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杜绝“伪病假”五策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上教师往往会遇到个别学生为了逃避体育锻炼而请“伪病假”。如何有效消减学生请“伪病假”的现象,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笔者针对此现象,在实践中实施“五化”,有效消减了学生请“伪病假”的现象。
  一、请假制度化
  简单的请假制度又遇到好说话的体育教师会助长“伪病假”学生的行为。因此,制订严格的请假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伪病假”的行为,使其“病”无处隐匿,从而让其知难而退。根据学校学生请病事假的规定,笔者在体育课上实施如下请假制度:1.由体育委员和班长组建五人班级“请假组委会”;2.学生请假前需向“请假组委会”领取请假单(图1);3.请假学生按照请假单上的核实人顺序,逐一找其签名确认,如遇突发情况请假,免去家长确认签名,如请假学生忘记家长签名,可由“请假组委会”带其到门卫处向家长电话确认;4.由体育教师课前确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批准其请假。体育课上按照此制度实施,基本可以杜绝“伪病假”学生的请假行为。学生A以前经常请“病假”,自从实施该请假制度后,该生几乎没再请过假,从其他学生口中得知,该生以往的“病”被一一识破,现在找不到合理的“病”用来请假。
  二、见习任务化
  笔者实习、工作过5所学校,在这些学校观察下来,大部分教师在安排见习生时比较随意,或是让其跟队伍走动,或是让其找地方坐着,更有甚者让见习生直接回教室,这样往往会让“伪病假”学生钻空子。笔者在课堂中给见习生安排任务,让其在课中不是因为请假而无所事事,而是制订任务单,并根据学生的实施情况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因上肢请假的学生教师安排其练习仰卧举腿、下肢拉伸等练习,因下肢请假的学生教师安排其练习持轻器械的平举、上举等练习。让见习生在课中有事可做,可以有效避免“伪病假”。学生B为了偷懒而伪装自己脚扭伤,笔者询问、查看后没有揭穿他,而是准许了他的请假,并为其布置了以下任务:仰卧起坐40个/组,俯卧撑20个/组,俯卧两头起20个/组,坐位体前屈20s/组,每个练习逐次完成,循环4次。当下课的时候,笔者听到该生喃喃自语:“累死我了,下次再也不请假了。”
  三、缺课补足化
  “伪病假”的学生大部分是为了逃避学练,笔者在体育课后会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或是放学后对请假的学生进行补课。如“伪病假”学生想逃避耐力跑的练习,体育教师经过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后,根据学生的“病情”隔天或隔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补足练习;又如因恐惧双杠而请“伪病假”的学生,体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安抚,帮助其消除恐惧,并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和鼓励下尝试学练。学生C因为肥胖不愿学练耐力跑而请“伪病假”,于是笔者在课下观察其行为,等其与其他学生追逐打闹的时候,把他叫过来补课,不仅让其补足了课上的学练内容,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有氧练习。这样给此类学生补课后,在后续的体育课中他们就再也没有请过“病假”。
  四、课堂趣味化
  枯燥无趣的体育课堂往往让学生心生反感,其后果就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也是一些学生利用请“伪病假”逃避课堂的一个原因。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趣味化的学练方法,以此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练当中来,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上体育课,从而避免其请“伪病假”。如在耐力跑教学中,从原来的单调跑圈练习设计成校园寻宝跑、定向“城市”打卡跑等,使学生在有趣的任务活动中,完成耐力跑的学练。学生D因嫌投掷课无趣而谎称自己肚子疼,以此请了两节课的“病假”。在第三次投掷课时,笔者利用废旧报纸和彩带自制了投掷器材,并设计了投准及投远的比赛环节,漂亮的器材,有趣的比赛,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学生D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可以看出他蠢蠢欲动。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过来问我:“老师,我肚子不疼了,可以跟着上课吗?”我说:“如果你身体没问题了,就来和大家一起上课吧。”于是,该生兴高采烈地加入到了学练的队伍。
  五、考核规范化
  在请“伪病假”的学生中,有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由于想偷懒而请假。他们往往存有这样的心理:反正自己身体素质好,测试的时候达到优秀就没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完善考核机制,把请假纳入到期末考核中。笔者结合上海市体育课程学期日常出勤考核所占比例情况(占期末考试10%)及学校教导处、体育组制订的学生体育课出勤考核制度等,制订了请假考核机制:学期全勤上课得100分,一次事假扣3分、病假扣3分、旷课扣10分,每次由体育委员做好记录,下课后教师签名确认,并输入电子表格备案。学生是很在乎自己的分值的,因此,规范的考核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因偷懒而请“伪病假”的学生请假。学生E在学期末的体能和技能考试中得分86分,由于该生请“病假”5次,被扣15分,这样他的考核分只拿到8.5分,最后总成绩为94.5分。而另外一个同样考试得86分的学生,由于没有请过假,所以该生的分值为96分。分数一对比,学生E意识到了请假的不利影响,之后的课上该生请假次数明显减少。另外,为了避免“真病假”的学生因不想被扣分而坚持上课的情况,笔者制订了由于请假而缺的课,只要痊愈后找教师补足,就不按请假处理的制度。同时,利用室内课讲解、分析带病(如发烧、哮喘发作期等)运動的危害,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可以避免一些学生为了逞能而带病上课的情况。
  ——吕祥文(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201100);郑培乐(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小学,201102)整理
其他文献
体育课堂中常存在部分学生为了逃避体育锻炼而请“伪病假”,笔者在分析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后,找到其原因所在,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希望能有效调动“伪病假”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一、创编适宜游戏进行学练,除枯燥增趣味  现象:有些体育项目由于单调、乏味而不受学生喜欢,如耐久跑等。课堂实践中,在进行跑类项目时,请假人数明显高于一些球类等项目。有时一些请假现象会特意注明“不能参加跑步运动,其他活动可参
本次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让与会专家、学者、广大体育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内心激起阵阵涟漪。在观摩学习中,体育教师们激情研讨,冷静反思,受益颇丰。回顾此次的体育展示课,有许多精彩的瞬间浮现在脑海中,给了笔者启迪,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继续探究的课堂教学问题,让笔者冷静思索。  一、回顾现状,面对问题  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是改革的主力军,其中,小学体育教
2018年5月8日-25日,重庆市在3个赛点开展了体育课堂教学比赛。来自40个区县的166名参赛教师,分别从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民族民间或新兴体育6类项目中抽取教学内容进行比赛。本次赛课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推进学校体育课堂改革,践行立德树人育人新风”的主题,实施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  一、呈现的亮点  1.课改理念,有所彰显。课堂教学大赛中,课改理念有所彰显。新课改倡导的“自
一、案例背景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规定篮球运动作为必修选学内容列入高中课程标准中。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高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选项教学中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动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篮球单元教学中,笔者建立了一个长效评价机制,并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视频、展板、小卡片、知识问答等形式,呈现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分组、分层、
篮球是高中体育选修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必开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不可否认,学生喜欢的是篮球运动而非篮球课。《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运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的观点,高中阶段也不例外,旨在改变体育教学中“教教材”的现象,引导教师学会“用教材教”,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有效性。如何运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高中篮球模块内容,改变“为技
笔者在教小学低年级学生并脚单摇跳绳时,他们常常会出现不会摇绳、摇和跳动作不协调等问题,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笔者通过自制小绳球,提高了他们并脚单摇跳绳的质量。现将具体的制作过程和拓展运用作如下说明。  一、小绳球的制作  1.材料准备  废弃网球1个、彩带1根、剪刀1把、穿线千枚通1把、废弃绳柄1个、废弃跳绳1根(见图1-1)。  2.制作步骤  用千枚通在网球表面穿过,勾上彩带拉回(图1-2),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以及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开展和体育教学改革,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推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体魄强健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国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充分展示校园足球教学研究的成果。2016年5月25-27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主办,江苏
得知这篇精心撰写的案例获奖,笔者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一种被认可、被肯定的幸福感填满了心间。曾经的被动与退缩居然开出美丽的花朵,一切的付出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一、坚守 坚持=良好习惯  犹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笔者向师傅请教:“课后记怎么写啊?”师傅说:“丫头啊,用心用眼,课堂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写下来,尤其是自己觉得教得不顺的地方。”似懂非懂的我,对此还未能深入理解。写流程,不是有教案嘛?写特别的感触
篮球项目的课堂教学有2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先教篮球技术,待技术掌握后再教篮球战术,如,先教学生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等篮球技术动作,待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再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比赛的篮球战术;在教授篮球技术的同时渗透篮球战术意识或战术,即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篮球技术与战术,领会教学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提出了“学练三个一”课堂教学新结构,该结构是指将教学内容分为“单
本节课是异地上课,并采用现场抽题,给30min备课时间,临时确定上课教师人选。浙江团队充分发挥集体研究能力,在短时间内利用简单体育器材——小垫子设计教学,执教教师则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游戏、争强好胜的特点,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了一节组织简单、教法细致、强调安全的展示课,展现了教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既定目标。  一、实施的分析  1.准备活动教师用热情带领学生身心升温。课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