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过了30℃,就得警惕这些“高温病”!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提示:
  33℃:汗腺分泌开始启动。
  35℃:散热机制开始产生反应。
  36℃:一级警报温度,人体便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
  38℃:二级警报温度,人体多个脏器参与降溫,重要脏器可出现损伤。
  39℃:三级警报温度,汗腺濒临衰竭,容易导致心脏病猝发。
  40℃:四级警报温度,高温直接影响大脑等生命中枢,可致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
  高温天气下,人很容易受到各类“高温病”的侵袭,尤其是气温超过30℃。医学研究已证明,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气温超过30℃,人体会对高温产生如上等各种反应。而所有“高温病”都是源于过度热暴露。环境温度升高,机体无法散发内生热量,或者是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高温病”除常见的晒伤和痱子等皮肤疾病,中暑等热致疾病之外,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温病”之晒伤、痱子


  1. 晒伤
  高温天气外出,比如去海边游玩时,若没做好防晒措施,免不了会被烈日晒伤,皮肤产生红斑、灼热、瘙痒、疼痛、水疱等症状,若晒伤面积较大,还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处理方法如下:
  (1)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液,再用冷藏过的纯净水或生理盐水湿敷晒伤处,每天3次,每次30分钟,先不要涂抹任何护肤品(医生指定的除外)。
  (2)若是手部和足部晒伤,可用浸泡过冰水的毛巾包起患处冷敷,以缓解刺激感。
  (3)发现有红斑时,可选用氧化锌软膏或炉甘石洗剂外擦。
  (4)若发现皮肤有大疱形成,应保持疱壁完整,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千万别弄破,可导致细菌感染。
  预防措施主要有涂抹防晒霜,采取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等物理措施防晒。
  2. 痱子
  在高温天气下,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头部、脖子、腋下、胸背部等处常会冒出些红色的点点,有些还会变成小疙瘩、水疱,特别痒,这就是夏季常见的痱子,也称为热疹。多见于儿童和年龄较大人群。由于人体大量汗液不易蒸发,滞留于皮肤表面而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即外分泌汗腺和汗管,在角质层水平被角蛋白阻塞,导致汗液在导管下段积聚;需要注意的是皮肤皱襞在高温天气里更容易长痱子。
  疹子类型主要有:
  (1)晶形粟粒疹,露珠状的薄壁小水疱,没有炎症。
  (2)红色粟粒疹,潴留的汗液渗漏入真皮,并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小片聚集的瘙痒红斑状丘疹和脓疱。
  (3)脓疱性粟粒疹,局部炎症反应引起,为具有红斑状基底的脓疱,与红色粟粒疹表现相似。



  (4)深部粟粒疹,呈皮肤颜色的丘疹或丘疹脓疱。
  处理方法如下:
  (1)置于凉爽的环境中,并同时采用减少出汗的措施,如穿宽松的浅色衣服,和洗凉水澡,通常不需特异性治疗就能缓解;
  (2)严重者可采用炉甘石洗剂、外用皮质类固醇等非特异性疗法,以及口服抗组胺药来减轻瘙痒;
  (3)痱子会在极少数情况下引起继发感染(如脓疱疮),此时应采用抗葡萄球菌抗生素,如外用莫匹罗星或口服头孢氨苄等。
  (4)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涂风油精、花露水等,这些药只能暂时止痒,并不能根治,有些敏感肤质的人群,涂抹了反而会过敏。

二、“高温病”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
  在高温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渐感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大汗、口渴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通常情况下,经补充水和盐或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后,稍加休息即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处理方法如下:
  (1)在烈日下发觉疑似中暑时,要迅速移至阴凉处,松解衣物,有条件的话可拿湿冷毛巾敷住额头,同时饮用淡盐凉开水。
  (2)缓解中暑的药物有人丹、十滴水、外涂清凉油等。需注意的是,大家熟知的“藿香正气水”此时不能饮用,中医认为,长时间待在烈日下而发生的中暑为“阳暑”,是由暑热内侵所致,治疗应清热、泻火、解暑,而“藿香正气水”不适于治疗这类中暑。属于“阳暑”的中暑,对症的药物是人丹或十滴水。
  2. 轻症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病情进一步恶化,体温在38.5℃以上,同时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皮肤干热、皮肤弹性差、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但无明显休克及晕厥;通常经过治疗后,在4~5小时内可恢复。
  处理方法如下:
  (1)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饮用含盐清凉饮料;
  (2)物理降温 ①及时将患者抬入有空调的室内,室温在20℃左右;②全身用冷水浸透的毛巾抹擦,不断摩擦四肢、躯干皮肤,同时配予电风扇吹风;③置冰袋于额、枕后、颈、腋、腹股沟等处;
  (3)有早期循环衰竭倾向者,可静注糖盐水补充血容量。
  3.重症中暑
  除轻症中暑症状外,出现痉挛、晕厥、昏迷、高热及循环衰竭症状,即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一般以单一形式出现,亦可一种以上症状群同时并存。   (1)热痉挛 为大量出汗后,突发肌肉痛性痉挛,轻者仅四肢骨骼肌短暂的、间歇性的颤动或痉挛;重者腹肌、肠道平滑肌和膈肌受累,肌肉挛缩成团块状,尤以腓肠肌痉孪性疼痛明显。
  (2)热衰竭 是指高温引起大汗和血管扩张,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大量出汗、口干、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胸闷等,甚至出现手足抽搐、肌肉共济失调。体征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缓或弱、血压低,但脉压正常。
  (3)热射病 是指在烈日下或强烈辐射热下工作,可见光或红外线长时间直接作用于头部,致脑组织充血和水肿。患者出现剧烈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昏迷和惊厥。患者面部皮肤发红,而其他部位皮肤湿冷,体温正常或低热。
  (4)热昏厥 典型的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增高达41℃以上,出现嗜睡、谵妄和昏迷;皮肤干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出现紫绀,脉搏加快,脉压增宽,休克时血压下降,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浅,后期呈潮式呼吸,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瞳孔缩小,后期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处理方法如下:
  (1)及时将病人抬到陰凉处或空调供冷的房间平卧休息,解松或脱去衣服,降温时不要引起病人寒战,以病人感到凉爽舒适为宜。
  (2)口服凉盐水及其它清凉饮料,有循环衰竭者由静脉补给生理盐水并加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钾液。肌肉的痛性痉挛不需按摩,否则会使疼痛加剧,除了尽快补充钠、氯离子的缺失外,尚需注意适当补充其它电解质如钙、镁等。
  (3)降温是治疗的根本,必须争取时间尽快降温。冰水浴是降低体温最有效的措施,但必须不断摩擦四肢皮肤以保持皮肤血管扩张而促进散热,同时亦可促进外部已冷却的血液流至过热的脑部及体内而减轻细胞损害。
  昏迷患者一般并不发抖,如有寒战,则必须以药物控制,因肌肉活动可使产热增加而延迟降温。全身冷敷加电扇吹风也是一简单有效的方法。这方法就是将患者置于一有空调设备的室内,全身敷以冷水湿透的毛巾,不断洒冰水,放冰块,用毛巾摩擦皮肤,以助皮肤血管扩张,再配合电扇吹风。轻症者亦可于头部放冰帽,再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放冰袋。冷液静脉输入降温有协助作用,可配合使用。


三、“高温病”的预防


  许多“高温病”都是“起病急,症状凶”,一旦发作很难及时抢救,做好预防最重要。
  1.科学地安排生活及生产环境温度,避免超负荷劳动,努力提高人体热适应能力,减少生产性中暑的发生。
  2.老年人特别有心血管等疾病者易患中暑,在高温下应减少活动,着衣适合薄而宽大,经常淋浴或冷水盆浴,避免利尿剂的过度使用,特别提出的是阿托品和其它抗胆碱药物应用时要慎重,防过度抑制出汗。
  3.加强急诊抢救医疗体系功能,每当高温气候到来之前,各级医疗机构应充分准备好抢救中暑患者所必须的药品、器材,健全急诊抢救系统,做到抢救及时、准确,减少死亡。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数字化冲击来势汹涌,传统期刊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媒体纷纷转型,寻找融媒体发展模式。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面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的窗口,有着62年品牌积累的《知识
读《同舟共进》2000年第12期史式先生《莫将糟粕当精华》一文,觉得文中某些论点与历史真实不符,而且将两三千年前初创的封建制度同两三千年后仍然继续存在的封建余孽连在一起
正在日内瓦召开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刚刚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这是中医被国际承认的里程碑事件。  笔者认为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更好地推动传统医学发展。第一、将中医试着解读给全世界。  中医可以尝试在国际期刊上讨论中医的基础理论,并且用合适的方法论指导自然科学实验,能够统计传统医学服务和就医情况,评估其形式、频率、有效性、安全性等,
黄昏时分,走出江苏淮安周总理纪念馆北大门。大门两侧整齐地摆放着两排人力三轮车;车夫们微笑着面对从馆内涌出的人流。我本想叫一辆去市中心,但转念一想,旅游点宰客现象普遍
我是贵刊的新读者,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才读到它;本人虽入中共30多年,但未与政协打过交道,不知政协的活动和作用有多大。但从《同舟共进》的文章中,使我知道了政协对中国的作用
<正>~~
因故到档案馆。偶然看到一份1962年12月忻县(今山西忻州市)四级干部会的简报,引发了我这篇关于包产到户的短文。从这份简报中看出,当年我县一些农村的农民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经
2019年3月30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智同优才协办的“大健康 大趋势 大发展”应用型大健康人才培养论坛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养结合人才专委会和老年福祉科技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教授,哈佛医学院人群医学系中国中心主任马晶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护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姜安丽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胡绳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史学家,他早年在北大读书时就曾著文批判北大一位教授,因而有"神童"之誉;晚年他却主张"善于从非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中学习"。这在某些人看
胡绳同志在1996年7月8日写下这首诗——隆隆古寺大声钟,为庆升平祝岁丰更寓深心常警世,须防骄泰弃前功。先说胡绳。他生于1918年1月,1938年1月入党,2000年11月5日辞世,终年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