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匠精神指的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将“工匠精神”引入职业教育中,在实训教学中严要求,重细节,重考查,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使学生养成对于技能学习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从而实现中职学生“人生梦”。可以预见,中职毕业生必将成为实现“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也必将是“大国工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职业素养;中职学生
  一、工匠精神的概念
  工匠精神指的是指工匠對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优秀的工匠都专注于不断雕琢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及工艺,他们对细节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将工作做到极致。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体现了工匠精神。
  工匠不仅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更是把工作做好、做细、做精的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意义
  我国宣城的“宣纸”、景德镇的“瓷器”,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靠的是质量,靠的是工匠们精心的打磨,靠的是做细、做精、做好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中职毕业生必将成为实现“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也将是“大国工匠”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工匠精神”并引入职业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培养符合现代工业需要的“匠人”,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从而实现中职学生“人生梦”,为“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做贡献。
  三、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1.建立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育需要良好的氛围,才够收到预期的效果。将工匠精神变成职业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因此,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断地使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行动上来。
  2.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未必就能成为一位大国工匠,还需要打磨和锻造。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技能学习,以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职业、对待做事。“世间事,作于细”,工匠的培养往往见效于细节。就维修电工实训而言,要在实训中严格要求,在细节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大国工匠”。例如:引导学生把线之间毛刺清理干净,把导线捋直,把螺丝拧紧;引导学生爱惜仪器、元件、工具,绝不轻易擦碰、刮破、丢弃;引导学生取下螺丝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工具使用后一定要归位、实训结束后要按规定整理实训台整理导线等。实操就是实战,要按照工厂的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学生,不得有半点疏漏,也不能让学生有“差不多就行了”得过且过的意识。人的很多习惯是在长时间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养成的,技能操作也不例外。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要求,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改变他们原有不注重细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逐步培养成品质,塑造成职业素养。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查方案,注重过程管理,从操作过程、工艺水平、操作习惯、物品工具摆放、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简单的说,就是平时多渗透思想,用铁的纪律严格要求,注重细节培养,注重成绩的考查。
  还要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古时候师傅授徒首先注重“德”培养,习武要讲“武德”,学医要讲“医德”,那么,新型技能型人才也要传承学生“先修身,后学技”的专业文化,准确地阐释“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理念。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
  良好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教师严厉呵斥出来的,是靠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影响出来的。一部公益广告片这样描述:一位母亲给姥姥打洗脚水,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回屋后也给自己的妈妈打了一盆水。这个广告说明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专业课程教学实质上是由诸多的细节构成的。例如一根导线的规范连接、工具仪表的正确使用、安全用电的规范操作等方面都十分讲究程序性、技巧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者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教师的示范行为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会在无形中感召学生,触动他们去思考和行动。教师要用言传身教逐步培养起他们良好的习惯。技能课的教学足以让教师展现个人的素养与风采,更足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模拟演练,从而内化成一种个人习惯。
  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和提高教师素质,更好地指导和培育学生具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工匠个体,往往具有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新,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具体到产品和服务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质量上乘等特质。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身,代表着制造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愿所有中职学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培养优质毕业生,让职业教育为“中国制造”出力。
  参考文献:
  [1]关耳.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发出的强烈呼吁[J].职业技术,2006,06.
  [2]庚晋,白杉.如何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A].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论文集[C],2004.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麦芽纤维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对照组(柳氮磺吡啶)和治疗组(麦芽纤维),每组8只。采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护理班级2015级100名学生的实践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教学,实验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现了人类活动需求与环境艺术设计更好的结合.它可以模拟人物、动物、植物等,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持续深入,效果显著。小学英语教育不断普及,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必学的科目,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教育游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英语;运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教育游戏不仅能够扩充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英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得到很大促进。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新时期教育的主要方向,其对我国的国民素质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专院校是我国专业技能型人才输出的主要高等院校,其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根据大专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大专院校体育审美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专院校;体育审美教学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素质教育逐渐
摘 要:小学是学生接收知识、提高认知水平的黄金时期,但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加之数学抽象性较强,若课堂教学过于单调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几点建议,以期能转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提高其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重要性  数学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摘 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教学亦然。课堂教学秩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为避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意外的干扰,教师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在认真备好课、备好学生的同时,还要对课堂可能会出现的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一些偶发事件作出备案,并提前设计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我常采用的一个有效办法是:在学期开始时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一些合理、实用、简单、易行的课堂规则,让学生知道上课时什么行为是积极鼓励的,
目的:调查某部官兵野外驻训期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发病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夏季在野外驻训的某部官兵166例,采用自制的RAU相关因素调查表,利用训练间歇对营区进行调查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先决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课堂管理者转化为课堂引领者,首先老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期刊
摘 要:师德建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教师职业操守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下,从多角度探讨提升教师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职业操守,将更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实现。本文将围绕当前职业学校师德建设的整体需求与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之间的有效联系,并全面探讨多方面提升职业学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更好的推动职业学校教师素质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学校;师德建设;职业操守  师德建设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