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_z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占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方案在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2种或2种以上的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采用GEMOX方案进行解救化疗的27例淋巴瘤患者,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相关的预测指标.结果 24例患者可评价近期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4例(16.7%),部分缓解(PR)7例(29.1%),稳定(SD)6例(25.0%),进展(PD)7例(29.1%),总缓解率为45.8%.在获得CR和PR的11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例,霍奇金淋巴瘤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个月(95% CI为1.6~14.4个月),11例获得CR和PR患者的中位PFS为19个月(95% CI为11.1~26.8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6例(59.3%),出现Ⅲ~Ⅳ度血小板减少11例(40.7%).前次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与GEMOX方案的缓解率相关,前次化疗敏感患者的GEMOX方案缓解率为83.3%,前次化疗不敏感患者的缓解率为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EMOX方案对于经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淋巴瘤患者有较高的缓解率,患者耐受性好,部分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对前次化疗敏感的淋巴瘤患者,GEMOX方案化疗的获益可能性更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高转移性人卵巢癌细胞HO8910PM特异性结合短肽对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HO8910PM细胞为靶细胞,人正常卵巢上皮7311细胞和卵巢癌HO8910细胞为吸附细胞,用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4轮差减筛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对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鉴定.建立特异性短肽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分析其对裸鼠成瘤能力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
自肺癌领域首个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上市以来,随着对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药物因其低毒、高效、便于给药的临床特点,己逐渐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选择之一.Mok等[1]研究显示,吉非替尼在优势人群中的疗效显著优于非选择性人群,从而推动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目的 分析CT和MRI影像学检查在预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相关性浸润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IPMN患者的术前CT和MRI资料,其中7例患者术前同时进行了CT和MRI检查,9例患者仅进行了CT检查,11例患者仅进行了MRI检查.分析影像学上病变位置、导管累及类型、病变形态、病变最大径、主胰管扩张程度、胆总管扩张程度与IPMN相关性浸润癌发生
目的 分析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7年9月至2005年12月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91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SPP1、ASPP2、iASPP和p53的表达,分析ASPP家族蛋白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Ⅲ~Ⅳ期NSCLC患者中,ASPP2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和7个月,差异有统
目的 探讨小于扰RNA(siRNA)沉默宫颈癌SiHa细胞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的表达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MACC-1 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宫颈癌SiHa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SiHa细胞中MACC-1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和Boyden小室检测转染前后SiHa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侵袭能力,分析与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价值.方法 对首程治疗行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血行转移的304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后放疗组140例,术后放化疗组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顺铂加紫杉醇,21 d为1个周期.结果 全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56.6%和43.3%,中位生存时间为49.7个月.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GIST患者的CT影像和临床病理资料,统计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程度、坏死程度以及有无钙化等指标,并与免疫组化类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85例GIST中,平滑肌方向分化26例(30.6%),神经方向分化20例(23.5%),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10例(11.8%),缺乏分化特征29例(34
目的 评估目前横结肠系膜浸润胃癌T分期的合理性.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T4期原发性胃癌808例,根据脏器浸润情况分为无浸润组(穿透浆膜的T4a期胃癌)638例,非系膜组(横结肠系膜以外单个脏器浸润的T4b期胃癌)126例,系膜组(仅横结肠系膜浸润)44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和预后.结果 无浸润组、非系膜组和系膜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率、肝转移率、肿瘤Borrmann分型、病理
目的 探讨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特征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临床随访资料完整的胰头癌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分站以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22例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90例(73.8%).每例患者淋巴结转移1~ 28枚,中位
目的 探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直径≤3 cm的临床Ⅰ期(cⅠ期)原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可行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间270例原发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270例患者的肿瘤直径≤3 cm,术前分期均为cⅠ期,均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8%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