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一个与“两弹一星”史实相悖的答案
一个与“两弹一星”史实相悖的答案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mylo
【摘 要】
:
在许多高考复习指导丛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选择题: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为(BD),有些参考答案甚至注明B为原子弹的核反应方程式,D为氢弹的核反应方程式。 该题设计新颖,言简意赅,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物理教学进
【作 者】
:
阳同福
【出 处】
:
物理教学探讨
【发表日期】
:
2008年1期
【关键词】
:
“两弹一星”
实相
人民大会堂
反应方程式
核反应方程
复习指导
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高考复习指导丛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选择题: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式是: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利用教学中的错误 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以教学中的错误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钻研,把错误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采用教学日记的方式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鲜活的事实与理性的思考,凸显错误所独具的教育价值。
期刊
错误
探究
教学日记
教学思考
例谈“以退为进”的习题教学策略
本文从切换研究对象、改变题目条件、构造新模型等三个方面谈“以退为进”的教学理念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以退为进”
切换
改变
构造
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
摘要:探究性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有利。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对广大一线物理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有效;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4(S)-0031-3 本文中“有效”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期刊
新课程
物理教学
有效
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交流模式的尝试——“浮力”课堂设计
本文基于新课程的理念,以《浮力》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观察与实验""合作与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介绍了"物理课堂教学的交流模式"。
期刊
新课标
浮力
教学设计
两个小球不同时落地
例 如图1所示,在长为l的轻绳两端各拴一个小铁球A和B,一人拿着绳一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使下端的小球与阳台上檐齐平,放手让两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做同样的实验,那么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Δt′与Δt相比较将( ) A.不变。B.变大。 C.变小。D.无法判断。 解法1 一般物理方法 令三层楼阳台上檐离地高度为h,A、B一道从
期刊
小球
落地
自由落体运动
阳台
如何求锯齿波交流电的有效值
摘要:中学教材中着重讲述了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规律,而其它有效值的计算需用微积分求得。本文另辟蹊径,采用数列求和方法求得锯齿波电流的有效值,具有探究性、综合性、实用性。 关键词:锯齿电流;有效值;方均根;极限运算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9(S)-0047-1 问题的提出 在近期我校高三大考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一交变电
期刊
锯齿电流
有效值
方均根
极限运算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