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奋斗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它必将作为开创教育事业的新纪元而载入史册。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綱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7月13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这次会议是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教会,举世瞩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总动员令。
  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每一次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都要制定和出台重要纲领性文件,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为教育事业发展指引航向。1985年5月,正当我国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刻,中央召开第一次全教会,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明确“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出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教育结构等。这次全教会,开启了教育体制改革新征程,掀起了中国教育领域的思想大解放,对于促进教育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进入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刻,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6月,中央召开第二次全教会。会议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从此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召开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提出,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这三次教育大会的召开和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每次都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启了中国教育事业新的历史时代,都将中国的教育思想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迈上一个个新的台阶。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拥有2.6亿名在校生、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专任教师达到1396.2万人,各级各类学校55.2万所,遍及全国所有城市和农村,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实现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79.2%,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高等教育文化人口超过9800万。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2.4年,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面临如何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如何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选择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做出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决策,指明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战略任务,描绘教育发展宏伟蓝图和壮丽前景,确立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又一次开启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征程。
  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项要求,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社会戮力同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奋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意识,正确处理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加强教育宏观政策指导,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担当重任,做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行动者和垂范者,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严谨笃学,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上好每一堂课,关爱每一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影响学生,促进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其他社会各界要支持、参与教育事业,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合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氛围。◆(作者单位:教育部师范司)
其他文献
大学生流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时尚的追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显示青春和人格的重要特征,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由于其实践功能的双重性,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
一、教师“已知”与学生“未知”的关系rn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由“未知”到“知”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将“已知”转化为“他知”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教育行为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幼儿园在“科研兴园”理念的指引下,锐意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在借鉴园内外先进教育思想及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合作意识,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一、调动教师参研积极性,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我园领导坚持树立正确的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我国法治的进步,高校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依法治校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不仅是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权利救济机制,新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我党八十年基本经验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儿童是带着“热爱音乐”与“富有音乐灵性”的天性来到这个世界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幼儿“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并愉快地投入到每个教学活动中,真正让音乐活动散发魅力呢?    一、打开音乐世界,发掘趣味音乐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听到有规律的节奏,他们会手舞足蹈;听到喜欢的歌曲,他们会拍手跟唱;看到别人跳舞,他们会跟着比画。这些“生理本能”正是幼儿
杜威作为一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其教育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体现出了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他所强调的开放教育、兴趣教育、道德教育的观点,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