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与针刺对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对MOT、5-HT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与针刺对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对MOT、5-H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住院的序列号前后,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组30例.研究组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与针刺对患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主要症状、临床疗效、胃电图、血清相关胃肠激素.结果:对比3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治疗前3组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恶心(5例)、呕吐(8例)、腹泻(8例)、腹痛(4例)例数均显著高于研究组(2例、4例、2例、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组腹痛(7例),腹泻(4例)要显著高于研究组(2例、1例).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平均要优于对照组和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餐前与餐后)胃动过缓以及胃电节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电节律异常率和胃动过缓低于对照组和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的血清进行比较,治疗前3组血清P物质(SP)、MOT、NO以及5-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SP、MOT、NO以及5-HT水平都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指标平均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胃肠安丸与针刺对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阶段,常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为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理应加强改革.在此之上,本文主要围绕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经由重建养殖体系、优化生产结构、加强疫病防控、建立经济合作社对策,促使畜牧业逐步朝着规模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从而满足新时代畜牧业产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对牲畜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推动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为保障畜牧业发展质量,需要加大兽医技术体系建设的推广.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推广中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给出了完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目的:通过测定结直肠息肉患者血清中总氧化状态及总抗氧化状态水平,分析结直肠息肉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并探讨其在结直肠息肉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人群的空腹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氧化应激参数,包括人总氧化状态(TOS)与人抗氧化剂总状态(TAS)水平,并计算氧化应激指数(OSI).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直肠息肉组血清TOS[(26.59±5.58)U/mL vs(19.05±3.29)U/mL]、OSI[(1.09±0.36)vs(0.57±0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基层畜牧兽医站是保障畜牧业正常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受到各类疾病的影响,这类疾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属于人畜共患病.所以,为了保障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以及保障我国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就应当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人畜共患病对于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影响,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从而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尽可能地将各类人畜共患病进行有力地控制,实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对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GER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伊托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伊托必利联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食管黏膜损伤程度、食管24 h pH值监测参数、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
畜牧业不仅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已经注意到,需要重视对动物疫病的检测与管理.解决畜牧兽医工作中的检疫现状问题,提高检疫质量,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能够有效预防疫情的产生与传播.对此,本文将简单探讨动物检疫时样品采集原则以及常规检疫方式,同时分析畜牧兽医工作中在动物检疫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就现状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本篇论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538例为腺瘤性息肉组,其中165例为高危腺瘤.选择同期就诊的结肠镜检查正常的49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腺瘤性息肉组及高危腺瘤性息肉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及NAFLD患者数目之间的差异.将NAFLD患者通过APRI、FIB-4、NFS三种无创肝纤维化评分系统进行分层,分为进展期纤维化组和非进展期纤维化组,探讨NA
伴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其产值和规模越来越大,正逐步趋向于集约化.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畜禽养殖人员会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来预防流行病的发生,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且绝大多数的畜禽养殖场未进行相关评估,不具备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导致大量抗生素跟随畜禽粪便排出,流入土壤或水体,危害生态环境.本文基于畜禽养殖业的抗生素种类,分析了抗生素的潜在危害,介绍了抗生素的排放特征,探讨了抗生素的减排路径,以供借鉴.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肉类已经成为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动物的检疫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出台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新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法律规范,动物需要进行近期检疫,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合理性解决对策,提出一些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希望能够帮助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规模化发展方向.但是由于生猪养殖防疫工作存在诸多误区,包括用药合理性差、消杀工作不足、防疫意识较差以及缺少专业人员等.对此,为有效解决农村生猪养殖防疫误区问题,应注重合理用料、强化消毒管理、加强防疫宣传、实施监督管理、关注非洲猪瘟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