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贤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a。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b,其衰也亦有三仁c。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d,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e。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f,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g。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
  (《王文公文集》)
  注释:
  a 流俗:指普通百姓。
  b 仲虺(huǐ):商汤时期名臣,辅佐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成为一代名相,《尚书》中有《仲虺之诰》一篇。 伊尹:商朝初年著名贤相、政治家、思想家,为商朝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c 三仁:指商朝末年的微子、箕子、比干。微子见纣王昏聩残暴而离去,箕子、比干劝谏纣王而被辱、被杀。孔子称他们为三仁。
  d 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
  e 祭公谋父:周代卿士,主张德政。 内史过:周代名臣,协助国君掌管爵禄和策命,主张以民为本。
  f 萧、曹、寇、邓:萧即萧何,曹即曹参,二人都是协助和辅佐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和经营天下的重臣。寇即寇恂,邓即邓禹,两人都是协助汉光武帝夺取天下的功臣。
  g 王嘉:汉哀帝时官至丞相,敢于直谏,痛陈政治得失。 傅喜:汉哀帝时官至右将军,为人恭俭,忠诚爱国。 陈蕃:主要活动于桓灵之际,立志诛杀乱政的阉党,最终却被阉党加害。 李固:汉冲帝时官至太尉,为人有才德,嫉恶如仇。
  大意:
  国家因任用贤能的人而兴盛,因摒弃贤能的人独断专行而衰败。这两点,是必然规律,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也是一般人所能认同的。可为什么太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之人就能够兴盛;混乱动荡的年代,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不能兴盛呢?这就在于是否任用这些贤能之人了。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商朝的兴起,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三位仁人;周朝兴起时,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两汉兴起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这样的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这样的贤人。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这样的贤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而这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之时,有的出现在衰败之时,也和上面所说的相同。由此看来,有贤能之人并加以任用,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对于这一问题,怎么能不慎重对待呢?
  现今的情况,和古代是相通的。现今的天下,就如同古代的天下。现今的士人和民众,也如同古代的士人和民众。古代在扰动不安的时代,还有像以上所说的那么多的贤能之人,何况现今太平安宁之世,怎么能说没有贤人呢?这就看君主和处于上位的人如何任用了。广泛征求众人的意见,有才能的人就能进用了;没有忌讳的事情,人们就敢于直言进谏了;不亲近小人,那些进谗阿谀之人就被疏远了;不斤斤计较于繁文缛节,不受制于世俗之见,主管相关部门的人就能够明辨地处理事务了;不因细小的过失而责备别人,有才能的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了。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而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
  【点评】
  这是一篇政论文,题为“兴贤”,即推举贤才的意思,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任贤使能”。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益显现,身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敏锐地察觉到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于是他决心改革,实行新政,以挽救时局。要想使改革顺利進行,就必须任用一批德才兼备的贤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王安石写了这篇文章,可以说此文是为他推行新法而作的舆论准备。
  本文的主旨在于指出能否“任贤”,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文章第一段列举了商、周、西汉的历史事实,意在说明无论治世还是乱世都不乏贤人的存在,关键在于用还是不用,用之则国家兴盛,弃之则国家衰亡,由此可见“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文章第二段转而论今,提出了具体的任贤方法,建议君主要广开言路、选贤任能、亲贤臣而远小人。全文不到四百字,却把论史和议政结合起来,前后呼应,思路清晰,以古鉴今,颇具说服力。(海涛)
其他文献
鵩鸟赋(并序)  ﹝汉﹞贾谊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
期刊
言两汉所以亡者,皆曰莽、卓a。予以为莽、卓篡逆,污神器,以乱齐民,自贾夷灭,天下耳目,显然闻知。静徵厥初,则亡西京者张禹b,亡东京者胡广c。皆以假道儒术,得伸其邪心,徼一时大名,致位公辅d。词气所发,损益系之,而多方善柔,保位持禄。或陷时君以滋厉阶,或附凶沴以结祸胎e。故其荡覆之机,篡夺之兆,皆指导之,驯致之。虽年祀相远,犹手授颐指之然也。其为贼害,岂直莽、卓之比乎?  (《全唐文》卷四九五)  
期刊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分别是春、秋、冬三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所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这一天,人们的饮食很有特点。《续齐谐记》所讲吴县张成的故事里,张成在白米粥上放油脂,制成“膏粥”,用以祈蚕。所谓祈蚕,是指旧时人们在正月十五这天祭蚕神,祀门户,迎阳气。隋杜公瞻注释《荆楚
期刊
护封,百度词条作如下解释:“书籍封面外的包封纸。印有书名、作者、出版社和装饰图画,作用有两个:一是保护书籍不易被损坏;二是可以装饰书籍,以提高其檔次。”  这个解释,应当说还是比较准确的,但界定仍然不够清晰,容易与“书衣”相混。  书衣,顾名思义,就是给书“穿上一层衣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把护封看作书衣的,不过,仍有不同。护封,一般是图书出版时,随图书印刷而存在,上面“印有书名、作者、出
期刊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这部书对我国后世文学的发展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唐代学者李善在《上文选注表》中所说:《文选》成书以后,“后进英髦,咸资准的”,成了士人的必读之书。据说李白早年曾三次拟作《文选》中的诗文,杜甫更明确地告诫他的儿子要“熟精《文选》理”。到了宋代,还出现了“《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可见其盛行的情况。时至今日,“《
期刊
微之a,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
期刊
(大通元年,即527年)初,上作同泰寺b,又开大通门以对之,取其反语相协c。上晨夕幸寺,皆出入是门d。辛未(初八),上幸寺舍身;甲戌(十一日),还宫,大赦,改元。e  (中大通元年,即529年)九月,癸巳(十五日),上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a。上释御服,持法衣b,行清净大舍,以便省为房,素床瓦器,乘小车,私人执役。甲子(十六日),升讲堂法座,为四部大众开《涅槃经》题c。癸卯(二十五日),群臣以钱
期刊
承示欲为不谷作三诏亭a,以彰天眷,垂有永,意甚厚。但数年以来,建坊营作,损上储,劳乡民,日夜念之,寝食弗宁。今幸诸务已就,庶几疲民少得休息,乃无端又兴此大役,是重困乡人,益吾不德也。且古之所称不朽者三b,若夫恩宠之隆,阀阅之盛c,乃流俗之所艳,非不朽之大业也。  吾平生学在师心,不蕲人知d。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况欲侈恩席宠以夸耀流俗乎?张文忠近时所称贤相e,然其声施于后
期刊
不知不觉间,春的脚步近了。冰消雪融,草木滋生,春回大地的美好画卷一点一点舒展开来。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春”字,来欣赏这幅“春归图”吧。  “春”在甲骨文中有等写法。左边上下两部分都是草,中间是“日”,“日”在“草”中,寓意阳光和煦,草色青青。右边是“屯”。对于“屯”在整个字形中所起的作用,文字学家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屯”仅表示读音。例如许慎《说文解字》:“春,推也。从艸(草)从日,艸春时生
期刊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集》)  【品读】  苏舜钦,字子美,曾有汉书下酒之趣典。不意,诗写得亦如此  有味。  此诗首句就十分惊人:“春阴垂野”之“垂”字,用得甚为奇绝。“垂”,本是笼罩之意,但不直用笼罩,一“垂”,天就低了,云亦浓了。想象一下,什么情境?大有帘帷遮目之况味。隔帘望物,“草青青”也不是草青青了,约成了黑布隆冬的暗青青了。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