容笑貌。毓明同志许多亲切的教诲和他那优良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长期以来始终对我们起着教育与榜样作用。最近,我们通过书信和座谈,把分散在成都、重庆、南充、达县、昆明、灵川等地有关同志对毓明同志的怀念联在一起,力图忠实地纪录下我
其他文献
<正> 成都《新新新闻》是1929年9月1日开始发行的。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整整搞了二十年。它是地方封建势力的工具,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传声筒,是四川一伙“土”政治集团的基地。在漫长的二十年中,东拉西扯,到处发生关系;由于油腔滑调,尚能迎合士大夫阶级的趣味;也由于消息来源比较广泛,内容取材比较庞杂,所以能够畅销一时。在抗日战争期
<正> 采访中,我碰到过各种性格、牌气、风度的人。他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寡言少语;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恬淡如水;有的问一答十,有的问十答一;有的对自己的先进事迹谈起来唯恐不详,对别人的则一语带过;有的又只说别人的先进事迹,闭口不谈自己——对这最后一种人,采访起来实在费劲,可也实在有味道。
<正>"反面文章正面做",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一些在国民党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一点小经验, "战时新闻检查"是国民党钳制舆论、扼杀民意的最恶毒最拙劣的手段。当时规定报纸刊登的全部稿件,都要事先送"军事委员会"派驻各地的"战时新闻检查所"审查。对于
1.与微软的恩怨情仇 李:今年6月19日,微软正式在中国推出其智能办公平台--Office XP中文版,捆绑了新的手写输入.在中国市场上,手写输入领先的是汉王科技.这次微软的捆绑行动会不会使汉王多年苦心谋得的市场优势毁于一旦?您对微软办公平台捆绑手写技术怎么看?
<正> 1942年10月中旬的一天,陆定一同志叫我到他和秦博古同志办公的窑洞里去,告诉我说:“过几天,就是鲁迅去世六年了,我们要发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先生;你去准备一下,写一篇,拿给我们看看……”说时,他和博古都望着我,面带微笑。为《解放日报》起草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对我当时那样一
<正> 采访贵在直接、深入。到现场去捕捉第一手材料,有时虽要经历艰苦和危险,但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1948年6月9日,北平五千学生举行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游行示威,队伍曾三番受阻,两次会师,都被我当场目睹。此情此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简记三十五年前的这次采访经过,意在提倡多写现场目击记。
<正> 1947年下半年,是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第二年。经过一年的较量,人民解放军开始从积极防御逐步转向全面的战略进攻;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统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但是,有些人对蒋介石及其政府还有幻想,对英美帝国主义的“援助”、对第三种势力也还存有一定的幻想,因而一些糊涂观念
在全国各新闻单位普遍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刊下期将开辟“建国以来经验总结与历史回顾”专栏。欢迎各新闻单位及广大新闻工作者大力支持,积极供稿。一、开辟这一专栏的目的:①为开创新闻工作的新局面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②为探索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提供事实依据;③为撰写建国后的新闻史积累资料。
《新闻研究资料》在1990年仍由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刊期、开本、字数、定价均不变。《新闻研究资料》原设的十多种栏目继续保留。
<正> 徐光霄同志自1938年3月由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调到新华日报社工作起,到1946年4月底止,大部分时间编副刊。在此期间,他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帮闲文人,就文艺应否为现实服务,为抗战服务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当时,这场斗争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亲日投降及反共、分裂、倒退的政治阴谋括动密切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