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没钱可找警察借一点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hig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第二次在日本丢钱包了,上一次应该是10年前,把钱包落在出租车上,最后司机给我送了回来,因为钱包里现金多,我给了他几万日元的谢礼。这一次有点悬,因为钱包里只有2万日元现金,没啥油水。
  最后大家建议,要不去附近的警察岗亭问问,是不是有人捡到交给了警察。
  于是几个人陪我一起去市谷車站前的警察岗亭。值班的警察告诉我,没有人送钱包过来。这下,我可死了心。
  不过,警察问我:“钱包里有没有个人证件?”我说有,有在留卡。他打开东京警视厅失物招领网站,输入我的名字,结果居然看到我的钱包已经出现在“拾到物”的名录上。
  从丢失钱包,到看到捡到信息出现在网上,前后是3 个小时,这个速度已经够快了。但是这位警察说,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人把捡到的东西送到警察岗亭或警察署,只要有名字可以确认,都会在第一时间直接登录失物招领网站。他说:“丢失东西的人一定很着急。”但是警察打电话去咨询后得知,保管钱包的人已经下班,钱包锁在保险柜里。没办法,只能等过了周末去领。
  离开岗亭时,警察问我:“口袋里有没有车钱?”我说:“你借给我?”他说:“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有制度,岗亭可以借钱给你。”
  警察的话,让我产生了好奇:“是什么制度可以借钱给我?”
  他从网上调出了一个网页,上面写着“公众接遇赔偿费制度”。这项制度是在1963年开始实施的,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警察说,这项制度是警察对遭遇特殊困难的人实施的一项紧急资金救助措施,主要应对4种情况:第一,外出时被盗或钱包遗失者的交通费;第二,对于失踪者实施保护时所需要的应急费用;第三,倒在路上的病人的保护费用和对遭遇交通事故等负伤者进行救护时所需要的费用;第四,其他认为有必要实施救助的费用。
  我问警察:“你能借给我多少钱?”他回答:“一般来说,是1000日元(约60 元人民币)。但如果是在外地,所需路费较多的话,只要情况属实,也会借。”
  借了警察岗亭的路费之后,怎么归还?他说:“到东京警视厅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岗亭和警察署都可以归还。在外地的话,可以通过邮局现金邮寄。”
  “假如说借了钱不还的话,会怎样处罚?”
  他说,这笔经费属于国民税金(国库资金),借了不还的话,原则上是触犯了“诈骗罪”,但是一次的话,警察不会追究。如果多次借钱不还的话,那么,警察就会采取行动。
  警察借出去的钱,归还率有多少?
  2015年东京警视厅的数据显示,一年中有13998人借钱,借出去的金额为688.7346万日元(约40万元人民币), 归还率是78.6%,这一数据比2009年的64.3%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也可以看出,超过20%的人,还是借钱没还。
  当然,我没有向警察叔叔伸手要钱,但是,真心感觉到“公众接遇赔偿费制度”是一项好制度。
  (鲍奎松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们从两三岁开始,就背着小小的书包,唱着耳熟能详的儿歌去上学。那时候你是不是也哭着鼻子不愿去上学,还觉得树上天天无忧无虑“唱歌”的鸟儿更加幸福呢?但是你知道吗,其实鸟儿也不是生来就会唱歌,它们也要经过辛苦的学习呢。  鸟的学习行为  鸟儿为什么要学唱歌,专家说雄性鸟用歌曲来表达对雌性的追求和对其他雄性的示威,唱得越好才能占据越高的地位
期刊
我出生于东京中野的锅屋横丁,靠近新宿歌舞伎町,在一个类似于大杂院的公寓长大。  我们住的公寓,厨房面积仅为两块榻榻米大小。虽然有厕所,但没有浴缸。寝室面积只有六块榻榻米大小,父母、姐姐和我四个人就睡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到了早上,得赶紧把被子叠起来。因为这间屋子既是我们的起居室,又是孩子们的玩耍间,还是我们的客厅。  在那个时代,这样的生活是司空见惯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我们所在的公寓一共有八户
期刊
①  最近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在睡前玩手机。原本想就看一则新闻、一个视频、一段留言,可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稍不注意,就到了凌晨两三点。  本来我每天要在早上五点起床看会儿书。由于晚睡,早上就起不来。就因为一个不自律的行为,一整天的安排都给打乱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一周以后,我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知道,如果再不果断戒掉这个坏习惯,我就会被它彻底征服,然后再纠正就更难了。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发狠了,
期刊
提到《新闻联播》,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是这样的:“咚咚咚咚……”一段激昂的音乐后,两个身穿正装的主持人,字正腔圆地说:“各位观众,晚上好……”这套流程几十年如一日,每晚7点准时出现。  现在,年轻人看到的抖音却是这样的,对香港国泰航空一些工作人员,主持人康辉说:“No zuo no die。”台湾地区政论节目称大陆人民吃不起榨菜,主持人欧阳夏丹笑着回怼:“宵夜的时间到了,要不,上点儿榨菜?”  自19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艺术家,他的有些观点我真是不敢苟同。  他会拿起一朵花,说道:“看,这花多美啊!”  是啊,花很美,我也这么想。  他接着会说:“你看,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会欣赏花的美;而你是个科学家,只会职业性地去层层剖析这朵花,那就无趣了。”我觉得他在胡扯。  首先,我相信,他發现花很美,其他人和我也能看到。不过,我可能没有他那样精妙的审美感受,但是毋庸置疑,我懂得欣赏花的美。  我同时还能
期刊
听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话说,有一个人经过了严格的间谍培训,那是千辛万苦,但是最后沒有通过选拔。他很不服气,跑去跟教官理论说:我挺不错的啊,你们为啥不要我?  教官说:这么着吧,再给你一次机会,现在你去某某图书馆里面,找到第几个书架上的第几本书,把夹在第103~104页的一张便条给我拿过来,拿来,就算你通过。这人兴高采烈地就去了。  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心甘情愿地说:我懂了,我被淘汰一点都不冤。我
期刊
我有一位朋友,临时被叫到杭州开一个会,需要在次日上午八点抵达杭州。但当时他在江苏的一个小城市,他的秘书联系了所有熟人,也订不到那个时间的火车票。后来,这位朋友对秘书说,你找熟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买火车票对吧?你买火车票又是为了什么?  秘书听了这段话,恍然大悟,赶紧给领导约了一辆出租车,硬是坐著出租车连夜赶到了杭州。这个朋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次日八点到达杭州,而不是找到火车站的熟人。当他们重新回
期刊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内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儿童的对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里面的内容一定特别好玩。可是当我真正看了这本书时,我感到极其震惊,因为里面没有一句是在哄孩子,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根本不在乎孩子当下能不能听懂他们说的话,他们每个人说话的语调和措辞都和他们跟同龄人交流时一模一样,严谨而客观。  为此,我曾经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儿童教育专家桑新民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从儿童教育的角
期刊
萨达吉去一所学校学习逻辑。  “首先,我将借助一个例子向你解释逻辑,”教授说,“你有鱼塘吗?”  “有。”萨达吉说。  “这意味着你喜欢鱼。”教授继续说道。  “是的。”  “那就是你爱水。”  “是的。”  “每个人都喝水,所以你爱每个人。”  “是的。”  “如果你爱每个人,你就爱女孩。”  “是的。”  “如果你爱女孩,那你就是个男孩。”  “是的,我是个男孩。”  “如果你是一个男孩,你爱
期刊
对于接受者来说,教养既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折磨;正因为这个缘故,对于供给者来说,教养问题便显得迷人又艰难。身为一个父亲,那些曾经被孩子问起:“这是什么字?”或者“这个字怎么写?”的岁月,像青春小鸟一样一去不回来。我满心以为能够提供给孩子的许多配备还来不及分发,就退藏而深锁于库房了。老实说:我怀念那转瞬即逝的许多片刻,当孩子们基于对世界的好奇、基于对我的试探,或是基于对亲子关系的倚赖和耽溺,而愿意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