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总结和探索人类已往活动的一门学科,历史具有强烈的鉴古知今的作用,而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传承和积淀的历史。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实现认知目标,而且应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意志、道德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因为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更是帮助学生登高望远的山石。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传承,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关注的内容。
  一、利用历史知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对渗透历史中的传统文化可以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教学内容中丰富的具有启迪性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说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及他那“慷慨赴死易,从容守义难”的人生实践,就强烈地震撼了后人。再比如说“美国国父”华盛顿在带领大陆军与英军作战,以及引导美国逐渐走向民主、强盛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世人。这些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而言,无疑为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必要参考。另外,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的兴旺更替,也会让学生逐渐意识到顺应历史潮流,及时调整治国措施与时俱进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是有利无害的,从而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生活的变化,养成善与探究、勤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结合实际做出促进自身发展的改变。又比如说在介绍古代文化时,对于古代先哲们的思想,比如学生比较熟悉的孔子的言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语文中所学到的知识,联合历史背景,让学生认识到古代先哲们的许多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不加区分地摒弃这些重要的思想精髓,则将会对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二、挖掘教材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累,为中国甚至于世界人民都留下了一笔丰厚财富。这些财富,无一不凝结于历史知识的每个角落。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上有限的知识背后的深入文化内涵,引导和组织学生对这些涉及的文化和思想进行交流、探讨,从而让学生从这些历史知识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不同时期的不同字体下的同一个文字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探寻文字的变化特征。探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文字的线条由最早的比较曲折的象形逐渐变得平直和简易、象形程度变低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文字的发展进步及社会生活对文字运用程度的提高,侧面反映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而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并非古今割裂的而是有继承性的。又比如说在讲到封建君主专制体制时,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至上的原则,皇帝作为一切政务和权力的中心,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河中,其政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社会的安稳动荡,所以皇帝为中心的观念其实一直都根植于中国普通民众心中。总之,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并没有设置专题进行介绍,但是许多历史知识中就已经渗透有许多文化精要了,所以,只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这些文化精要加以归纳、渗透、延伸,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一点一点地融入每一章节中,传统文化也就逐渐进入学生心中。
  三、细品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虽然,初中历史教材没有专门的课题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无论中国古代史还是中国近现代史中都专门设有思想与文化专题,对于渗透传统文化而言,这些无疑也是重要题材。特别是专题当中的许多艺术作品,毕竟图案和文字更能展示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而且古人留给了我们不计其数的以文字和图案为载体的作品。除了那些充满人性光辉的思想典籍,还有许多渗透着个性与思想的艺术作品。如说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众多作品无不显示了泱泱中华繁荣而灿烂的艺术史。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鉴赏于品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而且对于继承传统艺术家们的艺术个性,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比如说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对世界建筑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故宫的建造,就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绝世成就,也反映了中国古人无双的智慧。同时故宫建筑格局也强烈反映出了古代社会皇权至上、等级分明的特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又比如说作为秦汉雕塑的杰作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时,除了要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兵马俑中不同人物的面部表情,了解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同时通过整体把握兵马俑的排列、布局及雕塑原则了解古代社会的军队编制和作战工具等方面历史知识,明白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经过国人几千年不断的继承和发扬的最终成果,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继承优秀,提高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有限的历史内容中无限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达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教育方法、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影响着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着学生成长的速度和倾向.本文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机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农机化的发展对策.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 RDV)是双壳层的二十面体球形病毒.用含水冷 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计算机三维重构方法测定去除了外壳层和内部RNA的RDV内壳 层颗粒的3.3nm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内壳层表面较
在中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正确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必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  第一:运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化学教学生涯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动力,而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恰恰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主要源泉,它通过直观的现象不但补充
摘 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文化;课堂教学;文化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家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发展。高中历史新课程就是伴随着教育改革而进行的创新,但新课程在实施和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来达到使学生减少错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人非圣賢,孰能无过。但是,作为教师,怎样正视学生犯的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引导,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呢?我就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生为本,宽容待错  新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是电子设备的中心.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仪表的设计观念和结构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影响到了电子设备的发展.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正逐步向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