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华菊头蝠体表寄生虫感染状况

来源 :中国热带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中华菊头蝠体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开展中华菊头蝠体表寄生虫研究和媒介传播性人兽共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8月和11月于云南省6个调查点抓获中华菊头蝠样本,采集并鉴定其体表寄生虫.并分析中华菊头蝠体表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在捕获109只中华菊头蝠中,88只感染体表寄生虫,感染率为80.73%.采集革螨、蝙蝠蝇、恙螨和蜱4大类体表寄生虫共578只,其中革螨482只,蝙蝠蝇94只,恙螨和蜱各1只,革螨和蝙蝠蝇共占中华菊头蝠总体表寄生虫总数的99.65%.革螨被鉴定为2科3属4种,其中蝠螨科埃螨属的宽埃螨为优势革螨种,其次为拟弱螨属的斯氏拟弱螨和巨刺螨科巨刺螨属的峨眉巨刺螨.蝙蝠蝇被鉴定为2科2属2种,其中蛛蝇科的Stylidia szechuana为优势虫种.宽埃螨、斯氏拟弱螨、峨眉巨刺螨和S.szechuana在不同个体的中华菊头蝠体表均呈聚集分布.不同性别的中华菊头蝠个体间总体表寄生虫、革螨和蝙蝠蝇的感染率、平均多度和平均感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中华菊头蝠的主要体表寄生虫类群是革螨和蝙蝠蝇.体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与宿主性别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宿主生理状态影响.对我国蝙蝠体表寄生虫的研究仍待完善和深入,将为媒介传播性人兽共患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其他文献
目的 全面客观评价Lenvatinib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对晚期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指导实践提供可靠证据.方法 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有关Lenvatinib联合PD-1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或者单臂临床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信息筛选提取,用RevMan5.4和STATA15对数据Meta分析.结果 本文纳入7篇文献,符合
背景与目的:病原菌感染可增加结石形成风险,研究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和肠道病原菌特点及其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对于降低复发风险以及指导医生采取针对性抗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和十二指肠液的病原菌,比较胆汁和十二指肠液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根据结石治疗情况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菌群丰度以及菌群多样性,并分析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结果:82例患者中,有68.29%(56
目的 分析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当地人群中流行的HIV-1 CRF01_AE毒株的基因相关性,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政策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以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当地人群中H1V-1CRF01_AE毒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获得两个人群中的HIV-1基因序列并判定基因型,分别应用传播网络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研究两个人群中HIV-1 CRF01_AE流行毒株的关联情况.结果 本研究获得2003-2014年途经深圳口岸的49例出入境人员HIV-1 CRF01_AE感染者,以及111例2001-2014年深圳当地人员HIV
背景与目的:罗道病(RDD)是一种良性、自限性、非肿瘤性的罕见疾病,以窦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细胞为特征.该病与实体瘤相似,可累及骨骼、颅脑、鼻腔、乳腺等,但消化系统极少发生,胰尾原发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胰尾原发RDD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胰尾原发罗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病例为64岁男性患者,2020年4月在全麻下胰体尾切除、腹腔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结果考虑为RDD.查阅文献及相关病例分析发现,胰腺RDD仅报道了 12
目的 掌握和分析云南省2019年鼠疫疫情,为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对云南省108个县(市)开展鼠疫宿主、媒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使用Excel 2013建成数据库,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黄胸鼠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29 103只,分别属于3目5科12属22种,平均鼠密度为2.17%,黄胸鼠占捕获总数的52.67%,褐家鼠占32.15%;共检获寄生蚤20 400匹,分别属于1目5科11属11种,蚤种分布以印鼠客蚤为主,占42.42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进入MSM社区相关特征,分析其进入MSM社区(简称进入社区)年龄的关联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开展四川省绵阳市MSM进入社区相关特征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x2检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进入社区年龄关联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1 119份,进入社区年龄中位数19.0(17.0,21.0)岁,87.9%在婚前、12.1%在婚后.自认进入社区原因76.7%为先天性、12.7%为好奇.不同
目的 调查华坪县与攀枝花市交界地区小型兽类(小兽)及其寄生蚤的组成和分布,为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以华坪县与攀枝花市交界3个乡镇海拔1000~2250m的农耕区和居民区2种生态环境为调查空间范围,采用夹夜法和笼夜法捕获小兽,梳捡体表寄生蚤,分类计数,运用群落生态学指标进行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 共捕获小兽3目4科9属17种240只,主要是啮齿动物187只(占77.92%),其次是食虫动物51只(占21.25%),居民区小兽捕获率为1.58%,以小家鼠占47.37%(9/19)和褐家鼠占26.32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中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谱的表达情况,确定差异表达的因子及其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作用.方法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接种于Vero细胞,Reed-Muench法测定病毒滴度;实验组小鼠鼻腔接种HSV-1,建立动物感染模型,观察至接种后第7天,处死小鼠,左半脑制备石蜡切片用于病理学检测,右半脑制备脑组织匀浆用于观察其致Vero细胞病变作用及高通量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芯片检测.GO、KEGG和PPI等分析技术用于差异
目的 构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假病毒,优化假病毒制备条件并应用于中和抗体活性检测.方法 优化合成SARS-CoV-2刺突蛋白(S)基因,进行假病毒包装;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基因的表达;应用定量ELI-SA检测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滴度,同时应用假病毒中和实验对接种新冠疫苗后血清中和抗体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成功构建了整合SARS-CoV-2 S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S,确定pNL4-3.Luc.R-E-:pcDNA3.1-S最佳转染比例为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和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西百色地区人群TB-HIV双重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09例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TB组)、95例确诊为HIV感染的患者(HIV组)及42例结核分枝杆菌-HIV双重感染患者(TB-HIV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时期的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rs1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