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脸色”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sdv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围地球周围的空气称为大气。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大气有一张如同人的面孔,时常会显现出不同的表情,那就是千变万化的脸色。
  日月之晕
  白昼或夜晚,仰望天空,有时会发现日月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这光环朦朦胧胧,仿佛薄纱。这在气象学中称为日晕、月晕。晕是太阳光或月光经过高空中由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因折射、反射而形成的,一般为白色环状或弧状,但有时也会呈现酷似彩虹的斑斓色彩,只不过色序相反,是内红外紫。
  古人很早以前就用晕来预测天气。中国人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枷雨,月枷风”等,这并不一定就是说日晕一定预示下雨,月晕一定预示刮风,只是说风雨即将来临罢了。我们知道,有卷层云存在才会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之前数百千米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往往就成为降雨的先兆。
  霞光万丈
  日出和日落前后,天空的很大部分,特别是太阳附近的天空染上了颜色。当这部分天空有云朵时,云朵也染上了颜色。从地平线向上,色彩的排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有时个别色彩可能不明显,但排序不变,这就是朝霞、晚霞。霞是怎样形成的呢?实际上,它和天空
  呈现蔚蓝色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由于空气分子和尘埃、水汽的散射作用造成的。日出和日落前后,我们看到的太阳光所透过的空气厚度远远超过太阳当头时所透过的空气厚度。由于阳光被大量散射,紫色和蓝色的光减弱得最多,到达我们眼中时已所剩无几了,余下的是波长较长的黄、橙、红色光。越是靠近地平线,天空的光线到达我们眼睛所经过的空气厚度越大,所以黄、橙、红色也就越多,那部分天空看起来也就带上了绮丽的色彩。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这种色彩愈是显著。
  星光闪烁
  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认为,满天繁星闪烁是进行星空观測的最佳时机,但实际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
  星光闪烁,俗称星星眨眼,是星光在大气中传播时强度发生随机变化的现象。尤其是在寒冬,大气清澈,气温较低,这种闪烁现象格外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同大气层存在不同的温度、密度、水汽含量等条件,当星光穿越不同大气层时,便会发生不规则的折射,其结果便产生了一闪一闪的视觉效果。
  由此看来,在这样的夜晚用望远镜观测星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受湍流大气的影响,即便使用低倍目镜,所观测到的图像也会总是跳动或闪烁的。据天文学家介绍,这种繁星满天的夜晚通常出现在暴风雨或强空气前锋刚刚过境之后。因此,要进行天文观测至少还要再等待一至两天,当本地的大气恢复平静后,才能获得稳定的图像。
  值得一提的是,夏夜观星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夏日的夜空虽然常常雾气蒙蒙,星星也寥寥无几,但此时大气运动却相对平稳得多,因而可能会收到最佳的观测效果。
  躲藏起来的蜂巢星团
  深冬的夜空中,木星已升至南方中天,其光芒使周围的巨蟹星座显得更加黯然失色。巨蟹星座中没有亮星,是黄道十二星座中最暗最小的一个星座。除了它位于黄道带上,唯一值得一提的恐怕就是它拥有银河星团中最为明亮的一个星团——“鬼星团”,也称“蜂巢星团”。肉眼看上去,“蜂巢星团”像一团模糊的白色云雾,直到望远镜发明后,人们才知道它是由500多颗恒星组成的一个星团,距离地球500多光年。
  “蜂巢星团”在中世纪曾被用来预测天气,它是极少数在古代曾被提及的星团之一。亚拉图(古希腊学者、诗人)和希巴克所(古希腊天文学家)曾认为它是体积较小的云或雾。虽然当时尚未认清其本质,但亚拉图已经注意到,如果在看似晴朗的夜空中看不到“蜂巢星团”的话,那就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当然,现在我们可以为这种预测找到科学的根据。我们知道,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天空中都会出现薄薄的由冰晶构成的卷云,这些云层虽然薄得只能使太阳、月亮及亮星的光芒略微暗淡一些,却足以遮蔽像“蜂巢星团”这样的微弱光斑。
  (选自2018年第1期《气象知识》,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大自然有语言,大气也有“脸色”。大气的“脸色”是什么呢?就是大气的不同状况。如同人的脸色一样,大气的“脸色”也是丰富多彩的:日月之晕,色彩鲜明,往往预示着降雨;霞光万丈,色彩斑斓,表明空气中杂质很多;满天繁星闪烁,却并不适合观测;躲藏起来的“蜂巢星团”,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读懂大气的“脸色”,会大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读有所思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日晕、月晕是因而形成的;霞是的作用造成的;星光闪烁是不规则的产生的视觉效果。
  2.文中说“晕往往就成为降雨的先兆”,还说“如果在看似晴朗的夜空中看不到‘蜂巢星团’的话,那就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请分析这两个现象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院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治疗患者70例纳入至本研究中,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 探究小儿留置针穿刺中应用无菌纱布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科住院治疗患儿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穿刺方法,
笔者有幸参加了县、市、省各级各类培训,而今年又来到福建省永春市师范学校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时间很短暂:一个月“半封闭式”培训学习,加上更为短暂的仅仅一周的教育教
目的对七种中草药(草果FT、茯苓PO、知母RA、酸枣仁SZS、远志RP、川芎RC、白胡椒WP)乙醇提取物进行抗惊厥药效学比较,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采用最大电休克惊厥模型,分析灌胃(ig)小鼠各药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比较其效价强度和效能;②采用戊四唑惊厥模型,比较ig小鼠各药的惊厥潜伏期、抗惊厥率和死亡率;③采用药效法,运用数学模式及参数来模拟各药在体内的药效动力学过程;④制备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的实现正是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的。正确掌握解剖知识、准确掌握人体体表结构特征,是快速、准确进行
有专家认为,化学课改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方法、多媒体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方式,绝不是“两张皮”。这里通过多媒体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处理课改课堂的多样性与教学多媒体的单一性的关系,达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改教学中,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一、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多媒体知识  多媒体教学不是全能的,不能滥用,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多
目的:观察分析脑室外引流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结果:数据差异比较有统
目的:本课题参照我国药用辅料管理办法(试行)和美国药典中膨润土(纯化膨润土)的质量标准,研究药用辅料膨润土的质量标准。主要完成膨润土的基本性质研究、含量测定、石英限量研究和影响因素实验等内容。方法:(1)参考美国、欧洲、英国等国外药典的规定,采用仪器以及化学方法,选用新疆纯化膨润土xc-5为研究对象,对其引湿性、流动性、白度、视比重、pH值、粒度、溶胀力等性质进行考察,并与两种已上市的国外膨润土产
目的:通过比较白杨素(ChR)及其衍生物6,8-二-三氟甲基-7-乙酰氧基白杨素(dFMAChR)在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模型的跨膜转运及首过糖基化速率,为寻找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的活性新化学实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精确灵敏、重复性好的ChR及dFMAChR的高效液相(HPLC)检测方法,并测定其理化性质;MTT法测定ChR和dFMAChR对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体外培养Caco
会计电算化作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之一,在整个会计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普遍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差距大,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便成为当前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