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铺垫和序曲,已经日益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要分析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应把握的原则并总结导入的主要方法,以期辅助并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导入 大学英语
一、引言
顾名思义,课堂导入即为主讲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在开课最初几分钟借由语言或其他手段拉开一节课的序幕,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的主题,达到教学相长的最高境界。这是教师将学生带入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
俗语有云,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序曲,作用至关重要,成功的导入势必激活课堂气氛,同时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入课堂。其次,课堂导入是课文主题内容的良好铺垫,关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效果,对其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优化课堂结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三、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导入部分。现如今的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重心,教师们愈加重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对导入部分耗时过多,但大学英语课堂有着科学的规划性和统一性,如若导入时间过长,势必造成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结构混乱,严重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2.导入策略缺乏创新。问题策略是课堂导入最为常见的方法,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但这需要我们注意学生的共性及个性,若每节课每个班级都以固定模式导入,不考虑不同教学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爱好兴趣,势必影响学生的兴趣。
3.难度把握不当。设计导入内容的时候仅考虑关联新课的主题内容,没有考虑目标对象的实际水平,设计的导入内容过于复杂,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脱节,势必造成学生鸭子听雷,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导入的原则
1.趣味性。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曾有句至理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如果人类对目标事物产生兴趣,势必表现出强烈的探究精神,来自发的寻找认识和了解该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说,若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必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从主观上乐于接受新知。
2.针对性。大学英语课堂导入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目标对象调整导入方式,使导入内容更好的为其教学服务,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3.新颖性。随着科技和媒体及教材的日新月异,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富有时代性,那么教师在课堂导入时使用的语言和材料也该相应的与时俱进、新颖独特,话题越吸引他们眼球,学习的状态和效果自然越好。
4.互动性。合理的课堂结构构成应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功的课堂导入必然离不开学生的互动参与,这样做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保持心情愉悦。
5.简洁性。若导入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抓不住教学的重点,本末倒置,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语的时候,要短小精悍,浅显易懂,使之精彩有效,令学生印象深刻。
五、课堂导入的方法
1.设疑导入式。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设疑,启发学生的思维,唤醒其求知欲、想象力,进而水到渠成的引入文章主题。
2.复习导入式。俗语有云,温故而知新,学习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复习有利于夯实基础,降低新课的难度,因此通过复习前一次课的重点难点,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3.典故及社会热点导入式。通过学生也已了解的简短却意味深长的典故或者当前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热点话题,来提高其参与度,培养其思维能力,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导入新课还可以荡涤学生思想,从侧面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背景知识导入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此作为切入点导入课文,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输入异域文化背景,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5.工具辅助导入式。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随之日益完善,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比如利用图片、视频等导入新课,可以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还可利用游戏或者情景表演进行导入,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课堂学习氛围。
六、结束语
言而总之,教无定法,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大胆创新,结合具体目标对象灵活设计导入内容,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模式,可以相互渗透、交叉使用,实现多种导入方法的最优结合,重点突出,切入主题,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刘红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法[J].辽宁财经学院学报,2004.
[3]孙丽.浅析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及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
【关键词】课堂导入 大学英语
一、引言
顾名思义,课堂导入即为主讲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在开课最初几分钟借由语言或其他手段拉开一节课的序幕,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的主题,达到教学相长的最高境界。这是教师将学生带入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
俗语有云,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序曲,作用至关重要,成功的导入势必激活课堂气氛,同时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入课堂。其次,课堂导入是课文主题内容的良好铺垫,关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效果,对其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优化课堂结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三、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导入部分。现如今的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重心,教师们愈加重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对导入部分耗时过多,但大学英语课堂有着科学的规划性和统一性,如若导入时间过长,势必造成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结构混乱,严重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2.导入策略缺乏创新。问题策略是课堂导入最为常见的方法,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但这需要我们注意学生的共性及个性,若每节课每个班级都以固定模式导入,不考虑不同教学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爱好兴趣,势必影响学生的兴趣。
3.难度把握不当。设计导入内容的时候仅考虑关联新课的主题内容,没有考虑目标对象的实际水平,设计的导入内容过于复杂,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脱节,势必造成学生鸭子听雷,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导入的原则
1.趣味性。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曾有句至理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如果人类对目标事物产生兴趣,势必表现出强烈的探究精神,来自发的寻找认识和了解该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说,若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必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从主观上乐于接受新知。
2.针对性。大学英语课堂导入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目标对象调整导入方式,使导入内容更好的为其教学服务,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3.新颖性。随着科技和媒体及教材的日新月异,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富有时代性,那么教师在课堂导入时使用的语言和材料也该相应的与时俱进、新颖独特,话题越吸引他们眼球,学习的状态和效果自然越好。
4.互动性。合理的课堂结构构成应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功的课堂导入必然离不开学生的互动参与,这样做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保持心情愉悦。
5.简洁性。若导入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抓不住教学的重点,本末倒置,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语的时候,要短小精悍,浅显易懂,使之精彩有效,令学生印象深刻。
五、课堂导入的方法
1.设疑导入式。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设疑,启发学生的思维,唤醒其求知欲、想象力,进而水到渠成的引入文章主题。
2.复习导入式。俗语有云,温故而知新,学习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复习有利于夯实基础,降低新课的难度,因此通过复习前一次课的重点难点,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3.典故及社会热点导入式。通过学生也已了解的简短却意味深长的典故或者当前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热点话题,来提高其参与度,培养其思维能力,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导入新课还可以荡涤学生思想,从侧面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背景知识导入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此作为切入点导入课文,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输入异域文化背景,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5.工具辅助导入式。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随之日益完善,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比如利用图片、视频等导入新课,可以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还可利用游戏或者情景表演进行导入,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课堂学习氛围。
六、结束语
言而总之,教无定法,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大胆创新,结合具体目标对象灵活设计导入内容,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模式,可以相互渗透、交叉使用,实现多种导入方法的最优结合,重点突出,切入主题,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刘红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法[J].辽宁财经学院学报,2004.
[3]孙丽.浅析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及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