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应当深刻认识这一模式的重要性,在评估分组、设置提纲、组织交流以及检测反馈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模式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小组合作模式是各地各学校运用较为广泛、成效较为显著的一种教改模式。这一模式有效体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攻坚克难成效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一、 小组合作模式提出的背景
  小组合作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学生单打独斗式语文学习效率低下而进行的一次改革与创新,这一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为了解决学生注意力分散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稍不留意思绪就飞出窗外,而依靠教师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逐一进行观察和提醒,显然力不从心。引入小组模式,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管理活动落实到扁平化的小组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受到小组其他同学的监督,一般很难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二是为了集聚学生智慧突破重难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思考研究,自己获得问题的答案。每一位学生因为自己思维能力、生活阅历的不同,在思考问题答案的时候很难达到尽善尽美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将学生的集体智慧发挥出来,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均衡分布不同类型学生,为了一个题目可以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所归纳总结出来的答案更加精准全面深刻,使集体的智慧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是为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当养成相互协作的意识,利用小组模式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方面要求。例如一个学生学习中有了困难,在小组中可以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帮助。无论是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还是学习技能技巧方面,大家都来帮助他们,受帮助的学生语文学习进步将会非常明显,将小组合作模式与学困生转化有效结合起来,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为了打造学生扁平化学习载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管理和教育应接不暇,而设置了六到八人学习小组,教师所管理的对象由几十个缩减到几个,更多的教学环节流程依靠小组为单位自主进行,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和教师的互动频度加大,教师管理的难度也显著降低。
  二、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要点
  小组合作模式经过实践验证是一种有效的教改模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1. 准确评估学习状态便于科学分层。分层是小组合作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涉及到小组成员的均衡分布,每一个小组里面既要有优秀生,又要有中等生和学困生。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语文学习整体状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分层,这样能够保证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等不同群体均衡地分布到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否则就容易出现优秀生集聚或者学困生扎堆的现象,这样打破了小组之间的平衡,很难发挥小组的促进作用。
  2. 科学确定小组数量便于有效管理。在小组数量的确定方面,笔者认为应当坚持六到八人一个小组的规模。因为小组数量过多很难达到有效管理的目标,而小组数量过少则又失去了民主学术氛围,难以让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小组控制在六到八人,小组数量也控制在六到八个这样的规模比较恰当,确定了人员适中、数量适中的合作小组,教师主要把精力转移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上来。
  3. 提出课内思考提纲便于引领学习。在小组合作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明确地揭示出来,让学生知道这一节课我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效果,在此基础上出示一组思考提纲,引领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活动。思考提纲的设置要体现全面性和重点突出原则,全面性是指要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全部融入进去,重点突出是指通过启发思考题来引导学生针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思考分析。思考题数量要控制适中,前后之间密切联系,循序渐进,有效深入,使学生在分组讨论思考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保证与课堂教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将精力聚焦于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从而保证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4. 鼓励组内组间交流便于汇聚智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模式,除了指导学生对照思考题进行独立思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师的巡视点拨下,形成自己和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中交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交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每一个成员在牵头学生的带领下,表达自己对思考题的认识,提出自己的观点,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小组每一位成员都在总结自己的答案,最后还要针对不完善、不正确之处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本小组基本完善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组织全班各小组之间的交流活动。小组间的交流要体现畅所欲言,一个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其他小组也可以进行补充完善,要通过学生深度交流的方式,进一步汇聚学生在思考过程的智慧,为语文学习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教师也可以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启发点拨,确保交流活动取得实效。
  5. 开展课堂学习检测便于及时反馈。在小组合作交流模式的运用中,当堂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情况下,笔者都会在事先印制一些作业纸,与小组合作思考提纲相对应,检测一下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实际成效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教师借助于当堂检测获得最为真实的学生学习达成度信息,学生也可以从中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效,再次调整下一步学的思路和方向。在当堂检测环节,如果因为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也可以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简要回顾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三、 幾点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模式,关键在于抓住要点准确运用。首先要解决好分组的科学性问题,均衡地分布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收放结合。既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又不能放任不管。另外,要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模式渗透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平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相互帮助、相互探讨,实现学习成果运用的普及化。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精神缺失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通过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高中语文的教学,实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理念;意义;对策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正是因为这种信仰的缺失,使得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频繁出现。而这些道德失范的现象,与国家的教育体制息息相关。都
期刊
会议
摘要: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一线教师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引导学生多种器官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指导;感悟;训练;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然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只重视学生的认识过程而忽略了情感过程。那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
会议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小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其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更是教学的重点。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  我国长期处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少,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教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课堂教育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是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与认可,并将其逐步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与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受教师与学生的青睐与欢迎。可以说,这种教学彻底扭转了传统教育中“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现状,将相关的教学知识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此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