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路径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时代号召,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五育予以坚持,凸显以“美”育“德”的现代化融合式教育方式的实践价值。文章主要从教育实践的领域着手,对“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路径进行细致分析,希望可以为小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美”视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21-02
  引 言
  近些年,党和国家对德育与美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美”育“德”的现代化教学理念逐渐发展为当代小学教育的关键理念。从“美”的角度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进行积极探究,是对当代国内教育改革,特别是思政课改革的积极响应,也是提高我国小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抉择。
  一、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不足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依然局限在理论层次,并且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产生抵触心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依然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采取机械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教学知识。此种教学方式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道德修养的提升产生一定影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未对课堂的细节进行充分捕捉,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并且要对课堂中可以开展教学的素材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小学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对教学资料进行收集,但是却未及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对学生收集的资料的价值有所忽视,从而未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1]。
  二、“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路径
  (一)在优美情景中学习知识
  通常来说,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进行导入。优美的情景便于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接受。优美是一种审美形态,内容与形式较为和谐,规律性与目的性有机统一,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可以让学生获得精神与感官的双重审美享受。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利用优美情景可以使学生轻松舒畅、直接简单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与吸收,这对学生道德感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创设直观优美的情景可以使学生对真善美的认同感得到有效提升,引发学生对娇弱事物的同情心,从而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例如,小学教师在对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冬天》开展教学时,先要使学生了解冬天美丽的景物。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可知,他们对冬天的了解绝大部分与雪有关,并且各种冬日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雪,然而学生却对雪花知之甚少。因此,小学教师可以从“美”的角度对教学设计进行考虑,创设优美情景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微观视角将雪花的优美呈现在学生眼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动态的雪花进行播放,为学生展现各式各样的雪花图,学生沉浸其中,教师再配以解说,学生就可以加深对雪花的了解。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道德知识,还可以通过对优美情境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2]。
  (二)在审美中增强情感体验
  学生在积累一定道德知识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对更高级的道德情感进行了解与认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美”的视角出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移情与道德移情都是直觉思维过程,经常需要对情景化、直观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予以借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听觉、视觉有效锐化人的移情能力[3]。
  据相关部门调研得出,若是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式感受体系,则可以使学生的通感更为顺畅,并且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例如,若想让绝大多数未形成国家地理概念的低年级学生了解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存在极大差异,并且培养其爱国热情具有极高的难度。教师将全国各地图片向学生展示,仅仅可以开阔其眼界,而无法帮助学生敞开心扉。缺乏丰富的知识积累、缺少家国情怀都会影响学生对国家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情感认同。因此,小学教师可以对情感体验予以加强,其可以通过几张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以及歌曲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从而使学生的感觉通道得以打通。学生可以通过图片中的美景以及教师动情的讲解加深自身对国家的认知,奠定自身的感情基础[4]。
  (三)在壮美中磨炼道德意志
  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存在较高难度。情感激发通常只是一瞬间,而将其转化为行为,并且使其逐渐发展为道德习惯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道德意志予以強化。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未被激化前,壮美是崇高美的通常表现,其在转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教师需要应用壮美[5]。
  例如,在对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对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与中秋进行了解。如在对端午节进行讲述时,教师可以围绕屈原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讲述屈原的人生悲剧,从而使学生沉浸在壮美之中,对伟大精神与力量进行深刻感受。从屈原的人生来看,其人生是壮美的,此种英雄式的壮丽色彩可以引导学生对屈原的大无畏精神产生敬佩,进而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意志与情感。从伦理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可以对屈原所处历史环境中的善恶进行充分鉴别,从而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此种壮美具有极强的道德感染力,在冲突对抗中可以帮助学生对自我进行完善,并且在理性回归后又会趋于平静,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意志得以持续强化。绝大部分美学家认为审美意识的最高形式就是壮美。相较于优美,壮美具备严肃的责任感与理性的反思,人物命运与不幸可以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对学生的意志进行磨砺,帮助其对人性的弱点进行克服,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道德意志[6]。   (四)在飞白中提升自主行为
  飞白主要是指书法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笔法。据传,此笔法是由汉代书法家蔡邕所创造,其是受到工匠用刷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此乃一种较为特殊的审美形式,看似残缺,但由于飞白的出现,书法展现出生动,而生动的原因主要出自它的自然。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完美的状态是生命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状况。因此,书法家通常追求飞白。而教育家要对学生行为养成中的“飞白”予以尊重[7]。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時,往往会坚持“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原则,并且针对小学不同年级,教师要对要求进行适当提升。例如,部编版教材二年级《我们有新玩法》一课,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学生需要在此课中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提升,并且要深化创新行为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积累,使量变最终实现质变。教师在对“跳绳”游戏进行改造时,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将其分为三次,并且在每次活动后要对评议工作予以重视,要积极开展总结工作,从而使理性思维水平得以提升。创意逻辑的一般规律为重复、变形与增减,教师要积极开展相关实践工作,通过师生评议,帮助学生探究行为完善的方法,此操作对学生行为发展给予了充分尊重[8]。
  结 语
  教师要积极响应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号召,并且深刻认知以及感受五育并举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要对“美”育“德”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尝试,要让学生在优美情景中学习知识,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壮美中磨炼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飞白式自主行为等多种教学路径,从而提高“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并且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教育经验进行积累,对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规律予以遵循,并且从美的角度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云娟.审美化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融合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刊),2021(4):83-84.
  [2]蔡明月.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26):102-103.
  [3]孙艳婷,张晓玉.美学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美育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6):162-163,169.
  [4]尚力沛,程传银.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2):29-36.
  [5]余慧华.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天津教育,2020(23):26-27.
  [6]徐永胜,李建敏.核心素养视域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0(Z1):120-124.
  [7]张 莹.探析实践视域下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4):20-21.
  [8]王郧军.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9(7):54-55.
  作者简介:刘 鸣(1981— ),江苏连云港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掌握知识重点,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特性,合理应用直观演示教学方法。教师使用直观演示教学方法,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直观演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世界,教育行业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有关部署要求,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也全面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本文以“商务办公技能训练”课程为例,借助“学习通+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平台,实施线上教学实践,对平台各自的优缺点展开分析,针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
摘 要:初中北师版数学教材注重问题情境的导入,通常以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数学或其他学科中的问题为知识学习的导入,文章作者认真研读教材及教师用书,总结每一节课教材设计的导入,提高自己对每节课知识点的认识,理解知识产生的由来,希望每一节数学课在导入阶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更有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北师
近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对学生英语素质的需求,网络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英语学习中。新媒体以群众性和共享性、互动性和即时性、多媒体性和社区性的优势,为英语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平台。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下英语口语学习方式的变化,如何构建新媒体背景下的新型英语学习模式,探讨了新媒体短视频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优势以及提出了新媒体短视频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摘 要:文章引入修正的物理试题难度量化模型,综合考虑了七种影响试题的难度因素,并对每一个难度因素进行水平划分,然后应用量化模型对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每个题目的绝对难度和整体难度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在试题难度量化的基础上,文章对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的难易分布、难度因素、整卷难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考物理试题;难度量化模型;绝对难度;难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识字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当今语文教育的研究热点。文章采用文献检索法,通过对近十年有关识字教学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发现已有研究都能很好地发现当今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但已有研究多为小学低学段的研究,对其他学段有所忽视,特别是对情况特殊的农村学校缺乏研究,研究领域窄,研究方法单一。最后文章作者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国民的综合素质,对此逐渐加大对教育改革的力度,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教育事业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对各科教学的要求也明显提高,除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而高中物理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因此,高中物理必须肩负起自身教学的义务,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教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方法需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以及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紧迫性不断增强。本文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思政元素挖掘进行了探讨,以审计学专业的思政融入教学实施为例,结合审计学专业特性,初步践行《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和经验总结,力求使本课程对学生经济素养和德育素养的培育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广大教师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教育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方向靠拢。新课改要求课堂體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应将创新教学方式导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不足、创新教学的优势和如何将混合环境下的教学创新进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摘 要: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举措,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丰富幼儿学习体验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此,文章解读了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意义,分析了开展的原则,解读了有效开展的措施,旨在通过营造户外自主活动氛围、设计户外自主活动主题、制定户外自主游戏活动规则、实施户外自主活动评价等方法,积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