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广播节目优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老龄化社会环境下广播媒体扮演的角色、功能、责任和作用。从量身定做符合老年人口味的节目;针对老年人不同需求,强化服务当好参谋;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载体,提升宣传效果;增强节目情感传播和传受互动,突出老人在节目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了老年广播节目优化发展的路径和思路。
  关键词:广播 老年节目 优化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大众媒体特别是广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不少广播节目的定位、宣传重点、报道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有没有收听率、有没有广告客户投放等方面,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不是很高,造成老年广播节目设置的比例和老年人口的规模很不相称。
  作为基层广播媒体,如何为老年人量身定做适合其年龄和口味的节目,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助老、养老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是不容忽视的一份责任,同时也是广播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①对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需要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休闲娱乐、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权益保障等。“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老年人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适宜的生活照顾,并得到康复服务。”②当然,老年人还需要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身的利益,发挥自身的作用,所以,“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频率,从新闻信息、生活服务、养生保健、休闲娱乐到心灵慰藉等多层面打造中老年人的专属生活资讯平台,节目内容、形式和风格都十分贴近中老年人的习惯和需求,力争成为中老年人的贴心媒体。④一些地方台的老年广播节目也从贴近性出发,关照老年听众的各方面需要,如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为老年人设置了生活资讯节目、养生节目、谈话、音乐节目等,对老年听众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那么,作为区县级电台,怎样打造符合本地老年人文化背景、心理诉求、生活需要和口味的老年节目,寻找创新发展的方向、优化发展的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2011年1月1日江苏吴江电台与老干部局、民政局、老龄委、老年大学牵手,以“说老年之事,解老年之忧,传老年之声,做老年之友”为宗旨,联合打造《老年之声》栏目,时长30分钟。栏目设置了“新闻浏览”“家长里短”“老年故事”“记者观察”“理财窍门”“养生茶吧”“维权说法”“梨园大舞台”“露一手”“夕阳情”等十多个板块交叉滚动播出,从而满足广大老年朋友的精神和娱乐需求,受到了老年听众的欢迎。《老年之声》栏目开播两年多来,连续两年被评为“苏州市广播社教优秀栏目”。
  笔者结合吴江电台《老年之声》栏目的实践,剖析广播媒体扮演的角色、功能和作用,提出老年广播节目优化发展的路径和思路。
  一、贴近老年人生活实际,量身定做符合老年人口味的节目
  办好老年广播节目,首先要抓住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贴心、实用、轻松为原则,使节目符合老年人的收听口味。在栏目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定收听群体的愿望和需求,专门为老年朋友“量身定做”节目板块。在内容的安排上,针对老年听众关心时事新闻的特点,及时传播热点新闻、养老新政等,从天气预报到生活小常识,从一般信息到应时的信息,从实用信息到休闲信息,要做到点面结合,传递及时。像《老年之声》节目中播出的《我区退休企业人员下月起可免费体检》《政府出资帮忙买保险,给老年人多一份呵护》等消息,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政策信息,受到了老年朋友的青睐。
  针对中老年人有较多的休闲时间和爱好曲艺等特点,特别设置“梨园大舞台”“露一手”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板块,每期精选出一些名家名段供老年朋友欣赏,并邀请老年朋友也来露一手,展示他们的才艺和风采。
  “家长里短”板块,通过老年朋友给节目组来信、来电,倾诉自己的烦恼,为老年人架起一个倾诉、交流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节目组专门为老年听众建立电脑档案,储存他们的生日、结婚纪念日等资料,并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给他们送去温馨的祝福。
  二、针对老年人不同需求,强化服务当好参谋
  新时期老人对赡养、老年再婚、财产纠纷等问题比较关注,老年节目是否能够帮助老年人维护自身的利益,反映他们的心声,是老年听众能否接受这个节目的重要因素。根据老年人的心态及阅历,讲大道理他们未必会感兴趣。用打比方、举例子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介绍,可以让老年朋友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年之声》节目中设置了“维权说法”“警方提示”等板块,请公安、法院等法律从业人员,就老人遭遇的权益受侵害等法律问题,一起帮忙出点子、想办法,解疑释惑。比如:针对60多岁的李大妈差点把14万元汇给骗子的案例,节目组专门采访了吴江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给老年朋友详细介绍了需要警惕的几种诈骗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又如:针对高龄老人走失事件频发的情况,在“警方提示”时间里,请民警和大家聊聊老年朋友出门,不妨带张“信息卡”的话题。提醒老人子女在“信息卡”中注明老人的姓名、血型、家庭住址、儿女电话,让老人随身携带。
  “理财窍门”板块,邀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理财分析师给老年朋友传授理财知识和诀窍,让老年朋友在安享晚年的同时打理好钱袋子,将自己的资产进行短、中、长期的合理配置,通过科学理财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之声》节目还不定期邀请预防保健科和老年科的专家,给老年朋友介绍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让老年朋友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或情绪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烦恼事儿,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在节目中连线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交流疏导,从而使老年朋友的心中烦恼得到释放,帮助他们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我们还策划在老年节目中增加隔代亲子教育板块,邀请老年大学的老师和科学育儿指导中心专业人士,不定期走进节目,为更多的老年朋友传授知识,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些板块在表达形式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缩短了与老年朋友的距离,也使服务更加贴心。
  三、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载体,提升宣传效果
  老年广播节目要不断在节目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创新,并且要巧妙融入时尚、公益和文化元素来凸显老年广播节目的时代特点,提高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宣传效果。
  2013年6月14日,《苏州日报》A06版刊登的报道《拾的不是“荒”,是“寂寞”》,讲述了姑苏区苏锦街道发生的两起因退休老人拾荒成“瘾”引发的纠纷。不少退休老人有固定的退休工资,并不缺钱,为什么爱拾荒呢?记者通过深入采访,道出了老年人爱“拾荒”的根子在于:这些老人退休以后,一下子难以完成身份的转变,与其说他们在拾荒,不如说他们拾的是“寂寞”。
  精神赡养是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一个重要维度。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充实和细化了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人特别是给老年人以精神慰藉的责任,要求家庭成员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应当经常回去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如何将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进行到底,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针对一些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件和社会新闻,老年节目可以深度挖掘,引起大家的深思。例如:针对最近不少淘宝卖家推出“代看望老人系列服务”的现象,记者采制了《“看望老人”是否能代劳?“常回家看看”再陷尴尬》的报道,告诉听众朋友,金钱买不到孝心,更替代不了亲情。节目播出后给听众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四、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宣传,引起听众共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在不断提高,这就给老年人老有所为乃至大有作为创造了条件。“老年故事”板块运用“讲故事”的手法,先后介绍了吴江几十位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动人故事。其中有两度患癌却锲而不舍坚持编写《同里镇志》的“中国好人”计东生;有退休18年,为病人义诊5万多次,免费开出5万多张处方的80岁老中医、“江苏好人”秦均天;还有72岁高龄的张金奇老人,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勇救两名落水儿童……“夕阳情”板块则让一对对老年夫妻走进节目,讲述老两口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和故事,增加了节目的可听性。
  五、增强节目情感传播和传受互动,突出老人在节目中的主体地位
  老年广播节目要注重情感传播,特别是要加强对“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人文关怀,通过贴心的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排解他们的消极情绪,培养老人的业余兴趣,让他们重拾生活热情。
  传受互动是指通过在节目中设置听众参与的环节,吸引听众展示风采、表达观点,满足听众的自我表现心理,使听众成为节目的主体。《老年之声》采取“开门办节目”的方法,一方面让老年朋友走进录音室,说说身边的新鲜事、有趣事,唱唱喜爱的经典老歌、熟悉的戏曲唱段;另一方面,记者、主持人经常走进社区、乡村,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倾听老年朋友的心声和需求,做老年人的知心朋友。《老年之声》节目把老年朋友作为节目的核心受众、内容来源和构成要素,突出老年人在节目采制、参与、收听等各个阶段的主体地位,使老年朋友能够对节目形成较高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节目外的活动拓展既可以树立频率和节目的形象,又能在活动的辐射影响中吸引新的听众,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成为节目的有机补充和拓展。当然,“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差异性。”⑤既要为不同年龄段老人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方案,也要设计一些老年人共同参与的活动项目。比如:开展广场文化活动、集体参观旅游、曲艺比赛、社会公益活动等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也可以开展保健知识有奖问答等来调动老年人参与的热情。针对居住在当地的外来老人,可以策划开展“老漂族”等活动,帮助老人从融入社区开始重新建立社交圈,使外地老人感受“第二故乡”的亲情。老年节目还可以让少年儿童、青年人和老年人同台献艺,进行互动,这不仅让老年人在笑声中消除了“代沟”,还让老人仿佛回到了“青少年时代”,使其通过广泛参与,建立起对节目的忠诚度。
  可以说,节目外的活动拓展提供了一种“替代性满足”,为老年听众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使老年人与社会保持更多的接触。
  总之,作为有责任意识的广播人,我们要紧扣老年群体的需求,紧跟媒介发展的潮流,提高节目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宣传效应,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采制个性化、专业化、本土化的节目,说老年之事,解老年之忧,传老年之声,做老年之友,为老年朋友提供更多的精品节目和服务,使老年广播节目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年朋友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展示老年朋友风采的亮丽窗口,成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家园。
  注 释
  ①王思斌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1月第2版,第62页。
  ②③⑤王思斌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1月第2版,第165、174页。
  ④《中央电台老年之声改版》,中国新闻出版网,2009年8月18日。
  参考文献
  1.张剑峰 陈飞《试论老年广播品牌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载《中国广播》2012年第7期。
  2.刘丽娜《浅谈老年电视栏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载《新闻传播》2011年第3期。
  3.余涓《老年广播节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载《声屏世界》2010年第4期。
  4.韩书玲《试谈如何办好老年广播节目》,载《理论观察》,2009年第2期。
  5.吕琳《老年群体对广播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6.张超 王悦之《老年节目:广播的新机遇》,载《青年记者》2007年第14期。
  7.老年之声频率素描,http://www.cnr-ad.cn/advinfo-Detail/info23.htm。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吕晓虹)
其他文献
2003年4月,国务院批准航天育种工程立项,由农业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科工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育种卫
本文以举案说法的方式,提出媒体日常报道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并着重从现行法律规定出发,阐述媒体报道中应如何善用特许权合理规避诉讼风险。
16头中国西门塔尔阉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被分为4组,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以包被铜为铜源,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铜0、8、16和24mg/kg,研究包被铜对西门塔尔牛营
广播记者要采写优稿,必须打好理论功底,提升新闻嗅觉,敏锐捕捉好题材;要有扎实文化功底,具有积累知识感悟生活的能力;同时还要创新表达,精通写作;在写作手法上情真意切,以深情感人。
由吴季兰先生任编委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施培新研究员担任主编,由全国食品辐照研究专家联合撰写的《食品辐照加工原理与技术》一书已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
期刊
目的制订癥瘕消散丸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鸡血藤进行了鉴别试验。结果用TLC法检出了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鸡血藤。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
摘 要:虚假新闻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虚”新闻对记者的杀伤力最大。它在要求新闻快速更新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更容易鱼目混珠、蒙混过关。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作为媒体工作者,应该时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坚持三贴近原则,用亲身的验证来甄别事实,杜绝“虚”新闻。  关键词:“虚”新闻 重大突发事件 报道 传播影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近年来随着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增多
利用PCR技术对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内共生菌进行分子比较研究,筛选出C、D、G和H等4对引物,分别能够扩增出烟粉虱内共生菌的groEL基因、初生内共生菌与次生内共生菌的16SrDNA基
期刊
充分利用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以形助数,以数辅形,”不仅能使解答新颖独特,形象直观,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的发散思维和驾驭数学的能力,下面举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