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古代戏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4hb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国的斯宾塞认为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一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一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年轻教师误以为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把课堂让给学生,就是适应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作者结合自己本学期古代戏曲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与课堂常规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之间的关系,在古代戏曲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古代戏曲;多媒体;教学;课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学习非常有兴趣。因此,结合戏曲的常规教学,我在这个单元的备课中,尽量让学生在着重了解戏曲矛盾冲突的同时,把握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戏曲主题,在鉴赏中通过阅读来体会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魅力。在课堂上,我按照戏曲理论的内在规律开展教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课后,我对自己这个单元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了一些总结。
  我认为,在戏剧教学中,首先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课堂常规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视频、音频、图文、动画等手段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小说和戏剧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非常喜欢用视频进行教学的两个单元。曾经在公开课中,我所讲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就运用了多段视频和图画,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在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后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毕竟过多的媒体介入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束缚学生的思维,在课堂的一阵热闹后,使学生失掉了语文学习本身对教材文字应有的研读和体验。学生片面地停留于感官的刺激,而那些宝贵的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却遭到了无情的削弱。戏曲教学中,以《窦娥冤》为例。在上课前,我便将学生带到了多媒体教室,试图先用我精心截下的一段视频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而学生也确实看得很投入,但回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时,许多学生因为已经知道了故事梗概,所以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而寥寥的几个学生在听完我的问题后,竟然只会简单地用那段视频里的情节和语言来作答,本以为一堂生动活泼的戏曲鉴赏课便在师生间枯燥的问题“博弈”中草草收场了。课后我发现,这种以视频代替课文讲解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人物及情节的先入为主,而视频中经过改编后的人物语言也很难达到原著的高度,因而课堂上出现的那种比较生硬的教学就在所难免了。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该是适时适度的,只有在对文本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再穿插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
  有了《窦娥冤》教学中的经验,我在补充的《长亭送别》的教学中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没有过多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为思想内容是由文字、语言表现出来的,所以语文本身也应该通过品味语言来加深对文化思想的理解。为此,我结合中国古代戏曲语言本身就是诗歌语言的特点,加大了鉴赏古代戏曲语言的力度。首先是在介绍戏曲宫调、曲牌和角色知识的基础上分角色进行了反复诵读,让学生增强语感的同时细心揣摩戏曲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变以前视频教学中的“看”和“听”为现在传统教学中的“读”和“品”,从而更好地把握戏曲的情节和主题。在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这个环节上,我要求学生在朗读时特别注意戏曲中古白话词语及语言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要求揣摩剧中的语言不仅要理解其意,还要掌握其修辞的特点,体会其中的人情味。尤其是在补充学习《长亭送别》选段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和“朝天子”等曲牌时,我让学生找出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抒情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特色,而戏曲语言的这种抒情性和音韵美在《哀江南》中的【离亭宴带歇拍煞】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视鉴赏戏曲语言艺术性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戏曲的思想内容。虽然主题的理解有它的多元性(比如《故乡》),但多元性并不意味着主题没有一定的依据性。就像在《长亭送别》的教学中,学生就过于注重对两人爱情态度的分析,就主题还展开了较为热烈的讨论,这显然有些偏离作者的写作初衷。当然,在讨论中学生树立了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是好的,重要的是,教师也需要在这场讨论结束后作以客观和丰富的总结,防止课堂讨论变成无本之木。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就需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因为在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之后,许多教师在“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前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有的索性将课堂这片教师最重要的阵地完全交给了学生,逐渐放弃了自己驾驭课堂的这种主导功能。我认为,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虽然在古代戏曲的教学中,戏曲文字的理解没有多少难度(因为课文的注释已经相当详细),使得课堂上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为目的的组内合作、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等形式的课堂教学变得相对容易,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没有教师引导的合作討论都有可能使学生陷入理解的误区。比如在补充学习《闺塾》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学生片面地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否定,此时如果没有教师必要的引导,那么这个所谓“自由”的课堂岂不成了萌生误解的泥沼?可见,只有不独裁且不放任的课堂教学才能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正是积极和热情的。中国古代戏曲则又是以演员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因此,在把握了戏曲语言和主题后,为了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符合情理的范围内进行编剧和表演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种教学方式,在我以前《雨霖铃》的教学中就曾收到过很好的效果。钱梦龙也在总结教学经验时说:“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求知的过程,为了求知,学生必须运用智力,认真探索,因此,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就相应地发展了智能。”当然,学生发展智能也离不开教师应有的指导。在学生要求分角色表演《长亭送别》时,鉴于戏曲表演的特殊性,我还借助多媒体,辅导学生通过台词、舞台提示(科介是舞台提示,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进行简要说明。三者交相配合,能推动剧情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及潜台词等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种种行为表现,为学生的舞台展示做好服务。学生表演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最好的升华,这也要求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下扮演好“多重角色”。既要敢当导演,又要甘当配角,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自我体验的平台,让学生自主编剧、自选主角,在表演中去感受人物的兴衰际遇、喜怒哀乐,进而体察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作为配角,教师又是学生的观众与评委,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及时的归纳和评议,从而在演出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及艺术性进行更深一层的理解。由于学生表演能力和舞台条件的限制,《长亭送别》的演出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又适时地让学生观看专业演员演出的《长亭送别》,让他们在比较艺术表现力的同时,找出改编后的戏曲语言与原著之间的差别,以达到让学生自己体会戏曲语言魅力的效果。经过这样的调整,既合理运用了多媒体,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提升,可谓一举两得。所以,利用多媒体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关系,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
  从以上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古代戏曲虽然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但教学理念的更新也必须本着服务学生、服务课堂的原则。多媒体手段运用得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拓展得好,可以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否则,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而弱化了语文教学中朴素却有效的方法和教师应有的功能,只会本末倒置,使得教学过程在华丽的包装下徒有其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这就是我经过古代戏曲课堂教学后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
  作者简介:徐江,1979年生,江苏宿迁人,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及教科研工作。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选用两个不同类型的豌豆品种,同时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豌豆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分枝量及发生部位与温度、日长密切相关。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单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9
脱去卵母细胞外的卵丘细胞后进行成熟培养是生发泡移植及研究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作用等实验所必需的。对牛和小鼠等动物的研究说明,脱去卵丘的裸卵(DO)能够体外成熟和发育,尽管
目的:分析在疼痛观察中建立疼痛护理单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针对疼痛患者,为其构建疼痛护理单一份,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遵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有效处理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在关注课内阅读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教育.拥有课外阅读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想要激发出这种能力
胃的: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便秘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市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目的:分析成人髓母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5年收治及病理确诊的髓母细胞瘤的40例成年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在小学阶段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开始涌现,也逐渐被教育工作者认同,但是如何在语文教学模式中体现新课程的本质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以
【摘要】新课标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个体的不同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扬长避短,尽其所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进行扬长发展,这就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扬长教育。本文主要从发现学生之特长、发扬学生之特长、展现学生之特长三个方面阐述了扬长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通过扬长教育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
本试验分别做了以下探讨,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1)利用牛性别决定基因(SRY)和牛Y染色体特有重复序列(BRY4a、BRY1、MSRD)作为雄性特异性基因,ZFX/ZFY基因作为内部对照基因,分别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