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伲村民信得过的检察官”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弟,我讲给你听,我的老宅基地这次动迁了,我觉得不合算,没在动迁协议上签字。我天天坐在镇里,叫他们答应我的要求,我这么大年纪,天天乘车到镇里,我吃不消了……阿弟,亏得今天碰到你,解决了我思想上的矛盾,如果没碰到你,我的事情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决,今晚我可以安心睡觉了。”香港老太庄连宝面对张国良检察官连连称谢。
  一个普通的检察官,为何会得到香港老太的连声赞扬?这里面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吗?带着一种探索的心情,笔者对张国良进行了采访。
  
  下西浜村风波
  
  下西浜村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北蔡镇,原系浦东新区六里镇。2001年撤二建一,成为北蔡镇的一个村。从1992年开始该村四、五队的土地率先被征用,至1995年两队土地全部征用完毕,1996年被撤销生产队建制。然而,少数人由于对先后动迁补偿政策差别的“不平衡”,持续九年不断地上访,使得下西浜撤村撤制工作一拖再拖,使得原本平静的下西浜变得风风雨雨。
  下西浜的问题,引起了北蔡镇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对群众的上访予以疏导和劝说,同时向检察院进行通报,希望检察机关予以配合。于是,张江地区检察院派了张国良和另外一位检察官来到北蔡。共产党员张国良从小生长在农村,做过农民,财务和教师。1989年到浦东新区检察院工作。他身上最大的优势是熟悉农村,身上保留着农民的习性和感情。
  张国良接受这件上访事后,下西浜的村民已经在村委活动室静坐了32天。其中女性村民多、年龄又大;逆反心理重、情绪对立。面对难题,张国良认为:此刻要抓住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控制局面,维护稳定是头等大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他们决定搞一次法律咨询活动,以结束几十个老年村民30多天聚集在村活动室这种危险和被动的场面。
  2005年11月18日下午1:30时,在领导的支持和精心安排下,三位女检察官来到现场。她们在这里举办法律咨询活动。
  女检察官的亮相,让村民们深感意外和好奇,他们悄悄地议论开了……“听说检察院很厉害的,专抓干部犯罪的,她们来了,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搞个水落石出了……”“你们不知道,检察院也是官官相护的,肯定也是来捣捣糨糊的,如果真的帮老百姓解决问题,为啥只派三个女人来?女人来有什么用?是来骗人的吧?”
  但是,在女检察官苦口婆心地劝说和法律意识的影响下,村民们的一些错误思想和无理要求得到了必要的点拨。当然,对大家关心和要求解决的真正问题,检察官们提出了积极的建议,赢得了村民们的赞同。三十五天的静坐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彻底解决了,但村民们积压了九年的阴影和结成的心结却一时无法融化。
  接着,张国良等人将调查到的土地征用过程制作成版图和书面资料,提供给工作小组和党委政府决策,并准备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方法,把这份资料向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
  2005年4月28日到8月5日,下西浜四、五队的村民们分别在有关文件上签名,并领取了自己盼望了九年的补偿金。一场历时九年的上访案在张国良等人的操作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受到了市区两级检察机关领导的表扬。
  
  他善于用真情化解村民的上访情结
  
  在张国良的身上,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就说那件搅了七年,传得沸沸扬扬的生产队长贪污年终分配款的上访,在他的处理下也得到了圆满解决。
  1996年,浦东新区某生产队被有关单位征用完全部土地,次年春天开始进入正常撤制程序。在按常规对生产队账目进行清理公布时,几个村民代表突然发现,1994年度年终分配归户结算表上村民签名栏里,并非村民本人的亲笔签名或盖章,而是由一个人代签了全部71户村民中的59户村民的姓名。一个人代签那么多家的姓名,这种怪事在生产队历年的年终分配中前所未有。在一片质疑声中,村民们将矛头指向了生产队长。
  于是,队长贪污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开始上访了。几年时间里,他们先后向村、镇、区、市十几个有关部门上访投诉,均未取得满意的结果。2003年1月,他们来到了浦东新区张江地区人民检察院,从村民反映的情况看:这个队长既有老百姓说没拿到年终分配款的侵吞嫌疑,还有移名改姓,涂改年份,没有签名的分配清单装在财务凭证里等一系列“作案”迹象。但是由于情况不明,接待他们的张国良检察官不便过多地进行解释,只是对上访人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记录。
  然而,根据审计报告和公安局调查所作的笔录及该村前五年的年终分配资料分析,证明该队的年终分配手续齐全,没发现事后制假的“蛛丝马迹”。那份代签名的引出了长达7年的上访年终分配归户结算表,也完好无损地保存在会计票据中。为详细了解该队多数村民的真实想法和具体要求,化解好老百姓七年的上访矛盾,张国良和另外一位检察官决定走访村民。他们要用真情去告诉老百姓,检察机关是帮助解决大家问题而来的。
  经过调查,事实真相是:当初分配资金时主要是发放征田青苗费。分配前一天通知到每家每户。作为队长,他不管钞票不管账。年终分配是村统一编制方案,统一由镇里审批,统一领出现金,几个生产队同天发放。而且当天分配时,借用了当地的一个小工厂进行,上午10点多,该厂一个工人正巧有空,看看人蛮多的,就上去帮忙协助分配,每户的钞票已装进信封里。来的都是老年社员,大家都想快点拿到钞票,好回去烧中饭。第一位老太没拿章,就叫那位工人代签名,好省点时间,于是,那位工人帮她签了名。后面几个老头老太都叫他代签,他一下子就签了五十多户。结果,造成了今天的一场糊涂官司。
  查清真相后,张国良当即拿出1995年财务凭证中一份8万余元没任何人签名的结算表,然后再拿出一份由全体村民签名的1995年结算表,让一个曾经签过字的村民辨认。结论是:第一份是1995年度年终分配会计复写后多余的空表格,被他不经意地装订在财务凭证中。第二份分配表才是真正的记录,上面记载的日期和金额和账目上的金额完全一致。一个最大的疑点不攻自破。
  
  他用八大工作法解决上访难题
  
  在采访中,让笔者感兴趣的是张国良总结的化解上访矛盾的“八大工作法”:具体内容是适时介入控制局面法;以我为主形成合力法;焦点锁定实事求是法;耐心细致真情感动法;依靠群众搭建桥梁法;先易后难矛盾切块法;语言通俗贴近群众法;心态调节因势利导法。就是凭着这“八大法宝,”张国良在处理各种上访矛盾中逢凶化吉,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威信,保持了检察官的尊严。
  文章开头介绍的那件香港老太动迁上访案,就是张国良同志熟练运用八大法宝做通了老太的思想工作,使她当天就在补偿协议上签了字,带着微笑满意地回家了。
  要说这件上访事,还是张国良意外揽下的分外事:那年7月8日上午,他到新区某镇信访办公室办事。一进门,就见靠墙的沙发上坐着一位七十多岁的怒气冲冲的老太太。她一边高声嚷嚷着,一边用脚使劲地跺着地板。满屋子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老太。一位信访干部,有些急了,指着张国良对老太说:“你的问题,镇里已经十分关心了,对你提出的要求处理得这么宽松,你还不满意,这叫我们怎么办?你看,今天检察院有人来了,把你的要求和我们处理的情况,讲给这位同志听听,让他评评是否合理?”
  原来,早年随夫去香港定居的这位老太因为老宅基地动迁的问题,天天坐在镇里叫屈。
  临危受命的张国良不愧为解“疙瘩”的老手,他调整好自己的思路后,用耐心细致真情感动法开始做香港老太的工作。首先,张国良觉得她所反映的事从时间来看,已达十年之久。内中既有亲属之间的矛盾,也有迁怒于政府的言论;既涉及申请建房报告,又涉及事实上尚未建房;既涉及房屋动迁,又涉及安置新房;既涉及建房和动迁政策法规,又涉及落实港澳同胞政策的实施。事实上,政府已经给了老太适当的照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港澳同胞的友情操作,为了平衡也不能顾此失彼。
  于是,讲着家乡口音的张国良对同为老乡的老太分析了具体情况后说:“今天我和你陌路相逢,也是一种缘分,如果你觉得我还可以的话,你就把我当作你的侄子。如果我说得对,你照我说的办,说得不对,你也可以不听。”
  “你这个阿弟真好,讲的话很实在,我在大陆这么多天,没有一个像你这样对我好,你比我的几个亲侄子还要好,你讲得对,我一定听你的话。”老太太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了,亲切地握住了他的手……接着,老太说:“阿弟这样吧,我中午再考虑一下,等会我告诉你到底怎么处理。”
  下午,老太主动到动迁公司签约了。当她和张国良坐在回家的车上,途经张江地区人民检察院时,看见张国良进去拿东西,又看见柱子上的一块牌子和顶上的国徽就疑惑地问张国良:“阿弟,你这是什么单位?”“这是我们的检察院。”张国良告诉她。
  “检察院是干什么的?”她又问。
  “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差不多相当于你们香港的廉政公署。”张国良又告诉她。
  “怪不得你这个阿弟,人这么好,这么讲道理,我们香港的廉政公署,人人都说好。”老太太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采访结束时,我们了解到,北蔡镇又有10多件拖了多年的上访案件需要张国良前去处理。已过天命之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集中处理涉检信访问题专项活动先进个人”和“上海市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先进接待员”称号的张国良同志,准备再次披挂上阵,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的光荣任务。
  编辑:刘超
其他文献
成功不靠说,而靠一步步地行走  深秋了,叶子飘落。但是,初春来临时,每一个老枝又会抽出新芽。  友人常说我笔耕不辍,我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评价。我每次讲座也必然谈起这个话题,我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视为农民辛苦耕种田地,那他就一定会像勤劳的农民那样收获。  我陶醉在我的生活和思想当中,即使是夜晚,也没有消失。我知道,世界最终会忘记一切,而艺术永生。我庆幸时代把我放逐在辽阔的文学原野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
高中毕业,张东东考取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物流管理专业。刚进入大学,张东东就参加了学校的辩论协会,几乎每周都有辩论赛。比较紧凑的安排,让张东东过得非常充实,从活动中既琢磨到许多说话的技巧,提升了她的综合素质。  升入二年级,课余时间,张东东做过很多事情,卖过饮料,发过海报,也促销过电磁炉。冬天,张东东骑着自行车,行驶50分钟到小区门口摆摊卖饮料。即使寒冷的天气,手冻得不想从袋子里伸出来,她还是
地摊儿经济热起来,老陆趁着这股东风,也进了一些服装打算去摆卖。他认为自己进的服装质量上佳,生意一定不错,担心别人看到后抄袭模仿,便决定找一块没有多少同行的地方设点。“没有竞争对手,独此一家,大家走过只能买我的,生意肯定旺。”老陆想。但摆了一周后,他却发现生意并没有想象中的好,问津的路人屈指可数。难道是自己的货或定价出了问题,他跑去询问同样摆地摊儿的阿跳,取经求教。  阿跳问清楚他的摆摊儿位置后,连
好听的话别记太久  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哀词。然而这些各式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成一种高级的和谐来,只有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  您看,我们学会了外族的语言,使我们告别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岁月,国际性语言英文让黑人白人情同手足。一个聪明的波兰人更发明了世界语,交流中使人们感觉到,我们的
在四川省武胜县,54岁的县工商局党委书记龚远明被当地的老百姓誉为“举报英雄”、“反腐勇士”,他和曾任县环保局局长的妻子李亚顶着黑恶势力的威胁、恐吓,一次次投书举报该县领导的违法行为。随着官商勾结、贪污腐败的重重黑幕被揭开,打击报复接踵而至:龚远明的女儿遭追杀,被迫出国半工半读;龚远明被歹徒打成重伤,至今仍在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深度昏迷……  2007年5月29日,有关部门指定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需求,使中国不得不加速打破传统“小国寡民”的封闭状态转而向世界开放门户。在外国朋友来到中国从事投资建厂、旅游观光等商务活动的同时,另一些犯罪分子也把目光投向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外国人在华犯罪呈上升趋势,除了传统的作案,还涉及到诸多新领域。    焦点一:世界已是地球村,跨国犯罪防不胜防    人口因流动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外国人在华犯罪问题没有摆到桌面上以前,
在澳大利亚,新生报到时拿着老师给的书目,凭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上课所需的图书。老师会嘱咐学生们爱惜课本,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有任何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必须记在笔记本上。在楼道里,每个学生都会分到一个带锁的小柜子,每天放学时,大家会把课本放在里面锁好。原则上,学生们不能把课本带回家,若有特殊需求,需要向老师提前申请。每年放假前,老师会组织同学们把课本上交学校图书馆,若图书管理员发现某个学生的课本有污损
去年,我的丈夫有一次突然昏倒在地,我只好打电话叫急救车。急救人员几分钟内就赶到了,我的丈夫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几个星期后,我仍然为医护人员的及时帮助而感动,我给他们写了感谢信,亲手烤了蛋糕给他们送去。当我把蛋糕送到时,他们都谢谢我。驾车离开的路上,我非常高兴,因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更因为认识了挽救他人性命却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人们。我意识到,心怀感激会让我们的生命产生积极的改变。  1.心怀感激会让
传媒与司法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如何保障现代媒体在满足大众知情权诉求、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同时,又不伤及司法的独立与公正,这是当今信息化法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期特邀的三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的关系,谈得相当有新意,希望有更多的媒体从业人员和司法人员关心这样的话题。    虽然我国法律是不是已经接受了“无罪推定”还存在着很大争议,不过“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