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初期英国在华非殖民化举措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ub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殖民权权益遭受重创,又加上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面对此种形式,英国国内又展开了一轮激烈争论,最终出台"圣诞节备忘录",做出向中国"妥协"的姿态,迈出英国非殖民化进程中的一步。英国的举动是为确保继续殖民中国而采取的无奈的主动行为,被其他列强孤立、遭中国革命所打击、迷惑中国民族解放力量等均是英国的考虑。英国"非殖民化"本质上是英国殖民他国悖论的结果。
其他文献
巴黎和会后,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尤其在中国的矛盾立即尖锐化。英国认为,其有能力迎接日本对其在华地位提出的挑战。综观这一时期英国与北京政府的关系,可以看出英国对华外交政策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国际格局、中国的国际定位、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和外交政策的认识.
〔摘要〕所谓争点效,是指在前诉中被双方当事人作为主要争点予以争执,而且法院也对该争点进行了审理并作出判断,当同一争点作为主要的先决问题出现在其它后诉请求的审理中时,前诉法院对于该争点作出的判断产生的通用力。依据这种争点效的作用,后诉当事人不能提出违反该判断的主张及举证,同时后诉法院也不能作出与该判断相矛盾的判断。其理论基础在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它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重要功能。我国应当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