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精设巧用历史课的导入语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t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课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它要求学生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讲边展开联想,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导入语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怎样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想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导入语;历史现象;热点问题;诗词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历史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它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枯燥无味,因此,要求学生在听课时尤其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讲边展开丰富的联想,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思考,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
  如何让枯燥无味的历史课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我认为要精心设计每节课开课的导入语。如果导入语新奇、有趣而且符合学生的年级段和年龄段特点,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
  我认为设计导入语没有固定模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年级,选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行了。
  一节课的开课导入语能否作到新奇、有趣、吸引学生,要求历史教师应广泛搜集各种与本节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应该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特点,结合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学习基础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精心设计开课导入语。
  一、再现当时历史现象进行导入
  学生喜欢看电视,在上课前三分钟,可利用多媒体放映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视频,再现当时历史画面,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我在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教室,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黄海战役”片段,看完片段后,教室非常安静,我开始与学生进行问答交流:1、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什么电影?学生回答:《甲午风云》。2、它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3、从刚才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学生回答:中国失败。我再设问:那么,中日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又是怎么样爆发的?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这场战争的失败又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就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以下子就集中起来了,他们急于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利用热点问题进行导入
  利用最新的熱门话题导入新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方法。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节时,9.11事件刚刚发生,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国。我是这样导入的:先利用多媒体放映9.11事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当看到世贸大楼顷刻间化为乌有时,学生当时喊了起来,我问:相信大家都知道刚才看到的录像是什么事件,学生齐声回答:9.11事件。我开始导入:当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人们都在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由此爆发?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导入就深深吸引住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诗词进行导入
  诗詞语言精炼、生动、优美,学生喜爱朗读、背诵,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诗词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我在讲《中国古代著名的封建皇帝》这一专题时,我和学生一起朗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然后设问:毛泽东笔下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封建皇帝是不是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究竟有哪些贡献?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分析《中国古代著名的封建皇帝》。由于学生被诗的意境感染了,听起课来聚精会神,这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提出问题进行导入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我在讲《中国共产党诞生》时,我这样讲;“同学们,我们每年的七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学生回答:是党的生日。那么,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中国共产党是那一年诞生的?她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与以往的党派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一课,学生的兴趣被吸引住了,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
  五、创设情境进行导入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活跃大胆的思维和很强的表现欲。因此,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这一舞台的真正“演员”。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先展示了一幅茫茫无际的大海的图景,让学生尝试,如果你处在当时,你要去做远洋航行,应准备或具备哪些条件呢?学生很活跃,有的说要有指南针,有的说要具备天文地理知识,有的说要有航海经验、造船技术等等。我及时对学生的想法做了肯定和总结。然后我设问:那么当时为什么要进行远洋航行?远洋航行究竟要具备那些条件?远洋航行会成功吗?又将对世界产生那些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大的兴趣。
  总之,精心设计历史开课的导入语,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导入语的设计不是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年级特点来巧妙设计,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关键是对故障特征的提取。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特性,将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及单支重构,获取原信号在不同频段上分布的详细信息,找出对应系统特征频率的
为解决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在运行过程中时常出现的溜钩问题,将现场电机设备、控制电路、电阻器配置、程序优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其效果良好,电气故障率明显下降,保证了电炉冶炼
【中图分类号】G633.41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从社会、家庭、幼儿园和幼儿四个方面入手,如实了解我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达到全方位、多渠道、有计划地指导我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1:本调查随机抽钱塘镇中心幼儿园大班30名幼儿及其家长(大1到大6班随机抽样30人)。对象2:钱塘镇中心幼儿园24名教师  (二)调查方法:
【摘 要】转化后进生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待后进生要“爱”字当先,“帮”字入手,立足于“拉”。思想上要爱,学习上要帮。只有教师托给人世间是一颗赤诚的心,火热的心,才能融化人们受冷落而形成的冰冷的心田,使他们朝着四化需要的方向发展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06-02 
【中图分类号】 G62.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繁琐而特殊的工作。做一名优秀班主任,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梦想和工作动力.本人自担任班主任以来,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学生,教育思想端正.工作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按照德、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就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防治重症感染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Coe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