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就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才能顺利进行。
  怎样才能讲清算理呢?一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原则。比如在教学同分母怎样才能讲清算理呢?一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原则。比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出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题,让学生先自己计算,再问学生:“通过计算这个题,你能初步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时,学生的叙述可能是不完整的)。再出示减法计算。通过计算以上两个题,你能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吗?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结语: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这样教学,既使学生搞清了算理,又使学生掌握了法则,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也打下了基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法则,就不要过多纠缠算理了。
  二、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小数六年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因此,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在讲解运算顺序时,应防止学生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的情况。如,36-135÷9=21(没有把“36-”照抄下来)或将36-135÷9抄成了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教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第二,分数四则运算中,脱式计算时,有的出现过烦的现象。计算时,可向学生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分数加减法只要有通分过程,乘除法有颠倒相乘、约分过程,按顺序写出每步运算的得数即可。
   第三,不认真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
  三、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样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其次要使学生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要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的意义用简便方法进行简算。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错,或虽然用简便方法算而不彻底,教师还可以选编几种特殊类型的题,让学生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变化一些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形式,使计算简便。
  四、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有些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脱口而出,并做到准确无误,只有这样,计算起来才能正确迅速。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987X 786一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口算教学不能光靠练,让学生死记方法,这样做的结果,记忆是不能持久的。怎样进行口算教学呢?
   ①要重视讲计算方法。
   ②要采取多种形式练习。如看横式、看口算表、听算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在低年级也可以做数学游戏,找朋友、送信、夺红旗或搞数学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更要注意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五、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应该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基本技能、形成运算技巧的顺序进行。要注意如何组织好学生的练习。
   第一,训练学生用文字叙述题的形式读题。通过读题学生就会对题的意思很明了,不会发生运算顺序的错误。
   第二,训练学生讲运算顺序。学生解答完题以后,也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三,对比性练习。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第四,填空练习。为了突破难点,教材中关键的地方可采取填空形式练习。
  第五,改错练习。可把练习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误板书写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
  第六,趣味性练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适当搞些建味性的练习。如,接力比赛,教师发给每行一 张口算卡片,上面印有7~8题(根据每组人数而定)比赛开始,第一个学生做完一题后,迅速传给后一个学生,如此传下去,看哪一行最后一个同学先将口算卡传到老师手里,并且计算结果正确,就算胜利。抢答练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两个同学口算,看谁先正确算出结果。还可以搞找朋友、送信、夺红旗等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有效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焦点。实际上,一个有效的教学不仅要有科学教学的基础,还要能够使用有效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广大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更有效的教学。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
期刊
摘 要:在整个学习阶段,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会面临不同的困境。小学阶段学生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无法做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对于学习而言学生没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初入教学课堂,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大,但对于学习而言,教师在教学课堂的讲述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学生做不到投入到学习课堂中,因此兴趣不高,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一大难题。  关键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课本后面有着许多推荐学生阅读的书单,甚至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一些名篇佳作以供学生阅读,这些举措都在向学生表明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名著阅读之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也是因为其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教师应该对名著阅读这项任务给予高度的重视,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语文;提高写作;拓宽眼界;陶冶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无线移动通讯技术、4G、5G网络等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已经非常完善,Ipad大屏等数码终端产品得以普及,便捷和人性化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娱乐不可缺少的设备。学生也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从网上查阅信息和获取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的重要突破
期刊
摘 要:政治是教育体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尤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思考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强化导入环节,营造教学情境”“引导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思维导图,加强学生的学习”这几方面出发,对于高中政治的高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自主探究;思维导图 
期刊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学会阅读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因为阅读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人类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法。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人们往往认为“阅读”就是语文阅读,而忽略了数学的阅读。随着“社会的数学化”,仅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是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
期刊
摘 要: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将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提升上去,同时培养学生正确探究的方式。而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不仅课堂效率低,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很难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探究课堂  引言:  隨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问题。经过长期
期刊
摘 要:伴随著我国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期间为教师整合出多种教学方式,而分层差异教学就是在这个阶段下形成的全新教学模式,其主要核心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教学,具体而言,是指教师在教学应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将学生合理进行分配,同时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受到针对性训练,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就探究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
期刊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教师要帮助初中学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图片或文字写出一篇英语作文。然而,目前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教师的写作教学模式过时,缺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训练。因此,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写作困难,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策略,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进入初中,学生的课业压力突然增大,学生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来说,难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并且有许多小学阶段数学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启蒙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中更加吃力而变成学科的学困生,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进度进行掌握,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学困生进行因材施教,构建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当中感受到乐趣。  关键词: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