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 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教育在夏、商、周时代就开始了。当时,政府就有分工明确的官方教育机构,把教育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那时学校的名称分别叫做“庠、序、校”,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校有两种规格:一是国学,设立在天子所在的地王城。也就是首都,以及各诸侯国的国都;二是乡学,指地方学校,一般是小学,按地方行政区划分设立。
  国学和乡学全部由官府承办。它的垄断性十分明显:第一,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只有官府办学,老百姓不能办学。宫学所接收的教育对象只能是贵族子弟。而平民子弟没有资格上学。第二。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官学控制了学校教育的教材书本,文化典籍,这些都保管在典藏库中。由专门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吏保管。这些保管书籍的官吏,同时也是学校的老师,身兼两职,“官师合一,可以世袭,一代一代往下传。第三,惟官有器,而民无器。只有官学里有教学场地和教具,如校舍、教室等,老百姓没有教学场地和教具。这种“学在官府”大一统的教育,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所带来的后果是:学校少。读书难。广大老百姓的子弟不能上学读书,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不满。天子为了确保君位。不得不平息此起彼伏的战乱:各诸侯为扩大势力、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也无心顾及学校教育。这样,国学与乡学纷纷关门,官学逐渐消亡。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个新的阶层——士。突然崛起,显示了活跃蓬勃的力量。他们凭借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以及从事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专长。来为权贵服务,不少权贵也养士成风。他们中有些人,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都聚徒讲学。如邓析、墨子等纷纷开办了私学。其间。孔子首创私学影响最大,他创办私学有三个原因:
  第一,他自己的家庭贫贱,无法上官府的学校,在上学问题上,他有切肤之痛。他想创办私学,让平民子弟上学。第二,他想改变官府的用人制度。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1》)先进行礼乐学习而后再做官的人,是乡野平民。已经做官而后进行礼乐学习的人,是有官位的世袭子弟。如果我来选用人才,我主张用先进行学习的乡野平民。这里,孔子明显地表现出对贵族特权、官吏制度强烈不满,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官吏制度。第三。通过办学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孔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要通过办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他曾借评论酒杯抒发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25》)觚,是装酒的酒杯,周朝的酒杯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腹部有四条棱角。现在制作的酒杯改成圆筒型,再也没有棱角了。这酒杯也不像酒杯呀,这是酒杯吗?现在都乱套了!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春秋末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礼崩乐坏,犯上作乱”。名义上虽然有一个统一的周朝。但是周天子已经控制不了天下的局势。诸侯一个个心怀鬼胎,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利欲熏心的权势者疯狂地追逐着权力。比如说。齐景公的哥哥不守君道,与大臣崔杼的妻子通奸,被崔杼杀死。在一片纷乱之中,景公即位。景公刚当国君没有几天,大臣崔杼和庆封一手遮天,把持朝政,他们又互相勾心斗角。接着,庆封又杀死崔杼而专权,拉帮结派,完全暴露出要取代景公的狼子野心。君臣之间、群臣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
  再如,卫灵公有个宠妃叫南子,她妖冶乱政,儿子蒉聩多次向父亲进言,把南子得罪了。蒉聩被迫逃到国外,卫灵公死后,按法定程序,应该是太子蒉聩继位,结果却把蒉聩的儿子辄立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蒉聩不服,在晋国的支持下,带兵袭击儿子,儿子不得已仓皇逃到鲁国,蒉聩回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卫庄公。父亲与儿子刀枪相见,你死我活,这就是孔子概括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他一方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建国方略,寄希望于当政者运用前代圣君的治国之道,来协调、缓和君臣矛盾、君民矛盾、父子矛盾、兄弟矛盾,等等,希望建立一个以仁政为主体的、“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他想通过办教育来培养人才,来参与国家的治理,推行仁德政治,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此,他在沉寂的古老大地上破天荒地提出了教育宣言:“有教无类。”(《卫灵公·39》)类,类别,区分。只要有教育存在,就没有受教育对象的区别。这一“有”一“无”,向世人公开表明:孔子私学的大门向社会大众敞开,向平民子弟敞开,揭示教育权利的公平性,教育对象的普遍性,执行中不可动摇的坚定性。
  “有教无类”,虽然只有四个字,却完整地诠释着教育的含义:就其受教育对象来说,不分贫富贵贱,种族氏族,亲疏远近,智愚善恶,等等,受教育者没有等级差别,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普遍的、公平的、公正的。教育要为所有的人服务。这是人类平民教育的第一声春雷,为平民教育首开先河。
  “有教无类”对自古以来“后进于礼乐”的教育传统,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决裂;对贵族的特权教育,表示了鲜明的反叛;对“学在官府”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平民教育宣言,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大众教育宣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精练、最有价值的教育宝典。孔子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中,成为伟大的教育改革家。
  孔子是当时的知名人物,他30岁时在自己的家乡阙里创办了私学,在杏坛聚徒授课。根据《论语》及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他一生40多年的教育生涯,确实证明他践行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表现出5个特点,
  1、面向天下收徒。孔子收徒的基本倾向是心怀天下,广收四海学子。有教无类,有着极强的感召力,许多学生从四面八方踊跃投奔到孔子门下。从地域来看,由于孔子的声名远扬,慕名而来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主要是鲁国的,但也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几乎遍布天下,即当时的整个中国。比如,冉求来自鲁国,公冶长来自齐国,子贡来自卫国,子游来自吴国,司马耕来自宋国,颛孙师来自陈国,等等。
  2、不分种族氏族。从民族看,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把“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这在当时华夏独尊把狄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超前意识和革命精神,
  3、不分贫富贵贱。对于孔子的学生成分、当时有人发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的感叹,说他的学生成分相当复杂。从学生的出身来看:有鲁国贵族上卿孟懿子、孟武伯,大夫南宫敬叔,家财万贯的公西赤,还有巨富商人“家累千金”的子贡。有一般读书人的子弟,如澹台灭明,生活困难窘迫,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绝大多数是平民的孩子:有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像穷居“陋巷”的颜回父子,有住房“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的原宪,有衣衫褴褛,“捉襟而肘见”的曾参父子,“衣若悬鹑” 的子夏,有出身贫寒的闵子骞、颛孙师,“卞之野人”的子路,还有“贱人”的子弟,冉雍(字仲弓)的父亲就是“贱人”,家中没有“置锥之地”,更为凄苦的是有的学生自己就是“贱民”,如冉伯牛、冉求等都是“贱民”,等等,这些寒门子弟终于能上学了。
  4、三代同堂受教。从年龄来看,孔子接收学生完全没有年龄的限制。有年龄大的学生,如秦商,孔子只大他4岁,颜路(颜回的父亲),孔子只大他5岁:有年纪比较小的学生,如冉孺、曹恤等,孔子要大他们50岁:而公孙龙,孔子要大他53岁,相当于孙子辈的学生:其他年龄段的学生也都有。还有父子同堂的学生,如颜回与他的父亲颜路,曾参与他的父亲曾点,他们都是同窗受教。孔子的学校里,经常是三代同堂受教。
  5、接收另类学生。这些学生或者自身有问题,如公冶长曾坐过监牢,孔子说“不是他的罪”,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有的学生,如司马桓魋的弟弟司马牛,他的哥哥司马桓魋曾经要杀孔子,孔子不计前嫌,冒着危险收他为徒。因为司马桓魋在宋国谋反,被国君镇压下去,他们全家四处逃窜,司马牛逃到鲁国,孔子收他为徒。
  管中窥豹,以上可见孔子接收学生的一斑。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基本上做到了有教无类。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7》)“自行”,指有志求学来到孔子门下的人。“束脩”,带一把腊肉干,这是当时人们互相走动最普通、最一般的礼物。相当于今天,我们到朋友或熟人那里去,买点水果、点心什么的,一种礼貌和友好的表示。“未尝无诲”,没有不进行教诲的。可见他“有教无类”的诚恳态度,他创建的学校,没有人为的等级区别,完全向社会开放。在那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严格的礼乐制度下,他私学的大门向平民子弟敞开,来者不拒,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平等,这是一场伟大的教育革命。
  非常遗憾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有严重的性别歧视。他竟把占入口一半的妇女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陷入男尊女卑的礼制传统观念之中。《泰伯·20》中就记载了一件事:谈到西周的建立时,周武王说靠的是有十位能干的大臣辅助自己。这十位能臣中有9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孔子只承认周武王有九个能臣,硬是剥夺了那位妇女作为能臣的地位。他还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25》)把女子与小人放在一起,就清楚地表明他对妇女的歧视。“小人”是孔子独创的与君子对立的一个概念,是人群中最不好的人,不行仁义,道德败坏,犯上作乱,惟利是图,等等。孔子把女子与小人并列,说明女子与小人的性质一样,没有区别。前面还冠以“唯”,排他性更明显,强调其一致性。说女子与小人最难教养。接着,还说女子与小人最难相处,对他们亲近了,他们就放肆无礼;对他们疏远了,他们就产生怨愤;真是重不得,轻不得,亲不得,疏不得:一言以蔽之,难得同他们相处。这就明显地看出孔子接受了男尊女卑的礼制传统观念。这也就可以理解,孔子的三千弟子中为何没有一个女弟子了。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思想家、文学家袁枚。不顾封建舆论的责难,招收了第一批女弟子,才真正实行了“有教无类”。
  但是,瑕不掩瑜,“有教无类”,是对人类教育本质第一次正确的认识,这是对教育的解放,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它的真理之光,指引着人类教育的发展方向,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进的路程。它从教育性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教育总纲领,说明人人可教,人人可学,人人可知,人人可行,孔子的学校是能教、能学、能知、能行的学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贯彻“有教无类”的主张,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懂自己讲课,孔子很注重推广“雅言”,就是推广当时的普通话。孔子办教育的声名远扬。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司马迁说。“颇受业者甚众。”(《史记,孔子世家》)《论语》开篇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1》),这里的“朋”指弟子,同门曰朋。他的学生来自远方各国,各自讲着不同的方言。其语言隔阂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孔子坚持运用“雅言”教学,诵读诗书、讲课、主持礼仪,都用“雅言”(《述而·18》)。雅言,雅正标准的语言,就是当时通行的官话。这就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能够听懂他的讲学,“亲其师而信其道”,普遍接受他的教育了。这也说明,我国教育自古以来用普通话教学是孔子开创的传统。
其他文献
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全球风能理事会共同主办的200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于10月
要想在高考作文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既在注意审题立意,同时要有清晰的思路、深刻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本文从作文的结构思路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述,并提出了一些高考取胜的有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V波段空间行波管研究进展,给出了作者在V波段空间行波管设计和性能测试结果.V波段空间行波管电子枪采用传统皮尔斯型电子枪,高频采用螺旋线结构,为了提高行
介绍了一种C波段多注速调管的研制。该管工作在矩形腔高次模式,设计目标是在400MHz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200kW脉冲功率,工作比3%,采用周期反转永磁聚焦。该管由9个谐振腔构成群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5405 BMI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利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分别得出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非等温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a)63.438 k J/mol,表观频
介绍了几个典型的事故案例,并分析了每一事故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了现场工艺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引言沙沱水电站位于贵州省沿河县城上游约7km,是乌江干流开发选定方案中的第九级,其上游为思林水电站,从思林到沙沱坝址河段长114.4km,天然落差74m。电站距周围负荷中心较近,距遵
本文通过比较95%Al2O3瓷和高纯A12O3瓷Mo-Mn金属化前后的抗折强度,发现金属化层有助于提高瓷本身的抗折强度.约25pm厚的金属化层使95%Al2O3;瓷的抗折强度提高20%左右,使高纯A12O
【摘 要】《史记》成功地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仅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在人物刻画上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史记》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映衬手法的运用是其刻画人物形象比较突出的方法之一,学习掌握司马迁刻画人物映衬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助于对传记文学及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关键词】《史记》 人物刻画 映衬艺术 鉴赏    一、对比映衬  《鸿门宴》是《项羽本记》中最精彩的一节。这一节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理念,解放思想,加快从“教书型”向“专家型”转变。教师不能“只顾低头迈步,忘了抬头看路”,学点教育理论,搞点教育科研,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非常重要。  【关键词】教师 学习 教育理论 教育科研    几年前,我们就高喊着“新课改来了”,似乎已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如今,新课改真的来了,我们仍然是感到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新课程改革是个新事物,虽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