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

来源 :湘潮(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过程中主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创造性作用。这种创造性不仅使得审美主客体相互联系建立审美关系,同时也是实现审美对象意义的保证和前提。审美主体依据自身经验,运用想象等手段对客体对象进行补充创造,依据一定的规则构建新的审美形象客体,审美活动正是因此而得以发生和发展。 The subject in the aesthetic process has a creative function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is kind of creativity not only make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aesthetic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o establish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ut also the guarantee and precondition to realize the meaning of aesthetic object. The aesthetic subject, based on its own experience, uses images and other means to supplement the creation of objects and builds a new object of aesthetic image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As a result,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are able to occur and develop.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方克立编者按;我院院长兼学报主编方克立教授应日本文部省大学共同利用机关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于1996年2月至5月任该中心客座教授。本文
日本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鲜美的鳗鱼,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十分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
互联网公事包美国奥巴马政府正在带头进行一次全球性工作,开发“影子”互联网和手机系统,在一些专制政府通过检查或者关闭通讯网络消除反动派的声音时,给这些国家的反政府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农历十二月初三,我出生于无锡胡埭西溪大听上一个贫苦的百姓家庭。我的祖母在我父亲两岁时就去世了,祖父在我父亲十四岁时在逃难的路上突发急病而亡,父亲
审美现代性从现代性内部脱胎而来,继承了现代性鲜明的双重和反思的特征,成为反抗理性过度膨胀,尤其是工具理性的武器,是对现代性的逆反和批判。在宗教对社会的统治瓦解之后,
儒学思想体系中具有既坚持道义原则,又重视通权达变的优良传统。在先秦孔子、孟子那里,就已具备了通权达变论的基本要素;汉儒如叔孙通、董仲舒等在对“经”与“权”关系的论述中
体系性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始自上世纪80年代,于兹迄今,成果斐然,涌现出了大批中国美学史类专著。仅通史类著作而论,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就有近50种。张法先生的《中国美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