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1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课堂教育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是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与认可,并将其逐步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与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受教师与学生的青睐与欢迎。可以说,这种教学彻底扭转了传统教育中“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现状,将相关的教学知识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此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探讨,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新活力。可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渐普及,翻转课堂教学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与趋势,将其引进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已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是一种运用、流传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与接受,它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掌握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素质教育理念为精神支柱,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由于我国翻转课堂起步与应用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造成大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着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以期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经验,提升教育水平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 注重课前设计,精心制作视频
  课前知识传授主要依靠观看视频完成,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进作教学视频制作,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改变其已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建构与重建形成新的认知体系。可见,教学视频的制作是确保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与前提。
  首先,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应当遵循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进行设计与教学。目前语文教材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运用能力,注重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以此达到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能力。所以,翻转课堂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重点在于学生对文本字、词、句以及重点段落的理解与掌握;其次,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堂情境的创设,而这一情境的创设离不开教学素材的运用与积累。因此,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制作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与逻辑优先选择生动、形象的视频、文字、图片、动画以及语音等,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效果。
  二、 注重活动设计,构建知识框架
  教学是整个课堂的中心环节。翻转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想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成功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精彩的教学活动呈现让学生能够在主动思考、探索、交流与归纳后,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体会与感受。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 提出问题。问题是构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却有一个误区,认为问题即是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考虑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创新思维,或者就是为了问题而提出问题。基于此,教师不妨采用这两种提问途径:一让学生将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过程中存在疑问或感到疑惑的地方作为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二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预设能够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有探究意义与参考价值的问题。
  2. 情境创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其能够更加深刻、形象地了解到文章所传递的写作意图,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自主探究。素质教育下,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以突出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让其在自主探究、主动思考中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吸收与消化。
  4.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更是目前中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教学形式,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这种教学方式与之结合,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得到一般性发展,以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例如品文章、讲故事、议时事、做演讲、评书籍等口语交际教学,均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组织形式进行教学。
  三、 实施个性化教学,进行因材施教
  翻转课堂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贯穿整个课堂教育教学中。尤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面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及学生的多样性等特征,大力倡导与实施个性化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此才能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个体性的同时,尊重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与魅力,让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主动享受,从而获得知识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价体系,因材施教。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全体学生的情况公平、合理地进行分组与学习,让学
  生能在主动交流与探究中相互切磋与进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让其能在相互合作与竞争中不断超越、不断提升,从而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让其获取知识的同时,塑造与完善其人格,从而定期向社会输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
  四、 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学习互动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平等性,要求在课堂教学突出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要求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沟通与交流是翻转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师者为尊”的教学理念,降低自己的姿态,以学生的朋友或知己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充分信赖教师,而非惧怕教师,带着排斥、抵抗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唯有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其亲密度,才能有助于建立一种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确保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具体的操作方法有:(1)课前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是发展中的人,想要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随时关注与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创设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课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传统课堂教学中之所以教学成果不明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課堂教学中,教师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过于紧张与压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3)课后主动与学生谈心。课后,教师不仅需要主动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还要主动与学生进行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此外,在创建学习氛围时,教师应当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 小结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是现代素质教育教学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将其主动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更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有效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视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个性化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瑜.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张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3]罗艳.“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4]赵然.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5]杨宏,谢志勇.“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49-50.
  [6]成瑶.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一门涉及内容颇广的学科,包括科学知识、文化知识、地理知识、物理知识等等,它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也十分重要,需要学校和教师多加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关于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主要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安排以及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来介绍相关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一、 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教学应当强化师生互动,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当前,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作为现代化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良好的互动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互动教学;现状;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课堂应当改变过去单向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和互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精神缺失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通过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高中语文的教学,实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理念;意义;对策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正是因为这种信仰的缺失,使得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频繁出现。而这些道德失范的现象,与国家的教育体制息息相关。都
期刊
会议
摘要: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一线教师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引导学生多种器官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指导;感悟;训练;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然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只重视学生的认识过程而忽略了情感过程。那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
会议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小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其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更是教学的重点。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  我国长期处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少,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