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姗牛杂交甘南牦牛生产优质娟犏雌牛研究

来源 :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甘南牦牛、犏雌牛产业发展现状
  甘南牦牛是甘南州独特的优势畜种,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资源和宝贵的基因库,已被列入《甘肃省家畜品种志》《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一牛志》。我州牦牛产业涉及全州7县1市66个乡镇403个行政村2134个村民小组,涵盖全州69.5%的乡镇,2016年末甘南牦牛存栏量93万头,占全省牦牛总数的74.8%,长期以来牦牛产业发展中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由于长期简单追求数量扩张,对草原生态环境形成了严重威胁,尽管近两年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草畜平衡超载牲畜核减”工作,使草畜逐步趋于平衡,但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扭转牦牛综合产出率下降的趋势;二是靠天养畜,生产方式粗放,牦牛养殖仍基本处于原始放牧、秋季集中出栏的状态,饲草种植加工体系、补饲育肥体系、繁育体系以及防疫、追溯体系建设滞后,甘南牦牛综合养殖效益低下。然而近年来纯天然、无污染、质量安全且优质的牦牛乳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需求大增,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但由于牦牛自身的生产性能决定了其产奶量不高、泌乳期短的特点,加上近年来甘南牦牛整体生产性能下降以及牛犊争奶,使甘南牦牛乳的总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为了解决人犊争奶问题,提高牦牛乳产量。2013年以来,甘南州认真实施“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强牲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特色畜牧业制种供种能力,推广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积极开展优质犏雌牛繁育工作。犏牛是改良牛或普通黄牛与牦牛杂交所产的第一代杂种牛,犏雌牛是改良牛或普通黄牛与牦牛杂交所产的第一代杂种母牛,甘南州现存栏犏雌牛8.8万头,其杂种优势明显,体型较大,生长发育较快,成熟较早,饲料利用率较高,对高寒牧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耐粗饲,乳、肉用性能比牦牛成倍增长,可每年连产,利用年限长。犏雌牛为乳用,乳质优良,气味芬芳,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多,含脂率一般为5%~5.6%,高者可达6%。产乳旺季一般日产奶2.0~3.Skg,高者可达7.5kg。日挤奶2~3次,产乳量与父本品种、气候、水源、海拔、饲养管理条件有关,自然放牧下泌乳期为4~6个月,全年产乳量为250~600kg,发情配种后泌乳量逐渐减少或完全停止。饲养一头犏雌牛,相当于饲养2~3头牦牛的经济效益,是牦牛生产的重要补充。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甘南州进行了黑白花、西门塔尔牛与牦牛杂交生产犏雌牛的试验。但因黑白花、西门塔尔牛父本体格大,发生难产比例过高,群众不乐意接受,到目前,我州饲养的犏雌牛还是当地土种黄公牛与牦牛杂交生产的后代,个体产奶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优质、高产的犏雌牛繁育是甘南州畜牧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从国外引进世界小型奶牛品种娟姗牛进行繁育饲养,娟姗牛原产于英吉利海峡的泽西岛,是主要乳用牛品种中最小的品种之一。是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奶业生产的重要乳用牛品种。该品种奶牛与其他品种相比,体型较小,头小而清秀,额部凹陷,两眼突出,乳房发育良好,毛色为不同深浅的褐色。以采食性好,耐粗饲,乳脂、乳蛋白率较高而著称,成年公牛体重500~700kg,母牛体重350~450kg。成年母牛平均产奶量4000kg左右,乳脂率平均为5.5%~6.0%,个别的甚至达7%~8%。同时,娟姗牛乳脂肪颜色偏黄,脂肪球大,易于分离,是加工优质奶油的理想原料。娟姗牛乳蛋白含量比荷斯坦奶牛高20%左右,加工奶酪时,比普通牛奶的产量高20%~25%,因此,娟姗牛有“奶酪王”的美誉。
  为了提高犏雌牛的个体产乳性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破解保护生态与农牧民增收这对突出矛盾,在甘南州农牧局的指导下和夏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由甘南州畜牧工作站(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夏河县农牧林业局、夏河县畜牧工作站等多家单位合作,于2014年启动实施了“娟珊牛冻精杂交改良甘南牦牛生产优质犏雌牛试验示范”项目,开始在夏河县示范推广优质娟犏雌牛生产技术。
  二、娟珊牛杂交甘南牦牛生产优质娟犏雌牛的优点
  奶业是甘南州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奶源主要由我甘南州的当家畜种牦雌牛(母牦牛)和犏雌牛提供,2014年以来,我州以“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了娟珊牛杂交甘南牦牛生产优质娟犏雌牛试验示范,但由于活体娟珊牛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较差,与母牦牛配种比较困难,主要依靠娟珊牛冻精人工授精母牦牛生产娟犏雌牛,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是娟珊牛泌乳性能优良,体格大小适中,与母牦牛杂交受配后难产率低,产犊成活率高,有效降低了犏牛繁育户养殖风险。
  二是娟姗牛与母牦牛的杂交后代娟犏牛犊耐粗饲,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性成熟早。娟犏雌牛产乳性能优良,与牦牛相比,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是甘南牦牛乳产业的主体,因此娟犏雌牛被称为“高原奶牛”,娟犏公牛生长到1.5岁可以短期育肥后出栏。2018年4月,经对夏河县牙利吉办事处繁育的2岁娟犏公牛进行屠宰检测,宰前活重236kg,胴体重119kg,屠宰率50.42%,眼叽面积为63.03c㎡(比当地黄犏牛高10.66c㎡),熟肉率54.63%(比当地黄犏牛高0.72%),牛肉16种氨基酸总量为18.4%,比当地黄犏牛高0.4%,蛋白质含量为22.2%,比当地黄犏牛高0.2%,脂肪含量为1.6%,比当地黄犏牛低0.2%。说明娟犏牛公牛产肉性能好,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
  三是娟犏雌牛发情配种年龄为1.3~1.5岁,2.5岁产犊产奶,比牦雌牛提前兩年产奶。经对阿纳扎西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5头2.5岁初产娟犏雌牛的产奶量进行测定,泌乳旺季日产奶量为7.5~10kg,是当地犏雌牛产奶量(2.5~3.5kg)的2~3倍,是当地牦雌牛产奶量(平均1.4kg)的5倍。2017年9月,将繁育生产的娟犏雌牛乳和牦雌牛、当地犏雌牛乳送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进行乳汁营养成分测定,娟犏雌牛乳蛋白质为5.6%,比牦牛乳蛋白质(5.4%)高0.2%,比当地犏雌牛乳蛋白质(4.7%)高0.9%;乳脂率为7.3%,比牦牛乳脂率(7.8%)低0.5%,比当地犏雌牛乳脂率(6.8%)高0.5%;娟犏雌牛非脂乳固体为16.3%,比牦牛(11.1%)高5.2%,比当地犏雌牛(11.1%)高5.2%。说明娟雌犏牛乳品质接近牦牛乳品质,并且蛋白质含量和非脂乳固体均高于牦牛乳和当地犏雌牛乳,是高端乳品加工的最好原料。   四是我州犏雌牛饲养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农牧结合区的天然草场,主要采食天然优质牧草,饮用纯净水,未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其乳脂率和乳蛋白与牦牛乳相近,是乳中珍品,因此,不论是牦牛奶还是娟犏雌牛奶,相比其他地区的奶源,在品质、安全性、营养价值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还有防病、抗衰老、恢复体力等保健价值。
  五是大力开展娟珊牛杂交甘南牦牛生产优质娟犏雌牛工作,是提高甘南牦牛产区产奶量,解决人犊争奶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遏制牦牛品种退化、延长牦牛产业链的手段之一,更是增加高端乳原料数量和质量的途径,是高原乳产业发展的方向,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方法。
  三、娟犏雌牛繁育工作现状
  为有效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加快农牧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提高养殖效益,2014年开始,先后在夏河县的7个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利用娟姗牛冻精开展牦牛人工授精生产优质娟犏(雌)牛试验示范工作,用娟珊牛冻精人工授精母牦牛共1277头,产活娟犏牛犊632头(公牛231头、母牛401头),平均受胎率62.41%(受胎率最高的达到71.91%),平均繁殖成活率49.49%(繁殖成活率最高的达到57.78%);娟犏犊牛公母平均初生重(20.01kg)比同期牦犊牛重5kg以上,6月龄平均体重(114.03kg)比同期牦犊牛重20kg以上,12月龄平均体重(145.14kg)比同期牦犊牛重62.7kg以上,18月龄平均体重(203.07kg)比同期牦犊牛重72kg以上。2017年9月,为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夏河县举行畜种改良科技成果推广暨精准扶贫(娟犏雌牛)投放仪式,共投放繁育生产的1.5~2.5岁娟犏雌牛110头,每头平均售价7000元,投放到该县11个乡镇11个奶牛养殖合作社。此次娟犏雌牛的投放为全面带动夏河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养殖,促进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4年的示范推广,目前已辐射带动夏河县12个牦牛、犏雌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场),合作市卡加道乡两个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碌曲县尕海乡秀哇村,卓尼县柏林种畜场、大峪种畜场,临潭县店子乡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此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已生产娟犏牛犊600多头,杂交效果显著,养殖户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养殖1头娟犏雌牛比养殖1头牦牛每年多收入6000~8000元。发展娟犏雌牛养殖可以为养殖单位和个人寻找新的创收门路,拓宽增收渠道,节约饲养成本,减轻草场压力,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着力推进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乳产品常年均衡供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四、制约优质娟犏雌牛繁育工作的瓶颈
  一是牦牛养殖户文化程度整体偏低,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人工授精技术在国内虽然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在黄牛、奶牛养殖业中十分普及,但对于甘南高寒牧区来说,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农牧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大,加上甘南牦牛特殊的物种特性和生理机制以及受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人工授精技术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处于新鲜事物,信任度和接受能力普通不高,但是,经过州、县农牧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广泛宣传和示范带动的基础上,广大群众观念逐步转变,牧民群众乐于接受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展娟珊牛冻配改良甘南牦牛生产娟犏雌牛这项工作,但还需要进一步向广大养殖户广泛宣传,示范推广。
  二是科技宣传不够,牧民群众认识不足,开展工作难度大。县、乡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单位对冻配改良工作缺乏明确认识,对牦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宣传不够,致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牦牛冻配改良工作的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由于母牦牛都是一家一户所有,组群难度大,牧户对母牦牛发情的观察鉴定不及时,群众牵牛到配种点费时费力,从而使农牧民群众对牦牛冻配改良工作不乐意接受,工作开展难度大。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员培训不够。因甘南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农牧民贫困,地方财政困难,冻配改良工作存在着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州、县、乡畜牧推广单位没有专门的畜种改良经费,一是对技术人员进行畜种改良、人工授精技术培训不够,力度不大,有时只能从理论上讲授,实际操作培训不够,致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工授精技术不熟练,尽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技能不足,授配、受胎率不高;二是对参加人工授精的母牦牛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若没有受胎,也没有专门经费补偿损失;三是畜牧推广单位工作经费少,不能满足下乡蹲点的需求。
  四是配种员队伍不稳定,受胎率低。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娟珊牛冻精人工授配牦牛工作是集脏、累、风险大,且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配种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配种员经过2~3年工作实践,已有一定的配种经验,确因工作需要抽调去搞其他工作或调离;有的有思想情绪,输精技术不太熟练,不认真学习母牛发情鉴定技术,不能很好把握适时输精时间,空怀、复配较多,致使母牦牛的受胎率较低,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制约了牦牛冻精改良技术的大力推广。
  五是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直接用于转变生产方式、服务于畜牧生产和冻配改良工作的牲畜暖棚、圈栏、饲草料基地、疫病防治、人畜饮水、草畜产品加工贮藏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冻配改良点的仪器设备等工作设施简陋,技术人员操作能力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
  六是传统混群放牧的养殖方式制约着牦牛冻配改良、娟犏牛繁育技术的推广。主要是草场退化和草料匮乏,科学养殖技术落后,牦牛饲养管理条件差,传统放牧散养,不同年龄、公母牛混群放牧,未按年龄、性别分群,放牧员责任心不强,不能随时跟群观察母牛发情情况,导致繁殖母牛自然交配,人工配种成功率低,娟犏牛繁育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七是饲草料供给不均衡,饲料储备不足,养殖效益低下。尽管甘南州草场面积广阔,但实际可利用草场的面积远不足现有的牲畜利用,在每年的6-10月牦牛有充足的天然牧草可供采食,其余7個月天然草场进入枯草期,放牧牦牛处于饥饿或者半饥饿状态,但广大养殖户由于观念的问题没有形成为牲畜在枯草期储备草料的意识,更谈不上在冷季利用暖棚开展补饲,因而牦牛在冬春季掉膘严重,遇上灾害性天气,冻死、饿死现象经常存在。特别是怀孕母牦牛始终处于饥饿状态,牛犊在母体内营养不良,致使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受阻,母牛流产、难产现象严重,繁殖率低下,死亡率较高。
  八是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畜种保护、良种培育进程缓慢。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牲畜良种体系建设工作滞后,新品种新技术因资金短缺无法引进和推广,甘南牦牛良种率偏低,导致养殖户长期饲养老龄畜、低能畜,以家庭小畜群为主的饲养致使畜群近亲繁殖问题突出,导致全州牲畜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下降,养殖效益低下。据监测,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牦牛个体活重平均降低21.8%,产肉量平均下降31.2%,产奶量下降17.8%。
  (作者单位:甘南州畜牧工作站)
其他文献
近年来,张掖旅游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30%以上。2018年10月,旅游人次突破3000万,这对张掖来讲有两个方面重大意义:一方面,提前两年实现了旅游产业预定的目标。2013年,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到2020年,旅游人次达到3000万,旅游收入突破200亿,旅游直接税收达到20亿以上,旅游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20%”的目标。2018年1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甘肃商务工作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积极探索创新、砥砺奋进,成为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型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显著成就  4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全省商务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全面构建开放包容、内外贸融
期刊
一、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各要素生产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产业兴旺。一要突出特色化。会宁县自然环境多样化,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工业污染轻,比较适宜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近年来,小杂粮、胡麻油等产业的规模、面积、产量都在逐年增长,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但始终没有做大做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优势不优、特色不特。把优
期刊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汇贯通的大动脉。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涉及亚欧大陆18个国家,辐射周边40个国家,覆盖人口约30亿,占世界人口的四成以上,其站位之高、辐射之广、带动之强、影响之深远,是我国继东部沿海全面开放后的第二轮扩大开放战略布局,使西部地区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形成东西相应、海陆互通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必将对中国经济振兴特别是推动西部地区转型跨越发展起到历史性
期刊
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已显著成为甘肃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已成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能、新型增长和发展领域。甘肃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有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优势与后发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制约因素。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了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先锋产业。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乏力,文化旅游产业以其旺盛的生命创造力、特殊的资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人同自然、文明同生态、经济同环保是统一和谐、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哲理。  近年来,漳县始终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戰略性的头等大事来抓,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绿化同步
期刊
文化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文艺技能等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的人。文化志愿者队伍是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关系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金川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例,研究了文化志愿队伍的发展状况,分析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金川区文化志愿者协会(工作
期刊
21世纪的人才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双创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政法院校如何创新及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现实难题,培养“双创型”人才离不开以教育理念创新推动教学内容、方式及技术的全面创新。就侦查学专业而言,要树立全新侦查学专业建设理念,积极探索实现人才培养层次和结构的新转型。  一、视频侦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是大学之根本,基于创新创业背景,政法
期刊
甘肃敦煌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圣地,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如何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发展好家乡经济,成了敦煌市南台堡村干部群众萦绕心头的大事。  26日上午,村支书沈辉等人又在村中各处转悠开了。他们一边走一边认真讨论着,像是在谈论什么大事。原来,村里正在规划建设美丽乡村项目工程,沈辉和村里的干部群众又来实地查看和策划了。  与平常不同的是,这次和沈辉同行的不但有村里人,还有邮储银行敦煌市支行的负责人余东兴和
期刊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有力推手,也是加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青松村党支部以抓班子建设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城市带动型发展壮大之路,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负到富”的飞跃。  一、基本情况  新墩镇青松村位于张掖市甘州老城区西郊,是老城区和滨河新区交汇区域,全村共有8
期刊