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又论红楼梦,经典重温驱疫年——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论坛

来源 :红楼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iquer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全球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之下,每个人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当习以为常的生活突然被改变,当困居斗室成为日常,抚慰情绪、安顿内心成为很多人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罗曼·罗兰说人是精神的仆从,列夫·托尔斯泰也强调人的精神力量比体力更富于生命力.大疫横行,全民奋起,每个个体、团体都以自己的方式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正是在这疫情肆虐之中,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红学论坛”,倡导大家重温经典,温暖心灵,振奋精神,共度时艰.
其他文献
张良臣生于北宋末年,经历过"靖康之难",南渡后定居明州.在宋代诗歌史上,他也许算不上大家,但他上继晚唐杜牧、李商隐,较大规模地创作清警婉润的"晚唐"律绝,以矫江西诗派及理学诗之弊,成绩卓著,对南宋复兴以"小李杜"为代表的感时伤事的优良诗歌传统起过积极作用,受到当时及后代学界的高度评价.张良臣原有诗集十卷,今仅存小集《雪窗集》(或名《雪窗小稿》),作品数量虽不多,但他在诗歌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应该得到肯定.
在全媒体时代,随着技术的快速更迭,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样态和新模式在不断涌现.本文以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报道为例,从大小屏深度融合、全平台多样化互动,基于直播的知识
鲁迅曾提出文学的"劳动起源论",具体则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杭育杭育派"之说.然而披览鲁迅著作,他在前后各个时期各种场合提出的文学起源说法颇多,"劳动"说之外,尚有"天然"说、"自达"说、"神话"说、"休息"说、"爱情"说、"宗教"说、"巫史"说等,这些说法各有其合理性,且难分"主次",呈多元、综合的形态.这是在全方位视角下观照文学起源问题得出的一个与中外传统理论颇为不同的立体式理论,它更加接近文学起源的真谛,表明文学不仅是人类生活某个领域(例如"劳动"等)影响下的产物,而是与人生具有整体关联性,从而在一个重
汉代前期的文艺思想经历了两个特色鲜明的发展阶段.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探索这一时期文艺思想形成与转变的动因,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的规律.汉代前期文艺思想的建构与转型是外部动力与内在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物质基础的原动力,主流文化的制约力,作者个性与感受的主动力,受众审美的驱动力,这四者共同构成汉代前期文艺思想转型的外部动力.同时,文艺思想的内在理路也催生了"质文代胜"的转换.
本文以香港新编粤剧《红楼彩凤》为例,思考探索《红楼梦》戏曲传播方面的一种整体性文化生态研究,也就是将剧情改编、人物重塑、曲词音效、舞台表演、舞美设计等作为一个生态
英国报业是公共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的载体,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搜索盖尔原始档案——英国大开型报纸数字档案资料库中有关《红楼梦》的信息,发现从19世纪
时间定格在2020年12月11日,一个阴雨霏霏、冷风萧瑟的日子.大约下午一点左右在我赴会的途中,突然看到“孙门师徒”群上出现孙逊先生不幸逝世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难以置
期刊
飞白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辞格,类属于积极修辞,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红楼梦》中多次巧妙地运用了这种辞格.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修辞学、文学理论,
一rn服饰是人物形象的标志.rn同样,服装也往往折射时代的光环.rn第三回,黛玉来到荣府,拜见贾母之后,突然听见有人笑声说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①在贾母面前,什么人敢
期刊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电视剧市场上涌现出一大批反映现实的优秀剧作.《最美的乡村》没有落入主旋律文艺为人诟病的窠臼,其在故事结构创新的基础上,将时代变幻与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