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二氧化碳排出功能的模拟肺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11名循环紧闭式麻醉的病人进行了血清和尿无机氟的动态观察,并与安氟醚麻醉的病人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异氟醚麻醉后6小时,血清无机氟浓度达峰值,平均5.9±1.56μM, 24小时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尿无机氟的排泄,在麻醉后24小时内达峰值。安氟醚则在麻醉后3小时血清无机氟浓度达峰值,平均11.79±3,49μM。我们并未发现安氟醚麻醉后血清无机氟比异氟醚高10倍。结论认为
本文以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及小白鼠妊娠致畸试验对氯丙嗪和东莨菪碱进行致突变,致畸作用的研究。氯丙嗪5个剂量组(0.25, 0.5, 1.0, 1.5, 2μg/ml),东莨菪碱6个剂量组(0.5, 1.0, 2.0, 5, 10, 20μg/ml),直接作用于10名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培养液,并设空白(生理盐水)和阳性(丝裂霉素C)对照组,同时检测染色体畸变和SCE。
本文研究了HFJV和HPPV对全麻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0例病人,麻醉诱导和气管内插管后,进行HFJV或IPPV,其先后顺序随机确定,每种方式通气20分钟后,分别进行各项循环指标及气道内压力的测定,抽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HFJV同IPPV相比,SV(P<0.001)、CO(P<0.001)和CI(P< 0.005)都明显升高;CVP(P<0.001)、TPR(P<0.05)降低;MAP(P> 0
期刊
报导五次预激综合征外科治疗的麻醉。五次手术均釆用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期无一例诱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手术过程中所有病例均未因麻醉不当而影响标测效果。作者体会在预激综合征麻醉管理中,必须熟悉本病的电生理学并正确处理以下问题:1.术前病人充分镇静;2.麻醉诱导力求平顺以防止快速型心律失常;3.麻醉深浅适宜,推荐静吸(安氟醚)复合麻醉;4.术中尽力维持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稳定,中止快速型心律失常宜用物理方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