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筑业的完善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初步建成了完整的建筑行业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完善,建筑施工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混凝土施工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整个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直接决定着整个施工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的建筑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的建设数量增长迅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为现阶段建筑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建筑物自身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其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质量和标准化,只有建筑材料和施工标准有了保障,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施工方技术直接与建筑质量、建筑水平相联系。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与一般混凝土施工相比,技术难度更大,对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也相应得较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由于施工表面积较大,相应的表面系数就会减小,特别是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热量释放会相对较为集中,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过高,温差加大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受热不均,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这也正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所在。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所以具有较高的难度,是因为其施工过程以及之后的施工质量很容易受到自身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效果。大体积的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在 1m 之上,或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热量能够引起墙体表面裂缝的混凝土。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物和大型整板会经常用到大型混凝土。但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的脆弱性,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裂缝相当普遍,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大型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产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方面、材料方面、施工方面以及外界环境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施工方面因素导致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裂缝按照其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塑性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塑性沉降裂缝以及外加剂使用不当导致的裂缝。塑性收缩裂缝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墙体表面的水分被快速蒸发导致的,特别是在高空现浇混凝土及炎热季节阳光直射混凝土表面的情况下,塑像收缩裂缝会更加明显。温度裂缝是由于水泥水化使得混凝土内部升温或者外界气温快速上升的情况导致的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最终导致裂缝出现。塑像沉降裂缝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比不当导致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粗骨料级配不连续、数量不够以及水灰比不当等因素。
3 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策略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了城镇中高层建筑物的大量建设,使得在建筑行业中的大型混凝土施工数量逐渐增加。
大型混凝土建设与平常的混凝土建设相比,水泥用量较大,而且水泥水化之后释放的热量也较多,导致混凝土内部承受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成倍地增加,墙体表面的裂缝出现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因此,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革,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建筑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降低水泥水化放热导致裂缝的可能性
水泥水化的过程中会释放部分热量,为了防止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在选择水泥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常用的低水热化的水泥主要有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等。为了减少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使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来避免出现因水泥水化放热过多导致的墙体裂缝。另外,混凝土的极限伸拉强度也与墙体表面裂缝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采用良好级配的粗集料,对砂石的含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承受能力。
3.2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技术
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的质量直接与混凝土的硬度、抗压能力以及最终的使用效果都有直接的关联。因此,要想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就必须要从完善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开始。混凝土的浇筑应该连续进行,两次浇筑之间间隔的时间尽量缩短,一定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下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障上一层的混凝土能够完全覆盖下一层,避免出现施工裂缝影响施工质量。混凝土振捣过程包括3个步骤:混凝土坡脚的振捣、坡中间的振捣以及最后对混凝土坡顶的振捣。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为宜,至于混凝土的表面要用刮杠进行刮平处理,最后再用木抹拍实抹平。
总体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对较为复杂,比一般类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更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难点。除了在施工中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标准、降低水泥水化放热导致裂缝的可能性、完善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以外,还要加强对施工后期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邵建新.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2]何靓.刍议房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12).
[3]刘莹,周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初步建成了完整的建筑行业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完善,建筑施工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混凝土施工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整个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直接决定着整个施工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的建筑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的建设数量增长迅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为现阶段建筑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建筑物自身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其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质量和标准化,只有建筑材料和施工标准有了保障,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施工方技术直接与建筑质量、建筑水平相联系。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与一般混凝土施工相比,技术难度更大,对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也相应得较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由于施工表面积较大,相应的表面系数就会减小,特别是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热量释放会相对较为集中,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过高,温差加大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受热不均,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这也正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所在。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所以具有较高的难度,是因为其施工过程以及之后的施工质量很容易受到自身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效果。大体积的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在 1m 之上,或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热量能够引起墙体表面裂缝的混凝土。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物和大型整板会经常用到大型混凝土。但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的脆弱性,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裂缝相当普遍,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大型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产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方面、材料方面、施工方面以及外界环境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施工方面因素导致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裂缝按照其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塑性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塑性沉降裂缝以及外加剂使用不当导致的裂缝。塑性收缩裂缝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墙体表面的水分被快速蒸发导致的,特别是在高空现浇混凝土及炎热季节阳光直射混凝土表面的情况下,塑像收缩裂缝会更加明显。温度裂缝是由于水泥水化使得混凝土内部升温或者外界气温快速上升的情况导致的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最终导致裂缝出现。塑像沉降裂缝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比不当导致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粗骨料级配不连续、数量不够以及水灰比不当等因素。
3 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策略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了城镇中高层建筑物的大量建设,使得在建筑行业中的大型混凝土施工数量逐渐增加。
大型混凝土建设与平常的混凝土建设相比,水泥用量较大,而且水泥水化之后释放的热量也较多,导致混凝土内部承受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成倍地增加,墙体表面的裂缝出现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因此,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革,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建筑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降低水泥水化放热导致裂缝的可能性
水泥水化的过程中会释放部分热量,为了防止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在选择水泥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常用的低水热化的水泥主要有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等。为了减少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使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来避免出现因水泥水化放热过多导致的墙体裂缝。另外,混凝土的极限伸拉强度也与墙体表面裂缝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采用良好级配的粗集料,对砂石的含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承受能力。
3.2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技术
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的质量直接与混凝土的硬度、抗压能力以及最终的使用效果都有直接的关联。因此,要想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就必须要从完善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开始。混凝土的浇筑应该连续进行,两次浇筑之间间隔的时间尽量缩短,一定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下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障上一层的混凝土能够完全覆盖下一层,避免出现施工裂缝影响施工质量。混凝土振捣过程包括3个步骤:混凝土坡脚的振捣、坡中间的振捣以及最后对混凝土坡顶的振捣。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为宜,至于混凝土的表面要用刮杠进行刮平处理,最后再用木抹拍实抹平。
总体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对较为复杂,比一般类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更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难点。除了在施工中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标准、降低水泥水化放热导致裂缝的可能性、完善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以外,还要加强对施工后期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邵建新.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2]何靓.刍议房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12).
[3]刘莹,周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