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袖还能重拾公众信任吗?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距摧毁人们对企业信任的全球金融危机首次发出不祥的隆隆声已过去近10年,尽管期间有各种善意、自上而下的努力来挽回人们的信心。
  商界领袖需要为自己的企业如何运转和发展定下基调。如果他们有足够信心公开呐喊他们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积极的文化,这在我看来一直都是个好迹象。
  但我越来越担心的是,首席执行官们的公共干预将让情况变得更糟,而非更好。
  公关公司爱德曼(Edelman)近日发布的最新《爱德曼信任度调查报告》(Edelman Trust Barometer)就凸显了我在这方面的担忧。该调查再次表明“信任鸿沟”已经扩大。大众对于媒体、商业、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信心下滑——尤其是在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占15%的被称为“有识公众”的调查参与者中,信任水平停止上升。即使这些受过高等教育、了解媒体、较富裕的个人也在对这个体系失去信心。
  去年的调查有先见性地表明这一鸿沟是造成民粹主义政客崛起的原因之一。我过去常力挺关注达沃斯峰会,因为来自这个瑞士度假胜地的共识即便是错的,它也将让我们知道全球领导人在未来一年将如何行事。2016年的各种投票和选举给通常那个小心翼翼、过于进取的决策圈之外的人群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之后,即便上述极其温和的假设也站不住脚了。
  然而,首席执行官在自己公司的城堡中仍是“王子和公主”。他们的权威或许会成为餐桌谈资、员工八卦或車间嘲讽的目标,但他们不必面对选举的挑战。危险在于他们利用这种权力哗众取宠。相反,他们应将努力转向一项艰难且常常被低估的工作——把员工变成自己最大的粉丝。
  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虽然首席执行官的声誉在爱德曼调查的所有国家都出现下滑,但员工们再次成为企业最可信赖、最诚实的发言人——从自身待遇到行业问题、创新和财务业绩。
  惯例、常识和证券交易所规则所带来的某些基本要求,高管们是最适合来履行的。但也存在一些首席执行官可以重获员工信任的明确办法。
  企业领导人应考虑在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之间确立一个固定的比率,这不是为了向外界展示美德,而是为了减少内部不满。他们应设法让员工们更密切地参与决策过程,邀请他们加入委员会,参加可能非执行董事也会参加的磋商。他们应抵制嘲讽工作意义的论调,强化人们对工作意义的积极看法,并将这种精神融入他们所接触的当地社区。
  一位颇有见地的大型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上周对我说:“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之中,只有我们身处的社会保持和谐,我们才能成功。”
  以此类口吻公开发声相对容易。为鼓励员工前进而选择下台则困难得多。但满腔热情的员工可以成为辩护者——通过社会媒体、Glassdoor之类的公司“评价”网站以及与同侪交谈。毕竟,根据爱德曼的数据,商业信息最可靠的来源之一正是“我这种人”。
  如此一层一层重建人们对企业的信任,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一家遭危机重创的银行的高管曾感慨地对我说,他们公司只能通过今后始终如一地为客户好好服务才能赢回信任。这话没错。但缩小与员工之间的信任鸿沟也可以有所帮助——通过赢取员工的支持来抵消丑闻和薪酬抗议的影响,这些往往会削弱整体公信力。
  因此,作为首席执行官,你们被赋予了一个公共平台,可以改变每个人对企业不佳声誉的看法,但首先应尝试改变那些离你最近的人——和你一起工作的人——的看法。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2013年的秋天,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国际社会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该倡议提出两年多来,取得了积极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同时也有一些担心和疑虑。下面围绕《一带一路与公共外交——关于加强人文基础建设的思考》这个主题,同大家作个交流。主要谈三方面的问题。  一、“一带一
期刊
新公关时代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百舸争流,不进则退,还是得继续学习,这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唯一法门  今年春节期间,见到些多年不见的家乡故人,寒暄之余,问及现在都在忙些什么,发现如果说自己是搞品牌管理、公关传播的话,对方常常会一脸懵懂,于是干脆简化,说就是帮企业做宣传的,这时就会得到“哦”的一声会意:“你是打广告的啊!”  别嘲笑我老家朋友的知识体系落后,各位可以做个调查,把身边人挨个问一遍,咱
期刊
中国企业需要着眼于长期和短期的全球公关战略,更多优秀的企业发言人,更具创新的新媒体策略。中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学者和具有全球视野的公关专业人士,将一起开启中国的主动公关时代  历史上,公关一直是变革的推动者,现在又是一个开启新时代的机会。  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发表关于拥抱全球化的讲话,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否定前任的移民和贸易政策,标志着中美两国新一轮角力的开始。
期刊
借助于专业、垂直的平台放任自由的工作方式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虽然只有少数人成为独角兽,但在共享经济下,依然有更多个体创业者能够挣更多钱且更有尊严地生活  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预见,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个“平台to小B”的世界,你要么做一个平台,要么学会平台化的生存。“我们做平台的人,构建一个平台,制订它的游戏规则,很多小B负责提供专业的服务,他们像U盘式地生存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彼此共同合作、共赢。
期刊
相信《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传承中华文脉,增进全民学习热情,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之效  好创意可以形成一种吸引!  好创意可以生成一种力量!  好创意可以凝聚一种精神!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正是符合这种好创意标准的一档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累计收看观众达11.63亿人次,总决赛收视率更是遥遥领先。为什么一场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期刊
中国媒体经常会出现以讹传讹的奇怪报道,比如说“日本故意唱衰本国经济,让中国放松警惕,通过释放烟雾弹来寻找攻击中国的机会”。估计这是对日语一知半解的中国人误解了日本媒体的报道,然后经过网络传播的结果。日本的主要媒体没有唱衰论,频繁更换首相的日本政府也不可能实施“释放烟雾弹”这种高级战术。也许有些人还是爱谈阴谋论吧。  在日本经常听到“失去的10年”或者“失去的20年”之说,但这种说法的真正意思不是“
期刊
不断迭代发展的智能硬件,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方向和节奏,同时内容和技术的单极思维会被遏制和修正。新媒体需要在快中慢下来,在不断纠结和突破中,新媒体伦理终将形成  说到新媒体,我们必须敬畏它火箭般的发展速度与裂变效应。数年之前,当业界有人提出“传统媒体已死”的观点时,还有些耸人听闻的意味。而今天,传统媒体大面积的衰亡正在成为现实。新媒体的生态链正在形成,其市场地位和竞争秩序也开始慢慢确
期刊
学习,创新,永远保持美好的理想主义,哪怕遇到的一些社会现实是那么的黑暗和丑陋,我们的内心还是要有光明  年前的最后一个年会是属于我们易居72位6.0的。  “点零”是我们易居内部对于历届管培生的昵称,由每年招募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组成。这个管培生校招计划是由易居COO程立澜先生在2010年倡导开始执行,我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易居中国未来领袖管培计划”。  7年来,我们招募了六届易居未来领袖管培生
期刊
人挪活,树挪死。如果想换个地方生活,瑞士这个美丽富足的国度应该是个首选。然而瑞士不是移民國,又不是一个讲英语的国家,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讲,选择瑞士安居乐业更具挑战。瑞士生活、工作着大约15000位中国人,而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那么中国女性为什么如此心仪瑞士?  瑞士电视台的数据显示,在瑞士的中国人中一半都生活在苏黎世、沃州和日内瓦州,而且留在瑞士的中国人大多是受过顶级高等教育的科研工作者。  瑞士的两
期刊
对于当下的组织形象建设与品牌塑造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步入数字化信息时代后最为便捷和有效的品牌营销传播媒介,品牌营销的平台和渠道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线上线下整合性、互动性等特征。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普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由过去被动地接受企业的推销和广告宣传,转变为主动去网上获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信息,并开始寻求与企业进行平等对话,并及时反馈自己使用产品和服务的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