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新思路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ss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教育思想改革的重要举措,其运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实施各级育人工作,是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高校在实施思政教育工作中实现创新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以及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研究具体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思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丰富人们知识的同时,也使不同思想文化之间不断发生碰撞,特别是网络信息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诸多新旧思想意识的冲击和网络不良思想的渗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面临这新时期的挑战,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可以使思政教育工作思路和教育范围得到多方面的提升,进而可以促进教育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一、“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的是实施全员、全过程及全方位育人工作,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是由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对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战略性部署。该育人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实施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更加全面的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关键工作。总体而言,就是需要不断扩大教育工作队伍,强调高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将高校党政干部、思政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及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等均纳入到育人队伍中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工作使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之中;并合力构建家、校、社会于一体的育人环境,进而为实施“三全育人”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数据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徑。高校大学生处于互联网信息环境中,对其充满了依赖。在这养的时代背景下,若是高校一味沿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需求。“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可以通过更多途径和层面对大学生开展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工作。同时,还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更加贴合学生需求的方式和方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理念贯穿其中,从而提升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信息时代下实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
  (二)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不断强调要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文化直至教育工作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教育环节之中。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期实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融合符合其理论宗旨。“三全育人”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三全育人”教育机制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培养目标,通过不断深入各项素质教育工作,致力于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确保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是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校学生实现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样是其自身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和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需求。“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合,可以使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利于高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关心、关注学生成长,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政治思想认识、文化知识水平等,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优秀人才。
  三、“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现状问题
  (一)全员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应用的重视程度,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方面,对于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的强大育人能力认识不足。二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健全的工作体系建设。传统形式下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育人队伍以高校的党委以及相关部门、高校辅导员为主,缺乏全员育人理念的体现。专业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为充分发挥其自身具有的教育责任和义务,高校为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等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环境。三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缺乏事前预防工作的开展,致使教育工作缺乏切实落实和执行。
  (二)全过程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在新生阶段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而在后期教育过程中缺乏应用的连续性和连贯性,特别是针对大三、大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极为松懈的现象。除此之外,高校实施思政教育工作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缺乏对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关注,缺乏与其实际需求相结合的体现,课堂教育和课下教育工作出现脱节,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三)全方位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欠缺对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关注和详细的评价记录。高校实施思政教育工作缺乏与学生综合成长方面的紧密融合,欠缺了对学生成长全过程的教育意识和具体教育工作的实施,致使学生成长得不到全面关注。二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高校未结合当代学生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和习惯性,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工作。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的体现。没有结合学生现实问题,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促进其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   四、“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队伍
  一是,提高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管理作用,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使专业课教师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全员参与育人工作,可以使学生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和实际需求得到更加全面的关注和重视,并获取到应有的教育和指导,提升教育效果。比如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提升、宿舍卫生环境的提高、生活方面的节约等均是其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二是,加强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高校辅导员实施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情况得到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家长开展教育意识的培养,提升家庭教育作用。三是,加强社会教育资源的建设。高校通过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关系等方式,为学生寻求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其在社会环境中获得锻炼机会。还可邀请著名企业家、优秀毕业生等开展经验交流活动,给学生创作更多贴合其需求的教育机会。
  (二)加强育人工作的连续性
  一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续性。传统形式的思政教育工作以课堂教育为主,缺乏课后教育工作的体现,可以通过布置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课后作业来进行教育效果的检验。比如通过QQ、微信、校园信息平台等方式,发布社会热门话题、国际政治局势情况等内容,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方式,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还可通过学生参与积极性、言论等获取到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二是,加强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专业课教师结合学生专业,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比如工匠精神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三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时间上的连续性。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的具体情况,设置具体的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实践上的连续性。比如在大一阶段开展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大二、大三开展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大四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就业指导、职业素养、社会能力方面的教育。连续性的教育工作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三)构建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一是,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将思政教育作为必修课程进行开设,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需求、兴趣、未来发展等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内容,提升学生参与兴趣,促进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二是,发挥实践教育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三是,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建设更广教育平台。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建设创新教育平台,通过在信息平台上发布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教育内容和形式得到不断丰富,以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教育效果。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以及该理念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现状问题,研究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本文内容可以看到,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队伍、加强育人工作的连续性以及构建全方位的育人环境一系列创新思路和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对于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視度,进而促进其更好的开发各种教育资源,来壮大教育队伍,寻找更加贴合学生需求、爱好和成长发展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武娜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魏金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新使命与角色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20(02):96-99.
  [3]邱文成,魏炜,黄福秀等.“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改革路径[J].广西教育,2018(47):40-42.
  [4]王艳平.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09):103-106.
其他文献
东兰县依托生态优势,通过科教兴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和特色产业,这片写满故事的红色土地,正以崭新的面貌阔步前进,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书写着更加美好的时代答卷。
中年人,常常被认为是社会上最脆弱的一群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不能随便找。而创业,又被称为风险极高的一项工作——要么鱼跃龙门,要么无疾而终。然而,不少中年人仍有创业的趋向:这可能因为他一直以来就有关于某行业的创业梦,也可能因为他失业之后要找一条后路,被迫创业。  根據《2020年中国初创企业经营生态报告》显示,中国创业群体年龄分布区间为18-69岁,其中,25-40岁创业者最为普遍。56%的创业
基层治理是社会重要的支撑.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社会发展中,乡村治理创新的探索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例子.留坝县改善乡村治理形式的案例也引起了我们对乡村治理制度
摘要:作为企业治理的主体,党员干部的素养要与时俱进,以助力企业治理能力提升,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国企的政治属性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国企 党员干部素养 治理能力  如何解决好当前国企党员干部素养与企业改革发展不相适配的问题,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课题。  一、国企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现状  随着改革攻坚的深化推进,有的国企治理能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一种组织成员自愿表现出来的,与组织中明文规定的奖惩无直接明显的关联,但能够有效提升组织整体效能的利他性行为。其受到学界重视,但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于企业领域,对于公共部门公务人员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公共部门组织的文化角度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某市公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究行政组织文化对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此提出提升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的措施建议。  关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作为一名紫陶艺术家,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以书本的外形为载体,将20篇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用阴刻阳填等工艺镌刻进陶泥里,创作出《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主题紫陶工艺品。以此代表建水紫陶的陶艺人表达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在这里,简单谈谈我在创作这组作品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建水紫陶源远流长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列为第二批国
摘要:为解决党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使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党内政治文化”这一命题。通过对“党内政治文化”及与其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促使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推动党建领域进行有效的学术对话。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 党的建设 概念辨析  一、引言  “党内政治文化”命题一经提出,就将其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态放在了同一高度,党内政治文化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研究。但是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都非常薄弱,对于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甚至还充满排斥与厌恶。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 公共英语 教学 优化策略  职业院校是专门为社会、为祖国培养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卓越的文明智慧。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中医药对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探究了融媒体时代中医对外话语传播的现状,分析了传播的困境,提出了传播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对外传播 融媒体 传播策略  Abstrac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ulture.i
什么是邪教组织?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是以正当面目出现,开展非法活动,具有极大欺骗性、破坏性的地下团体与组织。  邪教,摧残人的身心,破坏家庭和谐,扰乱社会秩序,挑战国家安全,是世界公害、社会毒瘤。为提高社会群众的反邪教拒邪教意识,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科学精神,广州市荔湾区开展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